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导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4 15:06: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2课时 碳的化学性质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单质碳的化学性质,并能根据碳单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开发其不同用途。
◎过程与方法
通过古人用碳或墨作的字画久不褪色的事实,和升高温度碳也能发生化学反应的实验探究,使学生明白物质化学性质的活泼与稳定都是相对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碳的不同单质有不同用途的讨论探究,体会物尽所用,人尽其才的道理。
【学习重点】
碳的化学性质——可燃性、还原性
【学习难点】
碳跟氧化铜等金属氧化物的反应表明碳具有还原性
【学习用品】
试管、酒精灯(带网罩)或酒精喷灯、橡皮塞(带导管)、木炭粉、氧化铜、澄清的石灰水。
【学习过程】
知识回顾
1、金刚石、石墨和C60都是由 ____ 元素组成的单质。但是由于它们的 __________ 不同,因此它们的 ____ 存在着差异。
2、金刚石是天然矿物中最 的物质,石墨可作电极,是因为它具有优良的 性能。
3、木炭和活性炭都具有 的结构,所以它们相似的性质是 。
二、自主探究
1. 碳在常温下的化学性质是 。
2.碳与氧气的反应
氧气充足(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氧气不充足(不完全燃烧)时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
以上实验说明碳具有: 性
[拓展延伸1]
(1)m(C) :m(O2) ≤ 3 : 8时;燃烧产物为
(2) 3 : 4 ≤ m(C) :m(O2) ≤ 3 : 8时; 燃烧产物为 _____ (3)m(C) :m(O2) ≥ 3 : 4时;燃烧产物为
三、合作探究
1.用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
将木炭和氧化铜按照质量比1:13混合均匀研磨细(想一想这是为什么),装入试管加热,将生成的气体通进澄清石灰水里。
观察写出现象和化学反应方程式。现象分析:
试管中的黑色粉末 ,说明反应后生成 。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反应生成 。
由此,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实验结束后,应待试管冷却后才能将试管里的粉末倒出,原因是

(3)在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中,木炭是使氧化铜被还原为铜的物质,说明碳具有 ,常用于 工业,如焦炭从铁的氧化物矿石中还原出铁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以赤铁矿为例)
(4)在高温条件下,碳还能使CO2转变为CO,化学方程式为
[拓展延伸2]
指出下列具有还原性的物质:
2Fe2O3+3C===4Fe+3CO2↑
H2+CuO===Cu+H2O

CO+CuO===Cu+CO2
四、课堂检测
1.书写档案规定使用碳素墨水,其理由是( )
A. 单质碳不与其他任何物质反应
B. 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 碳易与纸张反应生成化学性质稳定的物质
D. 这种墨水是经过加工的性质稳定的化合物
2.如图是木炭与氧化铜反应的实验装置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给酒精灯加网罩,目的是使火焰集中并提高温度
B.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碳在反应中发生了氧化反应,表现出还原性
D.产生的气体一定没有CO
3. 已知木炭粉与某红棕色粉末在高温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铁。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实验,证明红棕色粉末中含有氧元素装置如下图所示。

验前,首先要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中,盛放澄清石灰水的大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_ _ ;
验中通入纯净而干燥的氮气,其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课堂小结
1.单质碳的化学性质
(1).常温下具有稳定性
(2).可燃性
(3).还原性
2.还原反应
含氧化合物里的氧被夺去的反应叫还原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