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26.忆读书
作者:冰心
世纪老人
—冰心
作者介绍
冰心(1900─1999),原名谢婉莹,福建长乐县人,现代著名文学家、儿童文学家。主要著作有诗集《繁星》和《春水》,散文《小桔灯》、《笑》等。她的文章多以童心、母爱、自然为主题,文字清新明媚,玲珑剔透。
本文是一篇叙事性记叙文,写于1989年9月8日。当时,作者已是90岁的老人。作者回忆了幼时、少时的读书经历,并向青少年朋友们传授多年来积累的宝贵的读书经验。
背景材料
学习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6 个字。
2、读懂课文,理出文章要点。
3、联系自己平时的读书实际,加深对读书的认识。
4、交流收集的名言警句。
认读词语
宴会 催促 凯旋 悬念
气愤 地煞 崇拜 亲戚
啼哭 衰老 消遣 烦琐
笸箩 着力 酷爱 堆砌
cuī
xuán
chóng
suǒ
zhuó
qì
pǒluo
qiǎn
kù
yàn
fèn
tí
shuāi
shà
qi
kǎi
理解词语
义愤填膺: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怒发冲冠:指愤怒的头发直竖,顶起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荒唐:(思想、言行)错误到使别人觉得奇怪的程度。
风骨:指文书画雄健有力的风格。
人情世故:为人处世的道理。
一知半解:知道的不全面,理解的不透彻。
多音字
解
jiě 解放
jiè 押解
xiè姓解
着
zhe 看着
zháo 着急
zhóu 着陆
盛
shèng 兴盛
chéng 盛饭
处
chǔ 处理
chù 到处
初读课文,思考问题。
1、冰心奶奶八十多年读书生涯的切身体会是什么,用文中话概括?
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来回忆幼时、少时读书经历的?在文中圈画表明顺序的词语。
3.课文可分几个部分?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忆读书的;
第一部分:(1)总写“我”非常喜欢读书。
回忆自己幼时的读书经历。
谈“读书好”。
总结全文,对孩子提出希望。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第二部分:(2-10)
第三部分:(11-13)
第四部分:(14-15)
课文可分为四个部分:
思考:
. 冰心都读了哪些书?从这些书中获得什么感受?课文中写了哪些事情?
1.《三国演义》让作者感到“津津有味、好听极了”,还“含泪上床”、“哭了一场”“又哭了一场”
2.《聊斋志异》对我的作文有很大的帮助
3.《水浒传》让作者“尤其欣赏”,“气愤填胸”
4.《荡寇志》 没有人物个性 索然无味
5.《精忠说岳》 没有留下太多印象
8.《红楼梦》让作者尝到“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一个朝代和家庭的兴亡盛衰的滋味
7.《茶花女遗事》让作者对外国小说产生了广泛的兴趣
6. 《满江红》、《声声慢》 酷爱古典诗词
读书“好”吗?
2.读书有助于写作(老师曾在我的作文本上批“柳州风骨,长吉清才)
3.读书有助于扩大知识面(这又使我知道了许多外国的人情世故)
4.读书有助于提高人的品德修养(从读书中我还得到了做人处世的‘独立思考’的大道理,这都是从‘修身’课本中所得不到的 )
读书的好处
1.读书可以让人获得美的享受 (津津有味、尤其欣赏… )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是什么意思?它们在课文中有什么作用?
它们的意思就是“总的来说,总之”,在文中起到总结概括的意思,上文已经把读书的好处介绍完了,接着收尾总结。
作者喜欢读哪些书,不喜欢读哪些书?为什么?
作者喜欢读《三国演义》、 《聊斋志异》 、
《茶花女遗事》、 《红楼梦》
作者不喜欢读《精忠说岳》 、《荡寇志》 、《封神榜》
故事情节曲折,人物形象生动,有真情实感。
没有人物个性,索然无味,烦琐。
● 作者所说的“多读书”指什么?
大范围的涉猎各种类型的书籍。
包括古典文学、外国文学、现代文艺等。
● 作者是通过什么方法来选书的?
请从书中找出具体事例。
挑选、比较。
三、整体感知课文:
1、冰心在文中想告诉我们什么?
(能否找出文中的原句)
读书好,多读书,读好书。
这句话是本文的中心。
2、“忆”是行文的线索,冰心在文章当中回忆
了八十多年的读书生活,文章按什么顺序来
展开的?
(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 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语。
明确:
作者是按时间顺序来忆读书的;
表时间的词语有:“七岁时”、“同时” (幼时) 、
“到我十一岁时”、‘在我十二三岁时’(少年时)。
四、精读课文:
1、读书有什么好处呢?
书上有哪些句子是说读 书的好处呢?
自己在文中勾画出记号
归纳:
1、获 得 美 感
2、增 长 知 识
3、有 助 写 作
4、提 高 修 养
读 书 好
2、冰心读过哪些书?
七岁时:《三国演义》
同时: 《聊斋志异》、《水浒传》、《荡寇志》、《精忠说岳》、“古典诗词”
十一岁时: 《茶花女遗事》
十二三岁时: 《红楼梦》
(多读书)
五、作业:
1、本课生字连拼音每个抄写五次,课后复习掌握生字,词义。
2、课后流畅有感情地读一读有关 “读书好”的句子。
3、课外搜集《满江红》、《声声慢》。
4、课外搜集关于读书的诗句、名言。
《聊斋志异》,清代短篇小说集,是蒲松龄的代表作。“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多数作品通过谈狐说鬼的手法,对当时社会的腐败、黑暗进行了有力批判,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矛盾,表达了人民的愿望。
《茶花女遗事》 作者:小仲马,是法国小说家、剧作家。作品主要讲述了一个巴黎当红妓女的玛格丽特与阿尔芒的爱情悲剧。故事以玛格丽特死后众人拍卖她的遗产以还债开始,由阿尔芒讲述整个故事。
《精忠说岳》
作者:李梅草
时代:明末时期
主要内容:歌颂岳飞的英雄事迹在民间
广为流传,其中传颂岳母刺字
的故事也极为流行。
《红楼梦》清代章回小说,作者曹雪芹。小说以上层贵族社会为中心图画,真实、生动地描写了十八世纪上半叶中国末期封建社会的全部生活,是这段历史生活的一面镜子和缩影,是中国古老封建社会已经无可挽回地走向崩溃的真实写照。
《荡寇志》中国清代小说。 又名《结水浒传》,作者俞万春。作品是写陈希真、陈丽卿父女,受高俅父子迫害,却不“落草为寇”,而是忍辱负重,以杀害起义军的行为,来洗刷自己“犯上”之罪。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的贫乏
——马克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