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3.1 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共4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下册科学课件- 3.1 地球下的卫星—月球|教科版 (共4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19-12-12 21:51: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7张PPT)
宇 宙

太阳、月亮、星星、银河……壮丽而遥远、神秘但可知的宇宙,总会让我们产生无限的遐想,引起我们深深的思索。
银河到底是啥样的?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月相是怎样形成的?太阳系中有哪些天体?星座又是怎么回事?……
对于宇宙,我们有太多的问题,也就有了不断探索的动力。
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星球是什么?
月球
地球
1 地球的卫星——月球
我们也许已经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月球围绕着地球运动;我们也许认真观察过月球;我们也许还有一天能到月球上去旅游哩。因为在我们“举头望明月”的时候,就特别关注这个距离我们地球最近的星球。
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你能不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一听?
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听?
《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
《枫桥夜泊》(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嫦娥》(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从军行》(王昌龄):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嫦娥奔月》
古朗月行
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
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

静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
低头思故乡。
遥望月球
走近月球
了解月球
思考月球
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飞船第一次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探讨、研究月球
1、阅读教材46页插图,在探索月球的历程中,人类观察月球的工具和手段发生了哪些变化?

2、在这过程中人们对于月球的认识是怎样发展变化的?
肉眼观察
天文望眼镜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一、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关于人类登月的故事
1969年7月20日,美国“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着陆月球,阿姆斯特朗在月球上印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印。
2007年10月24日,中国自主研发并发射了首个月球探测器 “嫦娥一号”成为世界上第五个发射月球探测器的国家。
从远古开始,人们用肉眼观察月球,用石头、木炭等来作观月记录。
用肉眼观察月球
??? ??公元1608年的一天,荷兰眼镜制造商利伯休的儿子在玩耍中偶然发现,将两块镜片重叠并使其相隔一定远近观看时,可看见远处教堂屋顶原来几乎看不见的小鸟。利伯休受此启发,把两块镜片装在一个铜管的两头,发明了最初的望远镜。 ?????
用望远镜来观察月球
1610年,意大利的科学家伽俐略发明了天文望远镜,首次用天文望远镜观察了月球 。据此绘制了第一幅月面图。虽然从科学的角度看,伽利略手绘的月面图还不够精确,但月面的地形还是清晰可见的。后来,随着大型天文望远镜的相继使用,人们见到了从未见过的天象。
1959年至 1976 年,美国和前苏联先后向月球发射了80多个月球探测器,其中有45个取得成功。
登月小艇登陆月球
用无人探测器近距离探测月球
1959年9月,前苏联科学家利用无人驾驶的火箭,飞过月球的背面,对它进行拍照,使人们了解了月球的全貌。
2003年10月,“神舟”五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中国为登月走出了第一步。
2004年,我国正式启动月球探测的“嫦娥工程”。工程共分“绕”、“落”、“回”三个阶段。这标志着中国为探索月球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007年10月24日,中国首颗探月卫星“嫦娥一号”成功发射。
肉眼观察
天文望眼镜
探测飞行器
登月考察
探月过程与工具
这一个历时几千年的过程,不仅仅是探测工具不断改进的过程,更重要的是一个科学不断推进,人类锲而不舍、不断追求精神的写照。
搜集有关月球的资料,相互交流并记录在我们的“月球卡”上。
一、月球运动
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运动
太 阳
逆时针
(自西向东)
1.月球运动
月球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月球公转的周期为:恒星月27.5天;朔望月29.5天。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逆时针),公转速度为1.02千米/秒。
有关月球的数据
1、月球直径大约是地球的 1/4;
2、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 1/80;
3、月球的体积大约是地球的1/49;
4、月球引力大约是地球的1/6。
飞机需16天
高速列车需80天
人跑需11年
月球的地形特点
主要有两种:
月海和环形山。
月海—是由凝固的熔岩构成的盆地,是无一滴水的“海”;
“环形山”为数众多。
月面
月海
环行山


月海
所谓的月海,并非月球上面的海洋,而是月球上比较低洼的平原,并无一滴水存在。比较多人认为月海是小天体撞击月球时,撞破月壳,使月幔流出,玄武岩岩浆覆盖了低地,形成了月海。
环行山
环形山在希腊文的意思是“碗”,所以又称为碗状凹坑结构。环形山的形成可能有两个原因,一是陨星撞击的结果,二是火山活动;但是大多数的环形结构均属于陨星的撞击结果。
没有大气层存在,声音无法传播。 2、昼夜温差较大,白天最高温度高达127℃,夜间最低温度-183℃。
3、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存在。
我还知道
月球与地球的距离比太阳与地球的距离小得多。月地距离是日地距离的1/400。
为什么月球体积比太阳小得多,但看起来却大小相似呢?
月球体积为地球的1/49
月面景观与地球有什么不同?

同学们你已经知道月球的哪些知识?
月球的年龄
月球是地球分裂出来的吗?
已经知道月球的年龄和地球很近,约46亿年。虽然地球年龄和月球相近,但月球却不是由地球分裂出來的。因为从岩石矿物成分相比,并不一致。月球多的,地球反而少,月球少的,地球反而多。
课 堂 总 结
1、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的。月球是围绕地球逆时针方向运行。
2、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环形山。
3、月球上没有水,没有生命存在。
4、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当堂检测题
一、判断题
1、地球有一个卫星,那就是月球。( )
2、人类第一个登上月球的是前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 )
3、月球上山脉最大特点是环形山。( )
4、2007年10月24日,我国发射了“神舟”一号探月卫星。( )
5、月球上充满了空气和水分,所以宇航员不必携带氧气。( )



×
×
夜 日
真真假假
月球表面的昼夜温差达300摄氏度
在月球表面,宇航员能轻松跳过4米。
图中的宇航员能边听音乐边看书
2米
4米
根据降落在月球表面上的探测器发回的信息,你认为在月球上的以下情况是真是假?并请说出理由。



二、选择题
1、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彗星
2、月球上有许多的( )
A、环形山 B、火山 C、湖泊 D、雪山
3、一人在地球上重120斤的人,到了月球上称的体重是( )斤。 A、120 B、60 C、20 D、30
4、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人是( )的阿姆斯特朗。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B
A
C
B
5、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的名字叫( )一号。
A、牛郎 B、嫦娥 C、织女 D、探索
6、谁是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
A、杨利伟 B、翟志刚 C、刘伯明 D、景海鹏

7、地球上出现昼夜现象的原因是( )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运动
B
B
A
作业:
地球的卫星——月球
一、我会填空:
1、月球公转与自转的方向是 的。月球是围绕地球 方向运行。
2、月球的地形:月球表面有数量众多的 ,还有 。
3、月球上没有 ,没有生命存在。
二、我会选择:
1、月球是围绕地球运动的( )。
A、行星 B、卫星 C、恒星 D、彗星
2、月球上有许多的( )
A、环形山 B、火山 C、湖泊 D、雪山
3、月球的直径大约是地球直径的( )分之一。
A、二 B、三 C、四 D、五
4、月球质量大约是地球质量的( )分之一。
A、八十 B、七十 C、六十 D、五十
B
A
C
A
5、一人在地球上重120斤的人,到了月球上称的体重是( )斤。
A、120 B、60 C、20 D、30
6、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人是( )的阿姆斯特朗。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德国
7、我国第一颗人造月球卫星的名字叫( )一号。
A、牛郎 B、嫦娥 C、织女 D、探索
8、距离地球最近的星球是( )。
A、太阳 B、月球 C、金星
9、1969年美国的( )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
A、阿波罗11号 B、嫦娥一号 C、神舟六号
10、第一个在月球上留下足迹的宇航员是( )。
A、嫦娥 B、阿波罗 C、阿姆斯特朗
C
B
B
B
A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