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同步练习
一.选择题
1.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 )
A.北伐战争开始
B.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始
C.国民政府建立
D.黄埔军校正式建立
2.长征胜利的标志是红一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红四方面军三大主力会师,会师的地点是( )
A.遵义 B.腊子口 C.吴起镇 D.甘肃会宁
3.横批“革命者来”上联“升官发财请往它处”下联“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这是那所学校门口的对联( )
A.京师同文馆 B.京师大学堂
C.福州船政局 D.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
4.毛泽东的诗词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其中反映湘赣边起义的是( )
A.敌人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
B.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C.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D.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5.1927年,在湘赣边界发动秋收起义的是( )
A.毛泽东 B.彭德怀 C.朱德 D.陈毅
6.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下列对其判断不准确的是( )
A.在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在此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在此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D.在此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
7.国民革命军挥师北伐,使中国大地从南到北、从珠江三角洲到长江三角洲,处处燃烧着革命的火焰。下列关于北伐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基本上消灭吴佩孚主力
B.公开打出“工农革命军”的旗帜
C.各地工农运动给予支持
D.在国共第一次合作的背景下展开
8.小明在寒假准备参加“重走长征路”旅游活动,如果你是导游,请你为小明选择一条最合适的旅游线路( )
A.瑞金﹣﹣遵义﹣﹣乌江﹣﹣吴起镇
B.上海﹣﹣遵义﹣﹣西安﹣﹣吴起镇
C.瑞金﹣﹣赤水﹣﹣乌江﹣﹣会宁
D.瑞金﹣﹣遵义﹣﹣金沙江﹣﹣会宁
9.1928年,奉系军阀张作霖在退往关外的途中,被日本人炸死。年底,张作霖的儿子张学良发表通告,宣布“服从国民政府,改易旗帜”。这里的“国民政府”是(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B.北洋军阀政府
C.南京国民政府 D.伪满洲国
10.1927年,国民革命失败的直接原因是( )
A.蒋介石、汪精卫叛变革命 B.军阀势力过于强大
C.帝国主义支持蒋介石 D.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
11.确定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总方针的会议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八七会议”
12.口号、民谣、诗词等往往有着明显的时代气息,具有巨大的政治感染力。下列口号、民谣、诗词按其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②“徳赛两先生”
③打到列强除军阀④“路存与存,路亡与亡”
A.①②③④ B.③②①④ C.④②③① D.④②①③
13.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最主要的意义是( )
A.开展游击战争的尝试
B.揭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的序幕
C.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D.点燃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星星之火
14.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广州起义给我党最深刻的历史教训是( )
A.必须武装地反对国民党反动派 B.必须建立人民军队
C.必须走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D.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15.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诞生了党独立领导的新型人民军队的事件是( )
A.北伐战争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井冈山会师
16.红军长征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包围的是( )
A.四渡赤水 B.渡过金沙江 C.强渡大渡河 D.强渡乌江
17.大革命时期,革命的主要对象是( )
A.日本帝国主义 B.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国民党反动派
C.帝国主义支持下的北洋军阀 D.国民党新军阀
18.假如你想考察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的出发地,应该去( )
A.瑞金 B.上海 C.井冈山 D.遵义
19.1927年,一声枪响掀开了中国共产党领导武装斗争的大幕,开启了创建人民军队的新时期。与上述材料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南昌起义 B.井冈山会师 C.百团大战 D.甲午战争
20.假如你寒假到广州游学,探寻孙中山先生的革命足迹,应该去( )
A.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旧址 B.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旧址
C.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旧址 D.辛亥革命首义纪念馆
二.材料题
21.阅读以下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经“三湾改编”后的秋收起义部队到达宁冈,先后在宁冈、永新、茶陵、遂川等县恢复和建立了党组织,发展武装力量,开展游击战争,领导农民打土豪分田地,建立红色政权,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创建党领导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摘编自中共党史研究室文献
材料一中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名称是什么?从此,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开创了一条新的革命道路,这条新的革命道路指什么道路?
材料二: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毛泽东《七律。长征》
诗词中描写了红军长征途中发生的那些事?(举两例即可)“三军过后尽开颜”指什么?
材料三:据统计,中央红军长征路上一共368天,有15天用于打大的决战,有235天用于白天行军,有18天用于夜晚行军;整个长征途中,只休息了44天,平均走182公里才休整一次,日均行军37公里;共翻越了18条山脉,其中5条山脉中年积雪;渡过了24条江河;穿越了11个省;突破了10个地方军阀的封锁包围;从瑞金出发时有8.6万人,到达陕北时,仅剩6500人,平均每行进一公里,就有3﹣4名战士牺牲……
﹣﹣摘编自中国党史研究室文献
材料中说,红军渡过了24条江河,在渡过那条江后,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结合材料三,谈谈长征精神是什么?
22.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胡锦涛说:“这个伟大的事件,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英雄壮举,以党独立领导新型人民军队诞生的重要标志,载入中国革命史册。”
根据材料一指出“这个伟大的事件”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
材料二: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
根据材料二指出“朱德来会毛泽东”发生在什么地方?中国共产党在此开辟革命根据地,开始哪一正确革命道路的探索?
材料三: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根据材料三中判断“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个决议》指出;对现有其他政党,应采取独立的攻击的政策。…我们应始终站在完全独立的立场上,只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不同其他党派建立任何关系。
材料二:1923年6月《关于国民运动及国民党问题的议决案》指出:中国现有的党,只有国民党比较是一个国民革命的党……工人阶级尚未强大起来,自然不能发生一个强大的共产党﹣﹣﹣一个大群众的党,以应目前革命之需要。因此,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议决中国共产党须与中国国民党合作,共产党党员应加入国民党。中国共产党中央执行委员会感此必要,遵行此议决。
材料三:1926年9月,毛泽东在《国民革命与农民运动》中写道:农民问题乃国民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不起来参加并拥护国民革命,国民苹命不会成功;农民运动不赶速地做起来,农民问题不会解决;农民问题不在现在的革命运动中得到相当的解决,农民不会拥护这个革命。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指出,中国共产党对国民党的政策发生了什么转变?
依据材料二,分析上述转变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转变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在国民革命的实践中,中国共产党人的认识有什么发展?
综上所述,概括指出中国共产党能够领导中国革命逐渐走向胜利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2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直到阶级结束为止,即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时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
材料二:1928年2月毛泽东率领部队在罗霄山脉中段开展游击战争,建立共产党组织和工农兵政府。以宁冈为中心的荜命根据地初具规模,湘赣边界的工农武装割据局面形成。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大事记》
材料三:中共中夹同共产国际之间的秘密电台在长征战斗中毁坏,原有的联系中断。它的直接结釆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次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摘编自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从诞生的那天起,从来就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全心全意把国家、民族和人民的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
材料一所反映的内容是在哪一次会议上通过的?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材料二中“以宁冈为中心的革命根据地”指的是哪一革命根据地?由此,中国共产党开辟了一条什么样的革命道路?
材料三中的“会议”是指哪次会议?根据材料指出此次会议标志着中共从幼年走向成熟的理由。
以1936年发生的国内重大事件的解决方式为例,说明材料四的观点,并指出这一事件的解决有何条件?
(5)党的革命事业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能够不断发展壮大,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的有益经验有哪些?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5. BDDBA
6-10. DBDCA
11-15. DCDCB
16-20. BCAAB
二.材料题
21.
(1)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2)巧渡金沙江;强渡大渡河;甘肃会宁会师。
(3)金沙江。
(4)艰苦奋斗、坚持不懈、不屈不挠等。
22.
(1)南昌起义。
(2)井冈山;开辟了一条工农武装割据、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
(3)中国工农红军长征。红军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23.
(1)转变是从独立、攻击到决定党内合作。
(2)原因:共产党人认为孙中山领导的国民党是唯一革命的党,中国共产党还不是一个强大的党,第一次工人运动高潮遭受挫折,认识到建立革命统一战线的必要性,执行共产国际的决议,孙中山思想观念的变化,决定同共产党合作;影响:基本上推翻了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为中国革命继续前进奠定了基础。
(3)认识到掌握革命和革命武装的领导权的重要性,必须武装斗争;认识到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决定开展土地革命。
24.
(1)中共一大。中共“一大”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2)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或工农武装割据)
(3)遵义会议;开始独立自主地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自己的路线、方针和政策问题。
(4)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
(5)依据国情适时调整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建立广泛的统一战线,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维护人民利益,争取人民支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