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0张PPT。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第2课时)九年级化学上 新课标 [人]用分子和原子的符号表示以下的粒子,写出木炭燃烧的表达式.用符号表达出下列化学反应 (1)碳在氧气中燃烧; (2)磷在氧气中燃烧;
(3)电解水; (4)过氧化氢分解;
(5)加热高锰酸钾 上述5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 ①遵守.(因为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没有改变)
②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③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④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
⑤不遵守.(因为原子的数目发生了变化)[思考]化学上有没有一种式子既能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又能反映质量守恒定律的特点呢?
[总结]为了交流方便,国际上采用通用的化学方程式来表示化学反应.[阅读]阅读课本,找出什么叫化学方程式.
[问答]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判断]下列式子是不是化学方程式?
是化学方程式吗?三、化学方程式1.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反馈练习1】 H2+Cl22HCl【反馈练习2】 2HgO2Hg+O2↑“+”表示“和”“与”等“=”表示“反应生成”及“六不变”反应条件①碳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生成二氧化碳.②1个碳原子和1个氧分子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碳分子.C + O2 == CO2点燃③每12份质量的碳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
的条件下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到30页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2)Fe+CuSO4Cu+FeSO4.Cu+H2O. 从物质种类、质量和反应条件等方面考虑,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能提供给你哪些信息?
(1)S+O2SO2.(3)CuO+H2(1)反应物是硫和氧气,生成物是二氧化硫;每32份质量的硫与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反应条件是点燃.
(2)反应物是铁和硫酸铜,生成物是铜和硫酸亚铁.每56份质量的铁和160份质量的硫酸铜反应,产生152份质量的硫酸亚铁和64份质量的铜.
(3)反应物是氧化铜和氢气,生成物是铜和水;反应需在加热的条件下进行.每80份质量的CuO与2份质量的H2反应可生成64份质量的Cu与18份质量的水.利用这个反应可制取铜. [思考]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有哪些优点呢?
[交流讨论]
⑴表示出了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
⑵表示出了反应进行所需要的条件;
⑶表示出了质量守恒定律.
[阅读总结]阅读教材96页,然后总结.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以及反应条件.3.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质量关系(质量比).2.表示反应物、生成物之间的粒子个数关系.
(粒子个数比)(化学计量数之比)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12: (16×2):(12+16×2)
12: 32 : 44①宏观:碳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③微观:每一个碳原子与一个氧分子反应,生成一个二氧化碳分子.②质量:每12份质量的碳跟32份质量的氧气完全反应,生成44份质量的二氧化碳.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怎样
读?1.下列说法不属于化学方程式意义的是 ( )
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
C.化学变化符合客观事实
D.反映“质”和“量”的关系解析:原子是化学反应中的最小粒子与化学方程式意义无关;书写化学方程式必须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必须符合客观事实;由化学方程式可以计算出各反应物和生成物间的质量比,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可以表明各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粒子(分子或原子)数目关系.B 2.在化学反应A+BC+D中,10 g A与24 g B恰A.20 g B.25 g C.30 g D.35 g好完全反应生成14 g D,若有15 g A发生反应,
可生成C( )
解析:10 g A与24 g 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了14 g 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以知道,生成的C的质量为:10 g+24 g-14 g=20 g,所以A与C的质量比为10 g∶20 g=1∶2,若有15 g A发生反应,设可生成C的质量为x,则15 g∶x=1∶2,解得:x=30 g.C3.氧气和氢气之间发生化学反应的过程,可用下图描述.试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
义外,从上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
信息?(写出两条即可)
① ;?
② .?2H2O; 2H2O解析:(1)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2)除化学方程式本身表示的意义外,从上图中还可以看出:原子种类不变,原子数目不变等. (2)①原子种类不变;②原子数目不变 答案:(1)2H2+O2一、教材作业
【必做题】
教材第98页练习与应用的第1题.
【选做题】
教材第98页练习与应用的第2题.
二、课后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