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文档属性

名称 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309.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1-24 22:2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2张PPT。2.3大气环境(第三课时)
学习目标:
1.理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过程,并着重掌握近地表7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分布的位置、名称,理解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2.知道气压带和风带移动与太阳直射点移动的关系。
3.理解海路分布对全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的影响,知道季风环流也是一种大气环流,重点掌握季风环流的分布以及对当地气候的影响。(三)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分布近地面气压带和风带的形成因素①热力因素②动力因素地球表面的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1.低纬环流和信风带问题:①赤道地区气流如何垂直运动,为什么?气压如何?②赤道高空大气如何水平运动?③30°N地区气流如何垂直运动?  
  30°N近地面气压如何?④30°N ----赤道之间的近地面大气如何水平运动?⑤赤道地区的辐合气流如何形成?2.中纬环流与西风带问题:①近地面,副热带到副极地地区气流如何水平运动,
 极地到副极地气流如何水平运动?②60°N附近大气怎样垂直运动?极锋如何形成?③副极地地区近地面气压如何?3.高纬环流与极地东风带问题:近地面,极地到副极地气流如何水平运动?(四)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问题:1、夏季气压带、风带移向何方,为什么?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等位置,势力范围有何变化?3、冬季移向何方,为什么?各风带、气压带的位置、势力范围有何变化? 风带和气压带的移动大致随太阳直射点的的季节移动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夏季北移,冬季南移。副热带高气压带与极地高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
赤道低气压带与副极地低气压带的成因有何不同? 06,江苏卷)图7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13~14题。
13.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14.图中b处的气候特征是
A.火热干燥 B.高温多雨
C.温和干燥 D.温和湿润BA三、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复习:课本52页“活动1” 由于风带、气压带分布以及移动,使得南北纬10°~20°之间,受信风带和赤道低气压带边缘交替控制,表现为干雨季分明的热带草原气候;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岸冬季被西风带控制,夏季被副高控制,表现为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的地中海气候。(一)风带、气压带季节移动与大气活动中心1.7月份,北半球大陆增温比海洋增温快,形成的
一个热低压把北半球的副热带高压带切断 最为突出的为亚洲低压,相对应的太平洋上出现夏威夷高压1月份,北半球大陆降温比海洋快,形成的一个冷高压把北半球副极地低压带切断 以亚洲高压最为强烈,相对应的太平洋上出现
阿留申低压 亚洲
低压 夏威夷高压7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大陆
升温快大洋
升温慢 亚洲
高压 阿留申低压1月份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3.南半球海洋面积占绝对优势,纬向的气压带比
北半球明显。在南纬30度以南地区,气压带基
本上呈带状分布 冬、夏两季,海陆上的这些高、低气压中心,势力强,范围广,称为大气活动中心。他们的强弱与位置随季节的变化而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与气候有重大的影响。(二)气压带、风带季节移动与季风环流概念: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明显改变的现象。主要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气压带风带的移动三、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想一想
1、单一的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下的气候
类型有哪些?由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
的气候类型有哪些?
2、影响气候的因素除气压带和风带
外,还有哪些因素?
例1:受单一气压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


例2: ? 受单一风带影响形成的气候类型有:
???
热带雨林气候(常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常年受副高控制)冰原气候(常年受极地高压控制)热带沙漠气候(受信风带控制)温带海洋气候(常年受西风带控制)?例3受气压带和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 : 热带草原气候
(湿季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干季受信风带控制) 地中海气候(受西风带和副高交替控制) 热带沙漠气候
(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地表受热不均单圈环流三圈环流季风环流海陆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