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从明朝建立到清军入关
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中国古代官职,按其设置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书省? ?②御史大夫? ?③刺史? ?④内阁学士
A.③②①④????????????B.②③④①?????????????C.②③①④????????????D.②①③④
2.明神宗是明代一位颇具个性的皇帝。其执政前十年,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张居正死后却不理朝政,深居宫中,拒绝上朝长达二十多年。有学者认为,明神宗之所以后期不理朝政,与张居正不无关系。据此推知,张居正就任的职务应该是( )
A.监察院御史????????B.内阁首辅?????????????C.司礼监太监????????D.军机大臣
3.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但阁臣的品阶较低,常为五品以下,于是形成了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由此可以推断( )
A.阁臣位高权重,可比肩宰相????????????????B.阁臣辅助朝政,且便于控制
C.内阁统筹政务,居六部之上????????????????D.内阁深受信赖,可遇事裁决
4.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丞相始也”,然而明朝多位皇帝长期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这现象出现的原因( )
A.皇权的进一步强化????????????????????????????????B.内阁取代了六部
C.中枢体制日益完善????????????????????????????????D.宦官掌握决策权
5.1382年,明太祖设殿阁大学士,宋讷出任文渊阁大学士。一次,宋讷烤火打盹,火“燎胁下衣,至肤始觉”,太祖制文警讷:“胁者,协也。岂尔居内相,不能协助人主为政,致神怒若此邪?”此言主要反映了明太祖( )
A.对皇帝权威的刻意神化????????????????????????B.对宫室安全的高度重视
C.对帷幄近臣的倚重心态????????????????????????D.对大臣擅权的防范心理
6.公元1598年,知县樊玉衡上疏攻击万历皇帝的政策,因言辞激烈惹怒万历皇帝,眼看大祸临头,但内阁首辅赵志皋动用了封驳之权,迫使处罚的旨意“一日三四拟”,樊玉衡得以全身而退。此事说明明朝( )
A.内阁政治地位提高????????????????????????????????B.内阁对皇权有一定制约
C.内阁的职权在扩大????????????????????????????????D.阁臣干政导致皇权衰落
7.经过嘉靖、隆庆两代的发展,到了万历早期,内阁权力达到了顶峰,首辅张居正权倾朝野,不仅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且通过内阁推动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改革。据此推断明朝内阁( )
A.首辅专权腐败严重????????????????????????????????B.一定程度参与国事决策
C.六部成其下属机构????????????????????????????????D.成为法定中央决策机构
8.根据下表信息可以得知,在澎湖地区的管理过程中,明朝政府( )?
时间 事件 事件后续
1281年(元世祖至元十八年) 设置澎湖巡检司,隶属福建行省泉州府 明初沿袭
1384年(明太祖洪武十七年) 因海禁而废澎湖巡检司 1563年,考虑沿海治安等,复设
1622年(明熹宗天启二年) 荷兰人占领澎湖 1624年,明军收复澎湖
A.增强了政府领土主权意识????????????????????B.加强了对台湾诸岛的管辖
C.推动了两岸经济文化交流????????????????????D.抵制了荷兰在亚洲的扩张
9.1418年,明成祖朱棣出塞北征,阁臣胡广、杨荣、金幼孜随从侍行,“数召对帐殿,或至夜分”。1423年,朱棣再次北征,“军务悉委杨荣,昼夜见无时”。这反映出当时明代( )
A.军权已由内阁所掌握????????????????????????????B.重置宰相已是大势所趋
C.军政决策有民主化倾向????????????????????????D.内阁辅政功能得到发挥
10.明朝初年,中国传统政治制度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主要表现在废除了( )
A.科举制????????????????B.察举制?????????????????C.监察制度????????????D.丞相制度
11.在司法制度上,明朝制定了程序较为完善的审判和诉讼制度,甚至通过“重典治吏”来整顿官僚队伍,这些做法( )
A.推动了明朝社会法治化的进程????????????B.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
C.表明当时的官吏腐败比较严重????????????D.是古代司法高度成熟的表现
12.明太祖朱元璋在位期间,大明通行宝钞(纸币)的发行机构曾发生重要变化。观察下图,这种变化产生的背景是,当时( )?
A.商品经济高度发展????????????????????????????????B.白银大量流入中国
C.行政中枢发生变化????????????????????????????????D.赋税制度开始调整
13.明史专家吴晗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大臣从“坐而论道……(到)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再到)跪着说话了”。 这种君臣间的礼仪从侧面反映了( )
A.礼仪制度逐渐规范????????????????????????????????B.君臣关系日益紧张
C.皇权不断得到加强????????????????????????????????D.对地方控制更规范
14.中国古代王朝都城位置演变的一般规律是“从西向东迁,从南向北迁”,最后定都于( )
A.西安????????????????????B.洛阳?????????????????????C.北京????????????????????D.南京
15.明太祖朱元璋三编《大诰》并颁行,汇集了大量惩治官民贪赃受贿、转嫁赋役、侵吞税粮、抗租误役、流亡隐匿和使用凌迟、枭首等重刑的案例。朱元璋的做法( )
A.践行了重典治国政策????????????????????????????B.保证了小生产者利益
C.实现了社会秩序稳定????????????????????????????D.遏制了官场腐败产生
16.对历史概念的理解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内容之一,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
概念 解释
A 重农抑商 鼓励发展农业生产,禁止商业活动。
B 三省六部制 隋唐时期实行的政治制度,体现了近代西方分权与制衡的原则,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改革
C 行省制 行省是元朝最高地方行政区划的名称,各行省有很大的自主权,可自行处理境内重大民政事务
D 明朝内阁 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对皇帝负责,直接听命于皇帝,内阁大学士的权力来自皇帝的支持与信任。
17.有学者说:“明清变迁时期一个非常具有意义的社会转变就是‘士’与‘商’的关系。约在16世纪开始,就流行一种‘弃儒就贾’的趋势,而且渐渐地这种风气愈来愈明显。”这一现象反映了( )
A.商人不得为官制度废除????????????????????????B.士贵商贱观念受到冲击
C.明清八股取士弊端显现????????????????????????D.商人政治地位逐渐提高
18.助朱元璋“安然朝中坐,却知天下事”的机构是( )
A.内朝????????????????????B.内阁?????????????????????C.厂卫????????????????????D.枢密院
二、材料解析题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晋代中枢机构“三省”已逐渐形成。尚书省组织比汉魏严密,有以大傅录尚书事的官职,大权独揽,成“录公”。
——《中国古代的“三省六部制”》
材料二 唐朝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三省权力互相制约。不论唐大宗如何的开明,他的政府无可避免为一种专制体制只不过因为儒教的纪律,促使当今天子在内部制造了些许监督方式来警惕他本身……它代表着皇帝之意志力,乃是一种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组织结构上之力量。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三 朱元璋最恨的就是胡惟庸的专权,因为他专权,即使他没有罪,也要把他杀掉。丞相的权力太大,杀了胡惟庸,如果再立一个丞相,仍然不免要与皇帝分享权力。于是,朱元璋干脆一劳永逸地取消丞相制度,就不会再有丞相与皇帝分权了。
——毛佩琦《胡惟腐案之谜》《光明日报》出版社
(1)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晋、唐“三省”的区别。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三省分工并没有改变“专制体制”这一观点。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朱元璋废除宰相的必然性。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君权与相权演化的认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一方面采取措施削弱丞相的权力,如从建元元年到建元六年,短短六年之内,就罢免了卫绾、窦婴、许昌三位丞相;剥夺丞相“主臣”、“除吏(任免官吏)”的人事大权等,另一方面,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汉武帝提拔了一批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并让他们参与朝政,从而培养出了一批紧密团结在自身周围而又能与丞相为首的官品分庭抗礼的内朝官。
——摘编自郜金山《汉武帝时期朝议制度的研究》
材料二 明成祖永乐初年,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大都是些编、检、讲读之官,没有官署,行政上与诸司没有从属关系——“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自宣宗后,入职文渊阁的大臣均相继晋尚书,且日后大学士居内阁,官必以尚书为尊,这些都标志着内阁成员地位的提高,也为阁权在其强势时期凌驾于部权之上提供了契机。内阁根据上谕草拟诏敕,但如果内阁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等皇帝再示明白之后方可草拟。
——摘编自张海英《明代内阁制度的盛与衰》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内朝的原因及其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汉代内朝与明代内阁的共同点,并分析明代内阁制度的变化。
参考答案及解析
1.【答案】C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设立于唐朝,属于唐朝“三省六部制”,御史大夫设立于秦朝,属于秦朝“三公九卿”,刺史设立于西汉,属于监察系统,内阁学士设立于明朝,属于皇帝的内侍机构成员,选择C项符合题意。
2.【答案】B 【解析】“其执政前十年,任用张居正进行改革;张居正死后却不理朝政,深居宫中,拒绝上朝长达二十多年”明朝废宰相,设内阁,内阁的权力逐渐扩张,张居正时期,内阁成为处理政务的机构,皇帝不需要管理朝政却治理有序,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故选B项;监察院御史属于监察机构,无行政权力,排除A项;司礼监太监是皇帝作用身边的太监来制约内阁的部门,不直接处理行政,排除C项;军机大臣属于清代的官员,排除D项。
3.【答案】B 【解析】由材料“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但其“品阶较低”,可知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说明明代统治者重视阁臣辅助朝政的作用,同时注意对其的控制,故选B项;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而是内侍机构,不能与宰相比肩,排除A项;在明朝内阁一直不能名正言顺地统率六部,排除C项;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辅助机构,没有掌握决策权,排除D项。
4.【答案】C 【解析】根据材料 “明朝多位皇帝长期不上朝,明朝的历史却延续了276年,王朝局面基本稳定”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在皇帝不上朝的情况下,大明帝国仍然维持运转,这和中枢体系完善有关,皇帝通过控制内阁和身边的亲信太监进而掌握朝廷的走向,故选C项;皇权的强化是内阁出现的原因,排除A项;内阁只是咨询及机构,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机构,排除B项;明朝的司礼监秉笔太监掌握的是批红权,无决策权,排除D项。
5.【答案】D 【解析】“太祖制文警讷”是对臣的警告,表明对大臣的防范心理,故选D项;“太祖制文警讷”侧重于对大臣的警示,排除A项;“岂尔居内相,不能协助人主为政”不是对宫室安全的担心,排除B项;“岂尔居内相,不能协助人主为政”更强调对大臣的要求,而不是对他的倚重,排除C项。
6.【答案】B 【解析】从题干“动用了封驳之权,迫使处罚的旨意”得出内阁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故选B项;内阁政治地位提高是在明宣宗时内阁获得票拟权,排除A项;题干中“动用了封驳之权”表明内阁已经具备该权力,不是扩大,排除C项;内阁是皇权强化的产物,排除D项。
7.【答案】B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代中后期内阁权力上升,张居正“不仅让内阁成为政府运转的中枢,而且通过内阁推动了史上有名的张居正改革”,可见明朝内阁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国事决策,故选B项;材料中未涉及内阁首辅腐败,强调是权力,排除A项;内阁无法统属六部,排除C项;内阁不是法定一级中央行政机构,排除D项。
8.【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元朝设立澎湖巡检司到明朝撤销后考虑到沿海安全问题复设再到明末收复澎湖,反映了维护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故选A项;材料仅涉及澎湖列岛,未涉及台湾岛,排除B项;材料仅涉及国家对澎湖的主权管辖,未涉及两岸经济文化交流,排除C项;材料中明军仅收复澎湖,未涉及亚洲,排除D项。
9.【答案】D 【解析】由材料“数召对帐殿”到“军务悉委杨荣”可知内阁大臣辅助皇帝进行决策,故选D项;内阁是内侍机构,军权由皇帝掌握,排除A项;1380年废除了宰相制度,排除B项;民主化不符合明清政治史实,排除C项。
10.【答案】D
11.【答案】B 【解析】由材料“明朝制定了程序较为完善的审判和诉讼制度”可知明朝司法制度的不断完善有利于社会的公平公正,故选B项;明朝是人治社会而非法治社会,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司法制度而非官吏腐败,排除C项;古代司法成熟于清代,排除D项。
12.【答案】C 【解析】由材料“中书省奏准”“户部奏准”可知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行政中枢发生变化,故选C项;材料强调的政治机构而非商品经济,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纸币而非白银,排除B项;材料中并未提及赋税制度,排除D项。
13.【答案】C 【解析】从材料大臣从“坐而论道(到)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再到)跪着说话了”来看,大臣的地位越来越低,皇帝的权威越来越高,反映了君主专制集权的不断强化,故选C项;材料“臣从‘坐而论道’……(到)在皇帝面前无坐处……(再到)跪着说话了”说明君臣关系变得越来越不平等,说明礼仪制度不是更加规范,排除A项;材料中君臣关系知识意味着君主权威的加强,没有反映两者之间的紧张关系,排除B项;材料反映君臣关系不是中央和地方关系,排除D项。
14.【答案】C 【解析】中国古代王朝都城位置从早期的西安,逐渐向东迁移至洛阳,南京,最后北迁至北京,如明代首先将都城定在南京,后迁到北京,此后政治中心的设置一直沿袭到了清朝,故选C项;西安其先后有西周、秦、西汉、新莽、东汉、西晋、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13个王朝在此建都,从时间上看并不能称之为最后,排除A项;洛阳先后有22个朝代或政权建都于此,活跃在文明中心长达数千年,但从时间上看也不能称之为最后,排除B项;明朝初期定都南京,后明成祖时迁至北京,因而南京也不是最后的定都地,排除D项。
15.【答案】A 【解析】据材料明太祖对大量惩治官民不法行为的重刑案例加以汇编并颁行,具有警醒不法官民的作用,是其重典治国政策的反映,故选A项;明太祖的做法是为了维护君主专制统治,而不是保证小生产者利益,排除B项;“实现了”说法过于绝对,应该说有利于,排除C项;“遏制了”说法过于绝对,排除D项。
16.【答案】D 【解析】依所学,重农抑商不是禁止商业活动,而是抑制商业活动的开展,故A项错误;依所学,三省六部制下,相权三分强化了皇权,故B项错误;依所学,行省境内重大民政事务需要向朝廷奏报,故C项错误;依所学,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权力来自皇帝的信任与支持,故D项正确。
17.【答案】B 【解析】商人不得为官制度废除在汉代以后就废除了,故A项错误;材料反映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观念有所变化,故B项正确;八股取士并不会冲击士人地位,故C项错误;观念上有变化,但是并没有反映政治地位的提高,故D项错误。
18.【答案】C 【解析】朱元璋设锦衣卫,建立特务机构,对地方实行了更为严密的控制,故选C项;内朝是汉武帝建立的宫廷决策核心机构,排除A项;朱元璋始设殿阁大学士,是协助皇帝处理朝廷文书的内侍机构,排除B项;元代的枢密院主要掌军事机密、边防及宫廷禁卫等事务,排除D项。
19.【答案】(1)区别:晋代三省中,尚书省大权独揽,位高权重;唐代三省中三省之间互相制约,尚书省权力较晋代有所下降。 没有改变“专制体制”,尽管三省之间互相制约,但他们都共同对皇帝负责,没有改变皇帝大权独揽的本质;某个皇帝的优秀品德不能改变组织结构的固定性。
(2)必然性:封建社会晚期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丞相制度的存在对君主专制构成一定制约,废除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制度。 认识:丞相制度从一产生就对君权构成一定威胁,因此历代封建王朝都想方设法削弱相权,强化君权;最终君权战胜了相权,但也表明中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解析】(1)第一小问区别,据材料一“晋代,以大傅录尚书事的官职,大权独揽,成“录公””可知晋代三省中,尚书省大权独揽;据材料“唐朝中央政府的一大特色为“三省分工”,三省权力互相制约”可知唐代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尚书省权力下降。第二小问说明,据材料一“它代表着皇帝之意志力,乃是一种人身上的品德,而非组织结构上之力量”结合所学,三省都是维护君主专制的产物,某个皇帝的优秀品德不能改变组织结构的固定性。
(2)第一小问必然性,据材料三“丞相的权力太大,杀了胡惟庸,如果再立一个丞相,仍然不免要与皇帝分享权力”结合所学可知,明朝时期朱元璋吸取元朝灭亡的教训,丞相制度的存在对君主专制构成一定制约,废除丞相制度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第二小问认识,从皇权与相权的演变趋势来看,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明清时期专制皇权空前强化,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20.【答案】(1)原因:丞相权力严重威胁了皇权专制;削弱相权导致了中枢权力的空缺。 特点:内朝官员出身与职位低微;内朝官员皆是皇帝的亲信近臣;内朝官员可能直接参与国家决策;内朝官员可以制衡丞相为首的官员。
(2)共同点:服务于皇权专制。 变化:内阁大臣由只备皇帝顾问到可以草拟诏令;从无权管理六部到凌驾于部权之上。
【解析】(1)第一小问原因,由材料一“汉武帝为了独揽大权”可知皇帝为了加强君主专制;由材料一“为了弥补因削弱相权而带来的空缺”可知当时主要的目的是弥补中枢权利的空缺。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出身低微但又才华横溢的文人、近臣”可知人员的出身低微、权利较小、属于皇帝近臣;结合所学知识内外朝的设置使得当时内朝官员直接参与国家决策,以丞相为首的三公九卿演变成为执行机构,限制了丞相的权利。
(2)第一小问共同点,由材料二“阁臣的地位还较低”可知官员的出身低微;由材料二“奉皇帝旨意办事”可知内阁成员为皇帝而服务;由此得出内朝与内阁的共同点包括:成员出身低微,为加强皇权而存在。第二小问变化,根据材料二“‘不得专制诸司’,阁臣主要奉皇帝旨意办事”可知,当时的内阁皇帝的咨询机构,无权管理六部;根据材料二“自宣宗后……认为上谕有假或不妥,则可以封还上谕”说明内阁权势的扩大,甚至有权草拟政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