课件42张PPT。12义务教育新课标实验教科书 八年级 地理(上)第三节 黄河武汉二中广雅中学 孙倩3一、黄 河 概 况黄河的源地及去向:
黄河流经的省区:
黄河流经的主要地形区:
黄河流经的干湿区:
黄河主要支流及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4渤海黄河的发源地和注入的海洋青海巴颜喀拉山、渤海5渤海黄河流经的省区 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
陕西、河南、山东,成巨大的“几”字形6黄河流经的地形区青藏高原内 蒙 古 高 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青藏高原、黄土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7干旱、半干旱地区和半湿润地区8黄河水系图湟水洮河汾河渭河河口孟津主要支流:渭河、汾河
上中游的分界线:河口;中下游的分界线:旧孟津
9二、黄 河 的 贡 献(一)——水能资源丰富1、灌溉
2、通航
3、发电作用10“江南”风光塞上江南——宁夏平原塞外江南——河套平原1、灌溉作用11水 利 枢 纽—— 三门峡水利枢纽—— 小浪底水利枢纽2、水利发电12133、黄 河 航 运14黄 河 的 贡 献(二)1、旅游资源
2、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发祥地15黄 河 壶 口 瀑 布小 浪 底 景 区黄河旅游景观:龙山文化,仰韶文化,新石器早期文化遗址,有夫子崖,王母洞与黄河大佛等。16三、黄河的忧患及治理1、上游的忧患及治理
2、中游的忧患及治理
3、下游的忧患及治理17 黄河上游分布着大面积草场,过去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而今这里有何变化? 请同学们根据图片分析,然后回答上游草地的变化并分析主要原因。18上游——荒漠化 病 因:气候干旱,过度放牧等
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2、合理放牧
3、兴修水利设施19凌汛20上游 —— 黄河凌汛.flv发病部位:上游的宁夏、内蒙
古和下游山东境内的部分河段。
病 因:
高纬河段冬季封冰早,春季解
冻迟,易现形成冰坝,阻塞低
纬的河道来水,导致河水泛滥、
河堤决口。
治理措施:
用飞机、大炮炸开冰坝,
疏通河道等。定义:冰坝阻塞河道,
造成水位急剧上升的现象 。2122中游流经的黄土高原土质疏松,而且夏季多暴雨,又由于人们的过度开发,毁林毁草造成地表光秃裸露。23中游——水土流失病 因:
流经黄土高原地区,流域面积较大;土质疏松;植被破坏严重;夏季多暴雨等。
治理措施:
1、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
2、修筑梯田、承包治理,从而保持水土。
24
据历史记载,自公元前602年到新中国成立前2000多年中黄河下游因洪水决口泛滥达1500多次,平均3年2次,下游改道26次,每次决口泛滥,都造成“江河横溢,人为鱼鳖”的凄惨景象。例如1938年黄河改道,河水南下夺淮,淹没豫东、皖北和苏北大片土地,受灾人口1250万,死亡89万。看 历 史 资 料2526下游——地上河病 因:
河道变宽,流速变缓,泥沙堆积,夏季多暴雨等
治理措施:
加固大堤、引黄淤灌、疏浚河道。2728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到,黄河各河段的灾害是相辅相成的,因此治黄的关键在于治沙,根本措施加强黄河中游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 课 堂 小 结29练习题1 李白的诗句“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中“天上”和“海”分别是指( )
A.喜马拉雅山、渤海????????????? B.昆仑山、黄海
C.巴颜喀拉山、渤海????????????? D.冈底斯山、黄海C30练习题2 有关黄河各河段治理的当务之急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上游加固大堤
B: 修建大型水电站
C:下游禁止砍伐垦荒
D:中游防止水土流失D31练习题3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多次出现断流现象,请从自然因素和社会因素两方面,分析近年来黄河断流的主要原因。(1)自然因素:
黄河上、中游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因此年径流量小,水资源不足,降水季节表分配不均,冬春枯水期易断流。
(2)社会因素:
上游引黄灌溉,下游人口多,工业发达,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32谢谢!Thank you!33黄河流域政区图34黄河地形图35黄河流域——水资源丰富36黄河流域——水电站373839险饱含泥沙地上悬河决口之险40 黄 河 的 治 理 与 开 发4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