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面积》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这节课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并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基础上进行的。小学生从学习长度到学习面积,是空间形式认识发展上的一次飞跃。
对于小学三年级学生来说,由于他们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他们的形象思维仍占主要地位,他们更多地关注“有趣、好玩、好奇”的事物,学习这种抽象的面积知识有些困难。然而,学生有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此时如果学习素材的选取与呈现以及学习活动的安排,注重了数学在学生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使他们感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而且学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他们便愿意学习数学。
设计理念:
本节课要帮助学生初步建立面积的概念,引领学生探索比较面积的大小。本课设计首先结合形状相同但大小不同的物体或图形,直观说明面积的含义。接着让学生从附页中剪下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比一比它们的面积大小。解决这个问题的挑战性在于单纯依靠观察难以判断,所以要鼓励学生尝试寻找其他的比较手段和途径。
教学目标:
1.经历认识面积、用不同的方法比较两个图形面积大小的过程。
2.认识面积的含义,会把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个小方格进行面积比较。
3.积极参加观察、比较、交流活动,愿意与他人交流自己的方法。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图形面积”的实际意义,并学会用合适的方法比较物体表面和图形面积的大小。
教学难点:理解用画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的面积。
教具准备:从书后附页上剪下黄、蓝两个长方形、边长为3厘米的绿色正
方形、长4厘米、宽2厘米的黄色长方形。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初步体会面积的含义。
1.比较两个简单物体的表面大小。
教师拿出一个柚子和一个橘子,请几个同学们上来摸一摸这两个水果的表面。师:同学们,这两个水果的表面哪个大,哪个小?
(设计意图:凭借生活经验,引发学生比较物体表面的大小。)
2.引导学生回忆平面图形的特点。
师:在你们的面前有平面图形吗?请找一找。
生:桌子的表面是长方形、数学书的封面是长方形……
师:这两个图形哪个大呢?
生:桌子表面的这个长方形大。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看出来的。
3.规则的平面图形的大小比较。
(出示课件)师:同学们,这是什么?谁能告诉我它是由哪些图形拼成的?(幻灯演示:一个由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组成小房子,随着学生的回答,课件随之将这些图形分离出来。)
师:这些图形哪个最大?哪个最小呢?你是怎么知道的?
(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轻松地看出答案:三角形最大,圆形最小。)
师:这种凭借生活经验,用眼睛观察的方法我们给它起了个名字叫——目测法。
4.比较不规则物体表面的大小。
(1)师:刚才我们是将一些规则的图形比较大小,形状不规则的物体的表面如何比较大小呢?
课件出示:①两片不同的树叶;②四个不同省份的地图。
师:请全体同学用目测法说出哪个图形最大,哪个最小。
对学生的回答给与鼓励和评价,并适时让学生互相评价。
(2)教师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来,伸出右手。
师:老师和这位同学谁的手掌面大?
生(齐):老师的手掌面大!
师:请同学们和你的同桌比一比谁的手掌面大?你们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中有人回答用了目测法,有人回答是同桌两人把手重叠一起比较的。对这两种回答教师都应给予表扬。
师:刚才我们比较了物体表面和平面图形的大小,谁能说说什么叫面积?(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适时给予纠正和补充,整理出完整的面积定义,然后板书——物体表面或平面图形的大小,叫做它们的面积。)
二、探索比较面积大小的方法。
1.师:请同学们拿出课前准备好的黄、蓝两个长方形纸片,比一比哪个面积大,并把你比较的方法和同桌说一说。(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去比较)
2.学生反馈交流比较的方法。
教师把具有代表性的几种方法用投影仪展示出来:
师:把两张纸片重叠在一起。我们把这种比较面积的方法叫做重叠法。
3.师:从同学们刚才的操作,老师发现大家的思维很活跃。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老师在课前发给大家的绿色正方形和黄色长方形,同桌两人为一组,比较这两个图形的大小。(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此时,有学生沿用重叠法比较绿色正方形和黄色长方形的面积大小,可是不容易看出哪个大。(如图)
在学生演示的过程中,发现目测法和重叠法都不能很好地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教师适时发问:“既然目测法和重叠法都不能很好地比较出这两个图形的大小,那么谁有更好的方法呢?”教师鼓励学生把两个图形分别划分成许多同样大小的方格,再试一试。
4.交流学生画方格比较的结果。
生:我们组分别在这两个图形上画出边长为1cm的小正方形,结果是黄色长方形是由8个这样的小方格组成的,绿色正方形是由9个这样的小方格组成的,所以绿色正方形比黄色长方形的面积大。
教师请这组同学的一个代表到投影仪前来演示,并请其他同学来评价。(使学生意识到这种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的确能解决问题)
师:我们在第一个图形上画边长为2厘米的小正方形,在第二个图形上画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然后数方格的多少来比较,行吗?
生:不能这样做!因为画的方格越小,能画出的方格就越多,不公平。
师:真棒!所以我们在用画方格、数方格的方法比较图形面积大小时,所画的方格必须一样大!
(设计意图:使学生体会画方格方法的科学性和普遍适用性。)
5.师:请同学们一起回顾一下我们本节课学习了哪几种比较面积大小的方
法。说一说你喜欢哪种,为什么?
学生总结出:①目测法 ②重叠比较法 ③画方格法。
师生一起讨论这三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三、通过练习巩固新知,学会应用。
师:这节课同学们学的真不少,让我来把你考一考。
(课件出示书后的三个小练习题,让学生在给出结果的同时,说出用的是什么方法)
1.比较两个图形,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
让学生自己看图并比较,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2.下面三个图形,哪个面积最大,哪个面积最小?(自己设计一个记号,区分出来。)
让学生独立完成。交流时说一说是怎样比较的,用什么记号区分的?
3.比一比哪个图形的面积大。
借助方格比较两个稍复杂图形的面积。启发学生把两个半格看作一个方格计算。
四、作业:在一张方格纸里画出3个面积等于12个方格的图形,然后和小朋友们比一比,看谁画的图形最漂亮,最有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