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4张PPT)
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章末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二定律
F = ma
牛顿第三定律
F = -F'
牛顿运动定律
伽利略:
运动和力的关系
回顾历史
亚里士多德:
笛卡儿:
不受力时物体的运动规律是: 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一、牛顿第一定律:
二、惯性:
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
2、意义:
①指出了一切物体具有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或静止状态的性质(惯性)
②指出了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速度的原因。
1、内容:一切物体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 态,直到有外力迫使它改变这种状态为止。
静止的物体有惯性
运动的物体有惯性
惯性是一
种力吗?
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惯性不是一种力。
惯性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惯性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是惯性大小的量度
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思考:汽车启动及刹车问题
如图所示,水平放置的小瓶内装有水,其中有一气泡。当瓶子从静止状态突然向右加速运动时,小气泡在瓶内将向何方运动?当瓶子从向右匀速运动状态突然停止时,小气泡在瓶内又将如何运动?
物体加速度的大小跟作用力(所受的合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作用力(所受的合力)的方向相同。
2.数学公式
牛顿第二定律
(若取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k=1)
1.内容:
3.注意:
(1) 中各量只对同一物体而言;
(2)式中F指物体所受的合外力。
(3)式中单位注意统一
(4)矢量性:a有大小,也有方向,a与F同向。
(5)瞬时性:a与F同时产生,同时变化。
某伞兵和他携带的武器质量共为80kg,降落伞未张开时,受到的空气阻力为 25N,求伞兵在这段时间的加速度。
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
2、对研究对象进行正确的受力分析或运动情况分析
3、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运动学公式求加速度
4、利用运动学公式或牛顿第二定律进一步求解要求的物理量
5 、检验结果是否合理性
质量为2. 0 t 的汽车以10 m/s 的速度行驶,在关闭发动机 5 s 内停下来,求汽车所受的阻力。
kg·m/s2
m
kg
s
m/s
m/s2
长度
质量
时间
速度
加速度
力
物理量
单位
物理关系式
V
x
t
a
v
t
?
F
ma
物理学的关系式确定了物理量之间的关系,同时它也确定了物理量的单位间的关系。
N
、 cm/s2 ……
基本物理量的单位就是基本单位
基本单位
导出单位
由基本单位按照物理关系组合而成的单位
N
、g 、mg ……
、min、hour …
m
kg
s
、 km/h ……
、g/cm3 ……
m/s
m/s2
kg/m3
国 际 单 位 制
长度:
质量:
时间:
速度:
加速度
力:
密度:
kg·m/s2
、km 、cm……
物理量
单 位 制
力 学
七个基本量
长度
质量
时间
电流
物质的量
温度
发光强度
力 学
电 学
m
kg
s
国 际 单 位 制
单位
A
K
压强的公式
思考:
mol
cd
P
F
s
压强的单位
N/m2
N/cm2
其中哪个是国际单位制中的单位?
1、下列单位属于导出单位的是( )
A、小时 B 、牛 C、焦 D、瓦
2、下列单位全是国际单位的是( )
A、N ,kg ,m B、m,s, g
C、kg ,m ,A D、kg,m,s
ACD
BCD
牛顿第三定律
2、数学表达式:F = - F′
1、内容: 两个物体间的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
讨论题:数学表达式可以写成:F + F ′ = 0吗?
3、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特点:
2).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
3).具有同种性质;
4).具有同时性。
总结:同大、同线、同性、同时;
异向、异体.
1).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一条直线上;
三、与平衡力的区别
作用力与反作用力 平衡力
不能求合力(不能抵消)
作用在两个物体上
具有同种性质
具有同时性
作用在一个物体上
不一定具有同种性质
不一定具有同时性
能求合力(能抵消)
超重和失重
1、超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视重)大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F’
2、失重
物体对支持物的压力或对悬挂物的拉力(视重)小于物体所受重力的现象。
F’
超重和失重
小结:
a方向向上
加速上升
减速下降
——超重
a方向向下
加速下降
减速上升
——失重
1、关于超重和失重,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超重就是在某种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变大了
B、物体向上运动一定处于超重状态
C、物体向下减速运动,处于超重状态
D、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处于完全失重状态
(1)超重(失重)是指视重大于(小于)物体的重力,物体自身的重力并不变化。
(2)是超重还是失重,看物体加速度的方向,而不是看速度的方向。
(3)若物体向下的加速度等于重力加速度,物体的视重为零——完全失重。
一个人在地面上最多能举起300N的重物,在沿竖直方向做匀变速运动的电梯中,他最多能举起250N的重物。求电梯的加速度。(g = 10m/s2)
(1)在地面上
G
F
F=G=300N
(2)在电梯中
G’
F
F-G’=ma
方向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