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肺和呼吸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肺和呼吸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12 13:06: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肺和呼吸》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鼻、气管、支气管、肺等人体呼吸器官。
2、知道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体内产生的二氧化碳。
3、知道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活量越大,呼吸功能越强。
4、能用一定的方法测自己的肺活量。
5、意识到保护肺等呼吸器官的重要性,吸烟有害健康,能逐步养成保护呼吸器官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肺、气管、支气管等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教学难点:准确测定自己的肺活量。
教学准备:课件、澄清石灰水、烧杯(2个)、吸管、气球等。
教学过程:
一、体验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了解一下,哪些同学会游泳?请举手。(学生纷纷举手)
师:哦,这么多同学会游泳,真了不起!学游泳第一步就是要学会憋气,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做一个憋气的小游戏,好吗?
生:好。
师:一会儿请同学们捂住鼻子和嘴,屏住呼吸,看谁憋气的时间长。当然,中途不准作弊。
(学生体验活动,师巡视)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在刚才憋气的过程中,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透不过气。
生:有点难受。
生:胸闷。
师:大家说的这些感觉,其实是和我们人体的一种活动有关,知道是什么吗?(呼吸)对,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人体的呼吸。(板书:呼吸)
二、认识人体呼吸器官及其作用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不停地呼吸,那么,怎样才算一次呼吸呢?
生:一呼一吸
师:对,但这一看似简单的过程却需要很多器官协同工作,这些器官
叫做呼吸器官。那么,在我们的呼吸过程中,到底有哪些器官协同工
作了呢?它们是怎样进行呼吸活动的呢?请同学们小组内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
汇报:
生:我们小组认为,人体的呼吸器官有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肺。(师相应板书,强调“肺”和“喉”写法,“肺”字的右半部不是 “市”,应该是“一通到底”;“喉”字中间没有一小竖)
生:我们小组认为,空气是从口腔到咽喉、气管、支气管,最后到达肺。(师相应板书)
师:两种方案,大同小异,唯一的区别就在于?
生:一种方案从嘴进入,一种方案从鼻进入。
师:同意从嘴进入的请举手,同意从鼻进入的请举手。那么,嘴到底是不是呼吸器官呢?让我们分别来感受一下。
(学生感受比较)
师:用鼻呼吸和用嘴呼吸有什么不同?
生:我发现用嘴呼吸,空气是凉凉的。
生:我发现用鼻呼吸,比较舒服。
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口腔与鼻腔有什么不同?
生:鼻腔里有鼻毛,口腔里没有。
师:那么嘴算不算作呼吸器官?
生:不算。
师:好,我们把嘴划掉。剩下的呼吸器官是否正确呢?我们一起来看看呼吸器官图。。
(边看图边讲解,并带着孩子们摸一摸这些器官,进一步感知人体呼吸器官的位置)
师:呼吸到现在为止完成了么?(没有,还要把气呼出来)气体再经过?(支气管、气管、咽喉、鼻)
师:大家认为在呼吸过程中,哪个器官最重要?
生:肺。
师:古人云,肺乃五脏之华盖。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今天我们就来研
究一下肺和呼吸的关系。(完成课题:肺和呼吸)
三、探究吸进的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
师: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呼吸,我们吸进的是什么气体?
生:氧气
生:应该是空气中的氧气。(板书:吸进? 空气)
师:我们呼出的又是什么气体呢?
生:二氧化碳。(板书:呼出? 二氧化碳)
师:还有不同的意见吗?也就是说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不同的?我们一起来验证一下。
师:老师这里有澄清的石灰水,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师演示。(分别
倒2杯澄清的石灰水,一杯在空气中摇晃一下,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
化。接着用吸管向另外一个杯子吹气,观察石灰水有什么变化。)
师:有什么不同么?
生:澄清石灰水吹入二氧化碳变浑浊了,澄清石灰水倒入装空气的杯子中摇晃没有任何变化。
师:为什么会这样?
生:因为我们呼出的是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可是空气中也有二氧化碳呀,怎么没有变混浊?
生: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很少,所以没有反应。
师:好,让我们一起看一下吸进和呼出的空气成分百分比表格(出示)
同学们从这张表中发现了什么?
生:我们发现呼出的氧气减少了。
生:我们发现氮气的含量在吸进和呼出时,没有变化
生:我们发现二氧化碳的含量增加了。
师:增加了多少倍?大家不妨算一算。
师:多的二氧化碳从哪里来?
生:从身体里面来的。
师:同学们说的非常好。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肺在人体呼吸中起了什么作用?
生:气体交换
师:因此我们说,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板书:气体交换)
四、测肺活量
师:一个人的气体交换能力越强,我们就说这个人的肺活量越大。那么,什么是肺活量呢?(出示)
师:同学们想不想测一测自己的肺活量?(想)大家手中都有气球么?(有)老师宣布一下注意事项:首先要深深地吸进一口气,然后要尽力把所有的气都吹进气球里,之后扎紧气球,测量气球最大的周围长度,那就是你的肺活量。清楚了么?(生答)好,小组内同学一起来比一比吧。(学生活动,师巡视)
师:小组内肺活量最大的同学请举手。大家认为肺活量大好还是小好?为什么?
五、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
师:怎样才能增大我们的肺活量,保护好我们的呼吸器官呢?
生:注意呼吸卫生,如不随地吐痰,扫地前先洒水,用湿布擦黑板。这样可以保持空气的清洁,预防肺结核等传染病。
生:坚持锻炼身体,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和气管炎。
生:不要吸烟。烟不仅刺激气管,使气管发炎,还能使人得肺癌。
师:烟真是一种非常可怕的东西,老师这儿有两张图片(出示),大家一起来看一看,这是吸烟者的肺,这是健康的肺。对比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发现了吸烟者的肺变黑了。
师:为什么肺会变黑?
生:因为烟里面有一种叫尼古丁的物质,它能附在肺上,使肺变黑。
……
师:同学们,我们的肺看似强大,其实它脆弱得很。因此,为了我们能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为了我们的生命之花开得更加绚丽,好好保护我们的呼吸器官吧,从现在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能做到吗?(能)好,这节课就上到这儿,下课!
板书设计:
肺和呼吸
吸进 氧气
肺是进行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
呼出 二氧化碳

教学反思:
《肺和呼吸》是在前一课学生测量每分钟呼吸和心跳的基础上更加深入地认识呼吸器官和呼吸意义的一课。呼吸这一现象是学生每天都在经历的事实,对于呼吸的意义也有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课始我以熟悉的“憋气”游戏导入,激起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进而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说出自己认为可能的呼吸器官名称,它们是怎样连接的。学生的猜测都是基于自己的认识,未必会得到其他同学的认同,这样就产生了互相的质疑,为下一步的教学打好了基础。学生对呼吸器官的认识毕竟是片面的,经过交流分析后我即时展示了正确的呼吸器官名称以及其连接,让学生更加直观的认识呼吸器官的名称、作用以及在人体的位置,及时纠正在学生思想中还存在的错误认识,既满足了学生对于自身神秘器官的好奇心,又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
接着我便提出问题:我们吸进的是什么?呼出的是什么?从而引导学生将学习的关注点从呼吸器官过渡到呼吸的本质上来。学生在四年级时对空气的成分已经作过研究,知道空气里大约有21%的氧气,也知道二氧化碳可以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所以通过对比实验,让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呼吸让我们吸进富含氧气的空气,呼出含有大量二氧化碳的废气,知道肺是氧气和二氧化碳进行交换的重要器官。
在测肺活量这个环节时,采用生活中学生较为熟悉的活动“吹气球”进行比赛,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游戏过程中,大概的测量了自己肺活量的大小,并理解到肺活量大的好处。
那么怎样做才能让自己的肺活量增加,让自己有健康的呼吸器官和健康的身体?为了让身体更加健康,学生纷纷开动脑筋,明确今后要积极主动地参与体育锻炼,养成个人的良好习惯,如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不随地吐痰,注意个人卫生,注意饮食、注意休息等,还要远离毒品,远离有害的不良行为,如吸烟、饮酒等,再加之课件演示,让学生在惊讶声中受到深刻的教育。
整堂课我主要采用探究的方式进行教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积极为学生创设和谐的情境,让学生在自主的空间里,自由奔放地想象、思维和学习,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学生整堂课兴趣很浓厚,不管是师生之间的配合还是生生之间的配合,都井然有序。
这堂课的教学,反映出了我在教学中的很多成功之处,但也暴露出了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科学教学对教师的要求之高,不仅仅需要我们有临场应变能力,还需要我们有与时俱进的知识储备,真是学无止境、任重道远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