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11张PPT。第六单元写作学写故事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1.掌握写故事的相关知识,培养写故事的兴趣;
2.激发联想与想象,并合理地运用到写故事中去。 从小至大,我们听过、读过许多故事,故
事里曲折的情节、生动的描述常常让我们如临其境,至今难忘。
我们以前更多的是听故事、读故事,还有讲故事。同学们写过故事吗?你写的故事吸引人吗?那么怎么写故事呢?请大家阅读文本,找出相关技巧。 一、写故事一定要有头有尾,完整地叙述一件事。 1.要素要齐全,叙事要完整。写故事和写记叙文一样,记叙的六要素要齐全。如《狼》。 2.设置悬念,增加波折,增强故事的趣味性。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最后一课》《皇帝的新装》。狼
一屠晚归,担中肉尽,止有剩骨。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屠惧,投以骨。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顾野有麦场,场主积薪其中,苫蔽成丘。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叙事完整遇狼—开端惧狼—发展一御狼—发展二杀狼—高潮(结局)笑狼—尾声人物 时间 地点 在情节发展中设置一些小的悬念,能增加情节波折,使故事发展更具有吸引读者兴趣、引人入胜的魅力。
如《卖火柴的小女孩》,落笔就交代:“天冷极了,下着雪,又快黑了。这是一年的最后一天——大年夜。在这又冷又黑的晚上,一个光着头赤着脚的小女孩在街上走着。”这个小女孩是干什么的?冷雪天,她为什么光头赤脚?大年夜,她为什么还在外面?文章一开头,就把人物放在这样一个典型环境中,紧紧扣住了读者的心弦,引起读者急切想知道事情缘由的心理。
又如《最后一课》,前面部分从四个方面写出了上课前教室里气氛的不同寻常。这时,读者可能会问“为什么今天上课前如此安静呢”?诸如此类的疑问颇多。但随着情节的推进发展,一切显得顺理成章。在对比中我们感受到了这堂课的特殊教育意义。对比设悬念让文章妙趣横生,主旨鲜明。设置悬念二、故事中的人物要有血有肉,形象丰满。如《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 ,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运用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出陈尧咨射箭本领比较高超,但自以为是、骄傲自满、盛气凌人。运用动作、神态和语言描写,刻画出卖油翁技术熟练,从容镇定、朴实、谦逊、毫不骄矜。 外貌描写+神态描写+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直接、间接描写+衬托+场面、细节描写等技法的综合运用 三、合理运用联想和想象。设定故事情节后,可以通过适当的联想和想象去丰富细节,使情节更加曲折、人物更加生动。 如《卖炭翁》中,作者对卖炭老人的外貌和心理做了细致的描绘,特别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将老人的艰难处境和矛盾心理刻画得如此真切,催人泪下。 课堂练习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一个话题,同学自由发挥想象,开展故事接龙活动。 1.小组先讨论,确定故事的话题、人物等,如“有人摔倒了”“那一天,我遇到了他(她)”“一个外星人站在我的面前”等。
2.小组同学依次接续,每人至少说一个完整的句子(或一个小情节),接上前边的内容。时间约5分钟,要尽可能说成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
3.推荐一名同学将小组讲述的故事完整地讲给全班同学听。比一比,哪一组讲得最吸引人。写作实践 一、在你的身边或社会上,每天都在发生着各种各样有趣的或有意义的事。以某件事为素材,展开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故事。不少于600字。
1.选择的某件事只是一个基本素材,可以在此基础上加入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丰富某些细节,增加情节的曲折性,使故事更吸引人。
2.可以赋予故事中的人物一些突出的特点,围绕这些特点展开情节。
3.写完后读给别人听,看看是否能够吸引他们,并参考他们的意见做出修改。 二、我们熟悉的各种事物,都可能引发故事,如眼睛、头发、嘴巴,如校服、手机,又如军训、旅游、社会实践活动等。这些物或事一定有不少值得挖掘的地方,有不少出人意料的富有戏剧性的故事。以《 的故事》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在横线上填入诸如“头发”“手机”等词语,再写故事。
2.先列一个提纲,把主要情节构思好,要让情节有些波澜。
3.要有合理的联想和想象,使故事情节更加生动、曲折、感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