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共2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9课 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课件 (共2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2 11:58:5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6张PPT。汉族鲜卑族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第19课
北魏政治和
北方民族大交融前221年感知历史220年2018年589年三国两晋南北朝
分裂秦汉
统一魏蜀吴西晋十六国东晋(北魏、东、西、北齐北周)北朝(宋齐梁陈) 南朝北魏政治和
北方民族大交融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
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交融中的发展——北方民族大交融交往中的冲突
——淝水之战东晋大败前秦 383年前秦─东晋前秦企图
灭亡东晋
统一全国80万对8万以少胜多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自主归纳 拥有80万兵力的前秦却败于只有八万兵力
的东晋,你认为导致前秦失败的原因有哪些?释疑解惑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苻坚(fú jiān)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东晋大败前秦 383年前秦─东晋前秦企图
灭亡东晋
统一全国80万对8万前秦政权瓦解,北方再度陷入分裂割据状态。 交往中的冲突——淝水之战自主归纳交流中的融合
——孝文帝改革噶仙洞—鲜卑拓跋部
先祖所居石室。 鲜卑人因兴起于大兴安岭鲜卑山而得名,为魏晋南北朝时期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游牧民族,风俗习惯同匈奴相似。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鲜卑族的兴起 4世纪后期,鲜卑族拓跋部建立 ,
年统一黄河流域439北魏鲜卑族的发展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北魏落后的文化和统治方式中原先进的文化和生活方式 改革迫在眉睫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北魏孝文帝拓跋宏(467年-499年),南北朝时期北魏第七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5岁即位,公元490年亲政。迁都洛阳 他进一步推行汉化措施, 规定官员在朝廷中必须使用汉语,禁用鲜卑语;以汉服代替鲜卑服; 改鲜卑姓为汉姓;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贵族联姻等。孝文帝汉化措施序号标注法①改说汉语改穿汉服改姓汉姓与汉联姻移风易俗②③④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北魏迁都以后,洛阳再度成为北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从四面来的商人汇集在这里,交流着来自不同地方的物品,他们中很多人说着夹杂鲜卑语的汉语,穿着和汉族一样的服饰,他们一改往日不尊老,不养老的陋习,老人得到了子女的照顾。从他们身上,已经看不出鲜卑族和汉族的区别了。 孝文帝改革促进了民族交融,增强了北魏的实力。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交融中的发展
——北方民族大交融北方少数民族《采桑图》 北方少数民族《狩猎图》 北方少数民族《扬场图》 北方少数民族《耕耙图》 北方少数民族向汉族学习农业技艺游牧农耕生产方式的交融交融中的发展——北方民族大交融边境汉人《二牛抬杠图》汉族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畜牧业生产方式的交融边境汉人《放牧图》交融中的发展——北方民族大交融汉族妇女制作蒸馍与烙饼汉族士大夫在烧烤穿汉族服装的少数民族贵族穿裤褶服的南朝汉族乐队生活习俗的交融 生活习俗上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相互学习和交融交融中的发展——北方民族大交融汉人演奏少数民族乐器图《鲜卑人乐舞图》---鲜卑人以汉族礼仪形式的歌舞表演 观察图片,结合课本88页第三段文字,说一说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在文化艺术方面的表现是怎样的?文化艺术的交融交融中的发展——北方民族大交融互相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和畜牧业经验汉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交融中的发展——北方民族大交融互相学习农业生产经验和畜牧业经验汉族接受北方民族的食物、服装、用具等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等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沿用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 北方地区民族交融的表现民族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民族心理交融中的发展——北方民族大交融 今天,在我们的56个民族中,已经没有了鲜卑族。有人认为这是由于当年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使得鲜卑族慢慢消失,所以孝文帝的改革不值得肯定。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说说你的理由各抒己见孝文帝改革推动了社会的进步! 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改革家!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 课后习题 1、建立北魏的少数民族是()
A鲜卑 B汉族 C匈奴 D羯
2、淝水之战的交战双方是()
A前秦和西晋 B前秦和东晋
C东晋和宋 D宋和前秦
3、请举出跟淝水之战相关的例子:
淝水之战交往中的冲突交流中的融合孝文帝改革知识总结交融中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