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42张PPT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2第六章 第四节 万有引力理论的成就(42张PPT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19-12-11 20:16:05

文档简介


A级 抓基础
1.(2017·北京卷)利用引力常量G和下列某一组数据,不能计算出地球质量的是(  )
A.地球的半径及重力加速度(不考虑地球自转)
B.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速度及周期
C.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月球与地球间的距离
D.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的周期及地球与太阳间的距离
解析:不考虑地球自转的情况下,在地球表面,重力等于万有引力,mg=G,M=,能计算出地球的质量;人造卫星在地面附近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G=m,又有v=r,已知速度及周期时,联立可求得地球的质量;月球绕地球做圆周运动时,G=mr,在已知周期和地月间距离的情况下,可以求出地球的质量;地球绕太阳做圆周运动时,我们只能求出中心天体太阳的质量,不能求出地球的质量.
答案:D
2.科学家们推测,太阳系的第十颗行星就在地球的轨道上,从地球上看,它永远在太阳的背面,人类一直未能发现它,可以说是“隐居”着的地球的“孪生兄弟”.由以上信息我们可能推知(  )
A.这颗行星的公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B.这颗行星的自转周期与地球相等
C.这颗行星质量等于地球的质量
D.这颗行星的密度等于地球的密度
解析:由题意知,该行星的公转周期应与地球的公转周期相等,这样,从地球上看,它才能永远在太阳的背面.
答案:A
3.一艘宇宙飞船绕一个不知名的行星表面飞行,要测定该行星的密度,只需要(  )
A.测定飞船的运行周期 B.测定飞船的环绕半径
C.测定行星的体积 D.测定飞船的运行速度
解析:取飞船为研究对象,由G=mR及M=πR3ρ,知ρ=,故选项A正确.
答案:A
4.由于某种原因,人造地球卫星的轨道半径减小了,那么,卫星的(  )
A.速率变小,周期变小 B.速率变小,周期变大
C.速率变大,周期变大 D.速率变大,周期变小
解析:人造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设卫星的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地球质量为M,有G=m=mr,得v= ,T=2π ,所以当轨道半径减小时,其速率变大,周期变小,故D正确.
答案:D
5.国务院批复,自2016年起将4月24日设立为“中国航天日”.1970年4月24日我国首次成功发射的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目前仍然在椭圆轨道上运行,其轨道近地点高度约为440 km,远地点高度约为2 060 km;1984年4月8日成功发射的东方红二号卫星运行在赤道上空35 786 km的地球同步轨道上.设东方红一号在远地点的加速度为a1,东方红二号的加速度为a2,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加速度为a3,则a1、a2、a3的大小关系为(  )
A.a2>a1>a3    B.a3>a2>a1
C.a3>a1>a2 D.a1>a2>a3
解析:东方红二号和固定在地球赤道上的物体转动的角速度相同,根据a=ω2r可知,a2>a3;根据G=ma可知a1>a2,故选D.
答案:D
6.(多选)不可回收的航天器在使用后,将成为太空垃圾.如图所示是漂浮在地球附近的太空垃圾示意图,对此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地越低的太空垃圾运行周期越小
B.离地越高的太空垃圾运行角速度越小
C.由公式v=得,离地球高的太空垃圾运行速率越大
D.太空垃圾一定能跟同一轨道上同向飞行的航天器相撞
解析:太空垃圾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G=m=mω2r=mr可得,离地越低,周期越小,角速度越大,速度越大,选项A、B正确,选项C错误;太空垃圾与同一轨道上同向飞行的航天器速率相等,不会相撞,选项D错误.
答案:AB
B级 提能力
7.火星成为我国深空探测的第二颗星球,假设火星探测器在着陆前,绕火星表面匀速飞行(不计周围其他天体的影响),宇航员测出飞行N圈用时t,已知地球质量为M,地球半径为R,火星半径为r,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为g.则(  )
A.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的速度约为
B.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的向心加速度约为
C.火星探测器的质量为
D.火星的平均密度为
解析: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的速度约为v=,A错误.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的向心加速度约为a==,选项B正确.根据题目条件,不能求解火星探测器的质量,故C错误.火星探测器匀速飞行,有G=,对于地球,有g=,两式结合,得到M火=,火星的平均密度为ρ==,故D错误.
答案:B
8.两颗靠得很近的恒星称为双星,这时两颗星必须各自以一定的速率绕其一中心转动,才不至于因万有引力而吸在一起,已知双星的质量分别为m1和m2,相距为L,求:
(1)双星转动中心位置;
(2)双星转动的周期.
解析:设双星的转动中心距m1为x,对双星分别列方程.
对m1:G=m1x;
对m2:G=m2(L-x).
联解可得:x=L,T=2πL.
答案:(1)x=L (2)T=2πL
9.假设地球是一半径为6 400 km、质量分布均匀的球体.一矿井深度为80 km.已知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大小取g,则矿井底部的重力加速度g′为(  )
A.g B.g
C.g D.g
解析:如图所示根据题意“质量分布均匀的球壳对壳内物体的引力为零”,可知:地面与矿井底部之间的环形部分对放在矿井底部的物体的引力为零,设地面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地球质量为M,由地球表面的物体m1受到的重力近似等于万有引力,故m1g=G,再将矿井底部所在的球体抽取出来,设矿井底部处的重力加速度为g′,该球体质量为M′,半径r=R-d,同理可得矿井底部处的物体m2受到的重力m2g′=G,且由M=ρV=ρ·πR3,
M′=ρV′=ρ·π(R-d)3,联立解得=1-=,故B正确.
答案:B
10.假设地球可视为质量均匀分布的球体.已知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在两极的大小为g0,在赤道的大小为g;地球自转的周期为T,引力常量为G.地球的密度为(  )
A.· B.·
C. D.·
解析:物体在地球的两极时,mg0=G,物体在赤道上时,mg+mR=G,又地球质量M =πR3ρ,联立以上三式,解得地球的密度ρ=,故选项B正确,选项A、C、D错误.
答案:B
11.“嫦娥五号”探测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等多个部分组成.探测器原本预计在2017年由“长征五号”运载火箭在中国文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并从月球起飞,返回地球,带回约2 kg月球样品.某同学从网上得到一些信息,如表中数据所示,请根据题意,判断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为(  )
月球半径
R0
月球表面处的重力加速度
g0
地球和月球的半径之比
=4
地球表面和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之比
=6
A.    B.    C.4    D.6
解析:在地球表面,物体的重力近似等于物体所受的万有引力,故mg=G,
解得M=,
故地球的密度ρ===,
同理,月球的密度ρ0=,
故地球和月球的密度之比==6×=.故选项B正确.
答案:B
12.某星球“一天”的时间是T=12 h,用弹簧测力计在该星球表面“赤道”与“两极”测同一物体的“重量”之比为.设想加快该星球的自转角速度,使赤道上的物体自动飘起来,这时星球的“一天”是多少小时?
解析:设该物体在星球的“赤道”上时重力为G1,在两极处的重力为G2.
在“赤道”:G-G1=mR,①
在“两极”处:G=G2,②
依题意得=,③
设该星球自转的周期为T′时,赤道上的物体自动飘起来,此时物体受到星球的万有引力全部提供其随星球自转的向心力,则
G=mR,④
联立方程①②③④,解得:
T′=4 h,
即赤道上的物体自动飘起来,这时星球的“一天”是4 h.
答案:4 h
课件42张PPT。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