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初一美术
课题 (校园风景 )
教学分析:
校园风景作为初中美术典型重点课题之一,传统的教学方法虽有效,但由于陈旧的方式,使得学生对本课内容不能切实掌握,绘画这一兴趣性联系方式对于部分学生能动性要求过高,为应接新时代科技发展的脚步,将新型科技手段应用到教学中来将是本次课堂的亮点,结合新课标的内容,将课程与实际结合,摄影将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种行为,利用此类活动推进知识的学习,不仅能够提起学生积极性,更能通过课堂的学习掌握课外的相关知识。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掌握拍摄风景的一些基本技法。
2、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寻找景物的空间感,体验校园的人文景观。
3、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的手法表现自己的构思和思想情感。
4、提高学生对生活感受的表现能力和对现实生活的写实能力。
二、教材分析
(一)重点:构图与透视的表现方法。
(二)难点:透视的表现规律。
(三)教具:课件。
(四)教学课时: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小组合作任务
安排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拍摄,到校园内寻找自己觉得好看的景色或建筑,要求:1、主题表现明确2、景物特性鲜明3、强烈的立体感;并要求学生拍摄完成后提交作品,一边上课点评。
(二)新课导入
1、欣赏校园图片导入。(以问题方式将学生引入到课题当中。)
2、展示校园图片,引导学生进入问题思考,如何能够拍摄出此类照片。
思考问题:
这些照片是哪里拍的?
如果让你来拍你能拍到吗?(让学生提高自信、是大家对于本节课的难易程度有一定了解)
3、重新介绍任务,将任务要求再次强调。
讲解在拍摄中的实际困难,例如取景、构图等一些学生平时接触较少的问题。
a)取景:
代表性的主体
画面特色
b)构图:
正中位
黄金分割
讲解取景的方法,以及构图时需注意的地方,举例说明两种构图方式的运用。
4、展示学生拍摄作品,通过学生自我点评找出普遍存在问题,并引导学生自我分析,结合对任务的要求找出问题的关键点。从学生的讨论中提出透视的运用,主要体现在体积感的表现中。
5、透视的作用在于表现景物的特色,一点透视以及两点透视是我们常见的两钟透视形式。
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绘画小练习,每小组抽出一位同学到黑板临摹透视的示意图。
要求:1、速度快2、外形准3、线条肯定
临摹结束后在黑板正确示范,迅速引导学生如何正确表现透视的特性。
(三)总结
四、作业
利用本节课所学的透视内用,结合拍摄的要求,对校园进行新的一轮拍摄任务。
要求:1、使用适当的透视形式表现建筑
2、注意构图的合理性
3、寻找特别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