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新教材)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第二册 2.1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课件+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9-12-12 12:46:26

文档简介

课件45张PPT。第二章 乡村和城镇
  第一节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一、乡村的土地利用
1.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以_________和居住为主。
2.主要土地利用方式的分布:农业用地二、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功能分区:
(1)形成:土地利用的_______,形成不同的功能区。 专业化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每一种功能区,都有一定的_____________,各种功能区
在空间的组合,就形成了城镇内部的空间结构。空间分布规律[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居住区一般是一个城镇中所占面积最大的一个功能
区。( )
(2)乡村形成之初,内部的土地利用方式比较单一,以
商业为主。 ( )
(3)功能区之间界线明确。 ( ) √××(4)工业区主要分布在靠近河流、铁路、公路等交通比
较便捷的地带。 ( )
√三、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
(1)经济因素是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
①付租能力:各种活动愿意付出_____的高低。
②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
_________的远近。租金城镇中心(2)其他因素:政策、文化、_____等因素也影响城镇内
部空间结构。环境2.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变化:
(1)城镇发展初期:地域范围_____,各类功能用地混杂分
布,并在中心区域自然集中。
(2)城镇发展后期:为了降低成本,保护环境,城镇中心
的工业企业外迁,原有的工业用地就可能被改造为_____
用地或其他用地,城镇内部空间结构随之发生变化。狭小商业四、合理利用城乡空间的意义卫星城居住区土地历史文化文化遗产[辨一辨]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影响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自然因素。
( )
(2)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交通便捷程度和距离城
镇中心的远近。 ( )
(3)东西方文化差异,对城镇地域结构有深刻影响。
( ) ×√√能力1 理解城镇内部空间结构
1.城镇功能分区的形成:
城镇中不同的土地,由于不同活动的竞争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其关系如下:2.城镇主要功能分区的特点:
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在城镇里的集中,形成了不同的功能区;三大功能区的形态、特征及位置具体如下表所示:【典例示范】
(2018·海南高考)某单中心城市,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分布过于集中,交通拥堵,人居环境较差。下图示意该城市某个方向的土地价格(P)变化。据此完成(1)、(2)题。(1)为优化城市中心附近的功能布局,在城市更新改造过程中,甲地宜增建 (  )
A.公园 B.工业园区
C.住宅 D.物流园区(2)乙地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可能是 (  )
A.仓储用地 B.公共绿地
C.工业用地 D.居住用地
【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读懂坐标系,纵坐标表示地价,越往上数值越大,横坐标表示距离城市中心的距离,越往右数值越大。
(2)正确认识居住区、商业区和工业区等基本功能区在形态、空间布局上的基本特点。【解析】(1)选A,(2)选D。第(1)题,甲地位于城市中心
附近且地价较低,如果增建公园绿地,不但征地成本相
对较低,而且还能缓解该城市中心附近人口和产业过于
集中、交通拥堵的现状,改善人居环境。工业园区占地
面积大且对环境有一定污染,不适宜建在城市中心附近;
建居住区会导致城市中心附近人口更加集中;物流园区
一般建在城郊交通便捷的地区,若建在城市中心附近,会加剧城区交通拥堵。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该城市
为单中心城市,且各方向发展比较均衡,因此城市空间
结构最可能为同心圆模式。一般而言,在同心圆模式中
从城市中心向外依次为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其中
居住区占地面积最广。图中乙地附近地价仅次于市中
心,应为次级商业中心,其附近比例最大的用地类型应
为居住用地。仓储用地一般位于靠近铁路、公路等交通线且地价相对便宜的城郊;乙地附近地价较高,因此不适宜建设公共绿地;工业用地一般位于城郊。【方法技巧】“六看法”判断城镇三大功能区【素养探究】
香港是一个陆地面积只有1 078平方千米,却拥有700万人口的国际大都市,是国际上重要的金融中心、航运中心、贸易中心,被誉为“东方之珠”,到达香港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留恋这座美丽的城市,高耸入云的大楼,令人沉醉的维多利亚湾,寸土寸金却还有供市民爬山的长楼…… 下图是香港的中高级居住区(a)和低级居住区(b)(1)(区域认知)城市中某块土地的利用类型可以反映其所在的功能区的类型,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提示:这种说法不正确。因为在一个城市功能区内往往是一种功能活动用地为主,还有其他的一些功能活动,也会占有一定的土地,因此某块土地的利用类型不能反映其所在的功能区的类型。(2)(区域认知、综合思维)香港著名的商业街是铜锣湾,一般城市中的商业区位置有何特点?是如何形成的?
提示:一般城市中的商业区多分布在交通便利的市中心和街角位置,因交通便捷,消费人口众多,对各种商业活动和服务活动产生了集聚效应,逐渐形成了商业区。(3)(综合思维)香港的中高级居住区和低级居住区分化是否会布局在一块?二者有何区别?
提示:不会布局在一块。二者在建筑质量上有明显区别,在位置上往往背向发展。能力2 综合分析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和变化
1.城镇内部空间结构的形成因素:2.经济因素对城镇功能分区的影响:
(1)距市中心远近:影响地租水平,各功能活动的付租能力的不同直接影响城镇功能区的分化,现总结如下:(2)交通通达度:城镇内不同地段的交通通达度不同,导致地租存在差异,影响了功能区的分化,下图为市内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典例示范】
 (2019·天津高一检测)读图,回答(1)、(2)题。(1)甲地居住区容积率低于乙地,主要是因其 (  )
A.交通便利 B.建筑高度受限
C.地价高昂 D.环境承载力大(2)图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变化体现了该区域(  )
A.再城镇化
B.人口向中东部迁移
C.商业用地增加
D.基础设施逐步完善【思路点拨】解答该类题目主要从以下两点入手: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两地区主要的土地利用方式;容积率与楼层高度有关,楼层越高,容积率越大;楼层越低,容积率越小。
(2)从图中判断2015年和2014年相比,新能源汽车充电桩的最大变化特征。【解析】(1)选B,(2)选D。第(1)题,甲地为故宫,建筑高度受到限制,因而甲地居住区容积率低于乙地楼层高的商业区。第(2)题,图中新能源汽车充电桩数量增多,位置更合理,体现了该区域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素养探究】
城市土地供应是有限的,在竞争环境下,租金高低决定了土地用于哪一种活动。读某城市地租等值线分布图,探究下列问题。(1)(区域认知)该城市地租最高的区域位于哪里?为什么?
提示:地租最高的区域是A处。因为A处位于市中心,同时有多条干线公路经过,交通通达度最好,因此地租最高。(2)(区域认知)B、C、D、E四处为什么形成地租的次高峰?
提示:因为这四处地处从市中心延伸出来的干线公路和外围环线公路交会处,通达度相对较高,租金有所上升,形成地租次高峰。(3)(综合思维)A、B、C、D、E五处会形成哪种功能区?为什么?
提示:商业区。 因为地租高,商业活动更加需要客货流集散,需要便捷的交通,能够支付较高的地租费用。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
(2019·南平高一检测)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聚落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该聚落的分布特征是 (  )
①聚落规模大 ②聚落规模小
③呈团块状分布 ④呈带状沿河分布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2.该聚落最可能分布在 (  )
A.塔里木盆地 B.黄土高原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华北平原
【解析】1选D,2选C。第1题,据图可知,该地区河网密布,耕地破碎,聚落规模小且呈带状沿河分布。 第2题,结合上题可判断,该聚落可能位于我国南方河流冲积平原地区。
3.现代城市功能分区的特点是 (  )
A.高级居住区多建在地价高的市中心地区
B.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并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C.中心商务区昼夜人流、车流不息,热闹非凡
D.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之间界线分明
【解析】选B。市中心一般是中心商务区,人流昼夜差别大;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为了降低生产成本,减轻对城市的污染,工业区不断向市区外缘移动;工业生产有大量的运输需求,因此沿交通干线分布。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图”,为加强新区建设,将新建居住地、公路线各一处。有居住地B1、B2、B3和公路L2、L3作为选址方案。读图完成4、5题。
4.新建居住区和公路线的最佳组合是 (  )
A.B1、L2 B.B3、L2
C.B2、L3 D.B3、L3
5.关于该城市叙述正确的是 (  )
A.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
B.为改善城市环境设置了基本农田
C.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下风向
D.城市空间形态主要受交通线的影响
【解析】4选D,5选A。第4题,图中B1占用耕地,不合适;B2距城区较远,两面被铁路包围,受噪声污染;B3位于工业区的上风向,邻山、湖,环境较好,最适宜建居住区。L2占用耕地,从市内穿过,易造成市内交通拥堵;L3不占用耕地,且从城市外缘经过,不影响市内交通,同时又连接规划的居民点B3,故最适宜修建公路线。第5题,该地北部、东部为丘陵地形,城区布局空间较小,主导风向为东南风。若工业区集中布局,大气污染物不易扩散,将会加大环境压力,故工业区分散布局利于环境保护;图中显示工业新区位于市中心的东北部,位于与主导风向垂直的郊外;该城市空间形态受地形和河流影响较大。
  下图为某城市土地价格分布示意图(单位:万元/平方米),读图完成6、7题。
6.图中甲地可能为该城市的 (  )
A.大学城  B.中心商务区
C.高级居住区 D.电子工业区
7.导致土地乙地地租发生变化的原因为 (  )
A.地形崎岖不平   B.地形平坦开阔
C.交通通达度好   D.交通通达度差
【解析】6选B,7选C。第6题,从图中可以看出甲地位于城市中心,且土地价格最高,应为中心商务区。第7题,从图中可以看出乙地的土地价格相对于两侧地区高,这可能与该地交通运输比较便利有关。
  读某平原地区某城市地租立体分布示意图,完成8、9题。

8.图中Ⅰ、Ⅱ、Ⅲ、Ⅳ最可能为中心商务区的是 (  )
A.Ⅰ B.Ⅱ C.Ⅲ D.Ⅳ
9.图中地租次高峰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密度小 B.距市中心远
C.交通通达度高 D.地形平坦
【解析】8选A,9选C。第8题,由图可知,Ⅰ区域位于市中心,地租最高,故最可能布局中心商务区。第9题,图中地租次高峰是城市外环路与公路干线的交会处,故交通通达度高。
【新思维·新考向】
10.下图为某城市略图,其中三种功能区为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①功能区在城市占地面积最    ,因此最可能是    区。?
(2)②功能区最可能是    区,其中,甲处靠近    和    。?
(3)影响城市地租的因素主要是      和      。?
【解析】第(1)题,结合图例可以判断出图中①功能区面积最广,因而最有可能为居住区。第(2)题,从图中可以看出②功能区位于城市边缘,其中甲处靠近煤矿,且有公路穿过,因此最有可能为工业区。第(3)题,城市地租的高低主要与距市中心远近和交通通达度有关。
答案:(1)广 住宅
(2)工业 煤矿 公路(或“交通线”) 
(3)距市中心远近 交通通达度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素养评价 四
 乡村和城镇空间结构
(60分钟 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读我国某地史前文明遗址的原始村落分布示意图,回答1、2题。
史前某村落沿EF线的地形剖面图
1.先民选择居住地时,考虑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  )
A.地形 B.气候
C.水文 D.矿产资源
2.随着时间的推移、人口的增加,图中区域M有可能发展为聚落,其形状可能是
(  )
A.团块状 B.带状
C.网状 D.棋盘状
【解析】1选A,2选B。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先民选择在邻近河流的平原地区居住,并且地势相对较高,这说明地形是当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第2题,M位于两条山脉之间的河谷地带,受到地形条件的限制,其聚落会沿河谷延伸,呈带状分布。
  (2019·福州高一检测)我国东部某城市积极推进紧凑型城市建设,即通过控制城市蔓延,提高土地集约混合利用,以先进的公共交通系统连接各个社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城市模式。下图示意三种建筑布局类型。据此完成3~ 5题。
  注:容积率是指一个小区的地上总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的比例。建筑密度是指在一定范围内,建筑物的基底面积总和与用地面积的比例。
3.为发展紧凑型城市,该市应优选 (  )
A.甲类型 B.乙类型
C.丙类型 D.以上都是
4.紧凑型城市应该 (  )
A.不划分功能区 B.鼓励无人汽车
C.增加立体绿化 D.杜绝城市扩张
5.发展紧凑型城市会 (  )
A.降低公共空间 B.加强钟摆式交通
C.加剧大气污染 D.保护农业用地
【解析】3选A,4选C,5选D。 第3题,读图可知,甲类型城市人口密度大,容积率高,建筑密度小,土地利用率高,属于发展紧凑型城市的优先选择。第4题,紧凑型城市人口集中,经济活动密集,应该增加立体绿化,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改善居住环境;紧凑型城市也应该划分功能区,杜绝城市扩张不符合实际;无人汽车与紧凑型城市关系不大。第5题,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率高,有利于保护农业用地;有利于增加公共空间。紧凑型城市可减少人们出行距离,减轻钟摆式交通现状;大气污染加剧是城市不合理发展的结果,不是紧凑型城市必然会带来的结果。
   (2019·常德高一检测)读我国某城市规划图,完成6、7题。
6.图中拟建居住区和道路都合理的是 (  )
A.N、① B.M、②
C.Q、③ D.P、④
7.现代城市居民出行越来越多地使用公共交通工具,公共自行车悄然兴起,蓬勃发展。工作日的6:00和17:00下列地点停放的公共自行车最多的分别是(  )
A.a c B.b c
C.c d D.b d
【解析】6选B,7选C。第6题,由图可知,拟建居住区N离铁路太近,有噪音,拟建道路①占用农田,故A项错误。拟建居住区M靠近林地,自然环境好;拟建道路②连接居住区与火车站、道路干线,M与②的规划均合理,故B项正确。拟建居住区Q靠近风景名胜区,建筑施工有可能对风景名胜区产生破坏,不合理,C项错误。拟建居住区P离铁路太近,而拟建道路④线路过长,且沿途主要穿过林地,经济效益低,不合理,D项错误。第7题,工作日的6:00和17:00为上班和下班的高峰期,居住区附近和工业区附近人流量均较大,使用、停放公共自行车的数量较大,c和d两点分别靠近居住区和工业区,故C项正确。
  (2019·淄博高一检测)下图是2016年中国某城市功能区规划示意图,读图回答8~ 11题。
8.城市的土地用于哪类经济活动主要取决于 (  )
A.经济活动的付租能力
B.政府政策
C.环境好坏
D.人口多少
9.图中地价最高的地区可能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图中④功能区最可能是 (  )
A.工业区 B.行政区
C.绿化带 D.居住区
11.关于④、⑦两处房价的高低及其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  )
A.④处房价偏高,距市中心近
B.⑦处房价偏低,距市中心近
C.④处房价偏高,临近商业店铺
D.⑦处房价偏高,临近商业店铺
【解析】8选A,9选A,10选D ,11选A。第8题,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例如市中心地区,交通便利地租高,商业活动的付租能力强,因而市中心地区往往为商业区;政策和环境因素会影响城市土地的利用,但不是主要因素;城市的用地影响人口的分布,而不是人口分布决定城市土地的利用。第9题,图①为购物中心,②为商业步行街,③为商业店铺,三个区域①地商业活动最为集中,占地面积较小,购物中心商业级别高,故①地地价最高;④功能区面积大,邻近商业店铺、办公楼,可能为居住区,地价较商业区低。第10题,④功能区面积大,邻近商业店铺、办公楼,便于购物,也便于上班,最可能为居住区;工业区应位于城市边缘,该地在市区内不宜安排工业活动;该功能区占地面积大,行政区、绿化带面积通常较小,且绿化带多设置在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第11题,④位于市区内,距市中心近,邻近商业店铺,出行方便,⑦位于郊区,距市中心远,远离商业区,出行不便,因此④处房价高于⑦处。
  (2019·商丘高一检测)下图示意南亚沿海某中等城市功能分区,读图完成12~ 14题。
12.图中甲、乙、丙代表的功能区分别为 (  )
A.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
B.居住区、商业区、工业区
C.商业区、居住区、工业区
D.商业区、工业区、居住区
13.M地最适宜建 (  )
A.幼儿园 B.疗养院
C.科研所 D.物流园
14.位于N地的楼盘售价较低的原因可能是 (  )
①远离市中心 ②交通不便
③地处河流下游 ④位于盛行风下风向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12选D,13选D,14选B。 第12题,由图可知,甲位于市中心,应为商业区,乙位于城市外缘,应为工业区,则丙为居住区。第13题,从图中看,M地位于城市郊区,地价较低,且靠近铁路,交通便利,适宜建设物流园。第14题,由图可知,N地远离市中心,且位于河流下游,可能会受到沿岸工业生产影响,产生水污染。N地有公路经过,交通便利。南亚冬季盛行东北风、夏季盛行西南风,N地不在盛行风下风向。
  (2019·贵阳高一检测)如图示意我国中西部某地区的地租等值线分布,①②③三地分别为三个城市的商业中心且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读图回答15、16题。
15.当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时,H点地租可能 (  )
A.小于E点地租 B.等于E点地租
C.大于F点地租 D.等于F点地租
16.从地租变化的一般规律看,G地最可能是 (  )
A.居住区 B.工业区
C.交通用地 D.农业用地
【解析】15选C,16选D。第15题,①②③三地地租相等,相邻等地租线的差值相等,则由中心向外变化幅度应相同,即M点与F点地租相等,E点地租低于F点。H点地租大于N点,N点地租等于M点地租,则H点地租大于M点和F点地租,也大于E点地租,C项正确。第16题,由图可知,G地离商业中心远,地租低,且面积大,最可能是农业用地。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17.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图中河流以北和以西地区是生态保护用地,以东是城市用地。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老城区位于城市的西北部,最初在此设城的有利区位条件是什么?
(2)图中数字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①       ,③       。其中①规划在该处的原因是什么??
(3)A、B、C、D四地块中,适宜规划为化学工业园区的是    ,理由是什么??
(4)该城市空间布局现状中,影响居民生活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
【解析】第(1)题,老城区在城市西北,西北有河流流经,可为城区提供水源,水运较便利。第(2)题,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商业区、居住区和工业区;根据现有城市规模和布局可知,①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接近消费人群,布局商业区;②位于商业区外围,地价较低,交通便利,为居住区;③布局在远离居民区的位置,为工业区。第(3)题,化学工业会造成大气污染和水体污染,A位于城市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适合规划化学工业园区。第(4)题,根据图示可知,铁路穿城而过,所以造成城市南北联系不便和产生噪声污染。
答案:(1)临近河流,水源丰富,水运便捷。
(2)商业区 工业区 市中心,交通便捷;接近最大消费人群。
(3)A 处于城市下风方向和河流下游处;与主要居住区保持一定距离;与原有工业仓储区相连。
(4)铁路穿城而过;城市南北联系不便;铁路沿线产生噪声污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2019·唐山模拟)下图为1995年和2015年江苏三个典型县域城一镇一村的规模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18、19题。
18.1995~ 2015年三个典型县域城乡聚落体系演化的主要特征是 (  )
A.聚落总量不断增多
B.村落规模不断扩大
C.城镇用地不断扩张
D.聚落位置不断优化
19.影响城乡聚落发育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是 (  )
A.地形起伏状况
B.人口素质高低
C.资源丰富程度
D.经济发展水平
【解析】18选C,19选D。第18题,聚落总量材料并未涉及,所以无法判断。村落规模从数据上来看,都变小了。城镇用地包括城区用地和镇区用地,从数据来看,城镇用地都变大了,所以说“城镇用地不断扩张”是正确的。聚落位置在材料中无法判断。第19题,影响城乡聚落发育程度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经济发展速度越快,城乡聚落发育越快。地形起伏状况和资源丰富程度是影响聚落发育的因素,但不是决定性因素。人口素质高低与城乡聚落发育程度没有直接关系。
  图1为2016年的348路公交车运营线路示意图,图2为1995年的348路公交车站牌。读图,回答20~ 22题。
20.目前348路公交车途经的城市功能区主要是 (  )
A.居住区
B.文化区
C.工业区
D.中心商务区
21.目前348路公交车沿线 (  )
A.站点1附近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
B.站点3附近适合建大型批发市场
C.站点14附近适合开发高级居住区
D.站点15周边高楼林立,建筑密集
22.与1995年相比,目前348路部分站名的变化直接反映了图示地区 (  )
A.交通通达程度的提高
B.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
C.地域分化程度的降低
D.土地地租水平的提升
【解析】20选A,21选A,22选B。第20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判断。由图1可知目前348路公交车途经的主要是人口密集的居住区,从而满足城市人口出行的需要。第21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和空间结构。从图中可以看出站点1位于国贸附近,位于图示348路公交车线路最靠近市中心的位置,也就是靠近中心商务区,所以站点1附近人口数量昼夜差异大;站点3位于三环交通会合处,交通便利,但距离市中心较近,地价高,大型批发市场占地广,应该布局在远离市中心交通便利的区域;站点14附近有焦化厂,空气质量差,不适宜建高级居住区;站点15处距离市中心较远,而高楼林立,建筑密集的区域一般在市中心附近。第22题,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变化。由图2可知1995年该公交车站名有化工路西口、造纸厂、内燃机厂,而且这些站点位于市中心附近,说明市中心附近为工业用地;而在2016年市中心附近有商业职能的国贸,其附近有居住区,所以与1995年相比,目前348路沿线地区工业用地变为了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
二、非选择题(共20分)
23.下图为某城市功能区分布图,且布局合理。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分)
(1)简述a、b、c表示的功能区,并说明理由。
(2)因城市发展需要,现欲在甲处规划建设一钢铁厂,请说明其布局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哪地最有必要兴建绿化带?请说明理由。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a功能区位于市中心,属于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较大,并且位于商业区以外,应为居住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第(2)题,兴建钢铁厂要结合钢铁工业布局原理进行分析。第(3)题,绿化带应设置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工业区和居住区之间设置防护带,在防护带内加以绿化,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居住环境免受直接污染。
答案:(1)a功能区占地面积小,且位于市中心附近,为商业区;b功能区占地面积最大,分布在商业区外围,为居住区;c功能区位于盛行风的下风向,且靠近河流、铁路、公路,交通便捷,为工业区。
(2)合理。甲地有丰富的铁矿资源,原料充足;位于较小风频上风向,污染空气基本不会影响到城区;位于河流沿岸,水运便利,且有充足的水源。
(3)③地。绿化带应建在工业区与居住区之间,图中①③两地应建绿化带,①地有天然的河流作为防护带,所以最有必要建绿化带的地方是③地。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