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体和绝缘体
三、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习检测导体和绝缘体的方法。
2?初步学会判断生活中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是绝缘体
3?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和习惯。
4?了解科学探究的一些特点。
(二)过程与方法
1?经历学习检测一块橡皮的活动过程。
2?经历预测、检测、记录、整理、分析等过程,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检测一块橡皮的方法,认识科学是严谨的。
2?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养成乐于探究的习惯。
3?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团队精神。
四、 教学准备
每组一份:电路检测器、木片、塑料片、纸板、橡胶、布、金属制品等11种物品、实验记录表。
五、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谈话: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把电池、小灯泡、开关用导线连接成简单电路。老师这儿也做了一个电路板,出示电路板,问为什么灯泡没亮?谁能用老师手里的这些材料使灯泡亮起来,问:一个亮了一个没亮为什么会出现两种结果?
像这种能使灯泡亮起来的物体是导体,而像这种不能使灯泡亮起来的物体是绝缘体。今天我们就来研究导体和绝缘体出示课题。
学习新课
一、在我们生活的校园里也有好多导体和绝缘体,老师给准备一些常见的物体请同学用电池,灯泡,导线制作一个导电检测器来鉴别哪些物体是导体哪些物体绝缘体?请看大屏幕请按照实验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提示:导线不要长时间接触电池容易发烫
1、小组合作来检测辨别导体和绝缘体,老师巡视指导。
2、小组汇报,
问:为什么灯泡没亮?(因电流没有通过)谁能用一句简单的话说明,什么样的物体是导体?什么样的物体是绝缘体?
教师小结:像铁定,铝片、电线这样能使电流容易通过的物体叫导体,而像这样使电流不容易通过的物体叫绝缘体。
二、 导电的物体,除了我们实验的几种,还有其他的物体如人体,下面我们做个试验我们分成两个大组手拉着手分别握住人体测电器。人体测点器灯亮说明电流从正极通过我们的身体到了负极。
三、除了人体还有那些物体可以导电呢?水是否可以导电吗?
(1)、学生动手操作检测清水的导电性。
(2)、学生汇报结果
(3)老指导学生在水里加入食盐再测检测。
(4)学生汇报结果。
教师小结:水是很神奇的物体,清水不导电、而与其他物体混合或污水会导电。
四、向学生进行安全用电教育
(1)讲述:现在,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在生产和生活中使用电的地方越来越多,必须注意安全用电。人是导体,用电时如不注意安全,就可能发生较大电流流过人体使人受伤或死亡的事故。
(2)提问:你们知道在使用各种电器时,怎样才能安全,怎样则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 3)看课文中的四幅插图。
( 4)讨论:这些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教师小结:导体和绝缘体具有不同的用途。在电器中,凡是需要电流通过的部分,一般都要用导体。导体外部或导体间互相接触的部分一定要用绝缘体,以防漏电。在各种电工工具中,凡是手直接触摸的部分必须用绝缘体,这样人操作时才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