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北师大物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1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共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13 13:0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关于声音你想知道哪些知识?
1.声音能够传递信息
2.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
1.了解声源的概念
2.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产生的条件
3.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4.通过观察和实验,初步认识声音传播的条件
5.知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介质中
传播的速度不同
6.了解人耳听到声音的过程
实验1:喉头的感觉
请同学们用手摸着喉头部分,然后跟我一起朗读: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
 请问摸着喉头的手有什么感觉?

   人发声时,声
带在振动。

一. 声音的产生
实验2:鼓动纸屑实验
观察纸屑:将纸屑放在鼓面上
     敲击鼓面
     用手按住鼓面不发声
对比思考:纸屑在什么
情况下被弹起?它在什
么情况下静止?
实验3:塑料球碰音叉
观察塑料球
将塑料球悬挂着接触不发音的音叉
将音叉敲响用塑料球再接触
思考、讨论问题
(1)以上实验中,发声的物体相同吗?发出的声音相同吗?


(2)这些物体在发声时,有什么相同的现象?
(3)由此推想,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弦乐器发出声音时弦在不断振动!!!
击打乐器发声时乐器表皮在不断振动!!!
管乐器发声时管中空气在不断振动!!!
声音传播,可能需要什么东西来作媒介?
让我们通过实验来探究
甲 两位同学通过“土电话”对话
结论:固体能够传播声音
春节联欢晚会的现场观众,通过什么听到优美的歌声?
结论:气体能够传播声音
乙 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下伴随音乐表演
结论:液体能够传播声音
1.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1.空气可以传播声音。
2.液体可以传播声音。
3.固体也可以传播声音。
2.真空不能传声。
绿色圃中学资源网http://CZ.Lspjy.com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http://www.lspjy.com
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一般不同,
通过观看下表你有什么发现?
结论:
1.声音传播的速度受介质和温度的影响
2.介质不同,声速不同
3.温度越高,声速越大
4.声音在15℃的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40m/s
一般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
气体中最慢。
耳朵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人耳的构造
耳廓
外耳道
耳垂
鼓膜
听小骨
鼓室
半规管
前庭
耳蜗
咽鼓喉
声波
振动
兴奋
1.声音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会被反射回来,那么我们听到的就是回声
人的耳朵只能分辨出两个间隔超过0.1秒的声音
2.回声的污染
回声有时会对我们想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所以有些特殊场合要尽量避免回声的产生,比如:电影院、教室、会议室。
思考:普通教室的长度不能超过多少?





即声音从产生到经反射回来的时间不能超过0.1s ,所以教室的长度不能长于17m
课堂小结
(一)声音的产生:物体的振动产生。
(二)、声音的传播
  声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传播声音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气体。
  声以声波的形式传播着
(三)、声速
  声速的大小跟介质的种类有关;还跟介质的温度有关。
  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
1.如图所示,人在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
明声音是由物体_______产生的。
振动
2.如图所示碎纸片随喇叭的响声而跳起,该实验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____。
声音是由振动产生的
3.如图所示,在演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引起的实验中,将
正在发声的音叉紧靠悬线下的轻质小球,小球多次被弹开。
在此实验中小球的作用是 ( )
A.使音叉振动时间延长
B.使音叉振动尽快停下来
C.把音叉的微小振动放大,便于观察
D.使声波多次反射形成回声
C
4. 如图所示,图甲中人敲鼓,能发出悦耳动听的鼓声,这说明声音是由于物体_______产生的;图乙中抽去玻璃罩内的空气,就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_______.
振动
介质
5.人们交谈时能听到对方的讲话声,表明______能够传声;鱼能被它们喜欢的声音吸引,表明______也能传声。
6.声音在下列物质中传播速度最小的是( )
A.钢轨   B.纯水   
C.木材 D.空气
空气

D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所有固体中的传播速度都比在水中快
B.真空中声音的传播速度为零
C.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D.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不同
8.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若你呼喊与你相距170m远的同学,约______s后他才能听到你的喊声.
B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