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诗经》二首 课件+素材(36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2《诗经》二首 课件+素材(36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3.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2 18:40:12

文档简介

课件36张PPT。12 《诗经》二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在我国几千年的古典文学长廊中,有一本书被誉为“世界上最美的书”,它就是《诗经》。《诗经》是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它是我国诗歌文学的鼻祖,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读着它,体会着风雅颂、赋比兴,就仿佛被带进了浪漫的殿堂。今天我们学习的这两首诗歌就出自《诗经》,现在就让我们漫游于《诗经》这条文学之河,去感受其芬芳,接受其哺育吧!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被儒家奉为经典,相传为孔子所编订。原本只称《诗》,后世才称为《诗经》。收录了从西周到 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分为“风” “雅”“颂”三个部分。 《诗经》以四言为主,兼有杂言。 在结构上多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加强抒情效果。每一章只变换几个字,却能收到回旋跌宕的艺术效果。 在语言上多采用双声叠韵、叠字连绵词来状物、拟声、穷貌。“以少总多,情貌无遗。” 在押韵上有的句句押韵,有的隔句押 韵,有的一韵到底,有的中途转韵,现代 诗歌的用韵规律在《诗经》中几乎都已经 具备了。体制风(十五国风)
雅(大雅、小雅)
颂(周颂、鲁颂、商颂)风土之音朝廷之音宗庙之音表现手法赋

兴“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者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各地民谣)(朝会宴饮所用诗歌)(祭祀用乐歌及史诗)开创现实主义文学传统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男女相与咏歌各言其情1.反映人民大众苦于压迫剥削;
2.反映人民苦于战争和徭役;
3.反映爱情生活和婚姻问题;
4.反映劳动生活;
5.讽刺当权者的荒淫无耻,揭露他们的残暴。现实主义 五经:汉武帝将《诗》《书》《礼》《易》《春秋》称为五经。
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子学子的必读之书。
“风”,又叫国风,是《诗经》的核心 内容。“风”和屈原的“离骚”并称为“风 骚”。学习目标 1.了解《诗经》在我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反复诵读诗歌,体味它朴素优美、韵律和谐的语言特点。
3.感受古诗优美的节奏和艺术魅力,正确认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追求。
4.背诵默写诗歌。听读课文·感悟诗情整体感知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扫清阅读障碍。
2.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想象画面,品味意境,读熟成诵。初读课文,正音释义关关雎鸠(jū jiū),在河之洲。
窈窕(yǎo tiǎo)淑女,君子好逑(hǎo qiú)。
参差(cēn cī)荇菜(xìng cài),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wù mèi)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zhǎn)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sè)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mào)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lè)之。窈窕:文静美好的样子。
淑女:美好的女子。
好逑:好的配偶。参差:长短不齐。
流:捞取。
寐寐:日日夜夜。
服:思念。
悠:忧思的样子。
友:亲近。
芼:挑选。
乐之:使她快乐。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以起兴手法开篇,以立在河洲上鸣叫的关雎起兴, 触景生情,引出淑女是君子喜爱的配偶的情思,奠定全篇的抒情中心。本章内容:发现心仪的姑娘。关关雎鸠 所听
在河之洲 所见
窈窕淑女 所思
君子好逑 所愿层次突出语约义丰精读文本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
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第二章,以眼前景起兴,以时而向左、时而向右捞取荇菜的动作,隐喻君子对淑女锲而不舍的追求。 第三章,通过对君子求淑女而不得的具体情态的细腻描写,表现了君子对意中人的痴情和执着。内容概括:写君子对淑女执着追求和极度思念。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内容概括:写君子在想象中与淑女相会的情景。 此二章仍以采摘荇菜的情景起兴,设想愿望实现,君子弹奏琴瑟来亲近淑女,使她快乐。表现了君子对淑女的深切思慕及其美好的愿望。诗人思想感情变化的过程一见钟情受挫日夜思念欢庆相会幻想写作特色 1.韵律和谐。运用重言(关关)、双声(参差)、叠韵(窈窕)、重章叠句的表现手法,让诗歌语言朴素优美。
2.综合运用赋、比、兴三种艺术手法。开头以雎鸠和鸣的情景起兴,渲染一种情意绵绵、痴心相恋的情调。鸟儿的呼唤——“关关”,从听觉上触动了诗人的情怀;随声望去——“在河之洲”,又从视觉上引起诗人的遐思——那“窈窕淑女”真是自己理想的伴侣呀!后文又多次以淑女劳动时的优美身姿起兴。 3.情感表现比较突出,主要体现为以礼节情。
君子虽然爱慕淑女,但是他没有让这种爱泛滥,失去理性;虽然因追求不到心上人而感到异常痛苦,但是他能自我排解这种痛苦,使情感始终没有超越伦理的制约。这正如孔子所说的“《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体现出健康明朗的风格。 诗歌通过一个男子在河边遇到一个采摘荇菜的姑娘,并为姑娘的勤劳、美貌和娴静而动心,随之引起了强烈的爱慕之情,并在想象中相会的一系列追求过程,充分表现出古代劳动人民内心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表达了青年男女健康、真挚的思想感情。
本诗是《诗经》的首篇,更加表明了关雎在古代人们心中的地位。君
子爱恋相思想象所听:关关雎鸠
所见:在河之洲
所思:窈窕淑女
所愿:君子好逑寤寐求之——追慕之心
辗转反侧——相思之苦 琴瑟友之——亲密相爱
钟鼓乐之——欢快热闹淑
女相思之路
本诗选自《诗经·秦风》。“秦风”多言车马田猎,粗犷质朴,而本诗却神韵缥缈,引人遐想,是一首优美的怀人诗作。“蒹葭”是芦苇的意思。听读课文·感悟诗情整体感知 1.利用工具书、对照文下注释,结合语境,扫清阅读障碍。
2.听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想象画面,品味意境,读熟成诵。
,,,,,,,,,,,,。。。。。。。。。。。。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河畔芦苇茂盛繁密,深秋白露凝结成霜。 我那日思夜想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且又漫长。 顺流而下把她追寻,她就像在水的中央。 河畔芦苇茂盛繁密,清晨露水尚未晒干。 我那魂牵梦绕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边。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坎坷艰险难攀。 顺流而下把她寻找,她就像在沙洲中间。 河畔芦苇茂盛繁密,清晨白露依然逗留。 我那苦苦追求的人,就在河水对岸一头。 逆流而上去追寻她,道路险阻迂回难走。 顺流而下把她寻找,她就像在水中沙洲。 1.诗歌写的是哪个季节的什么时间的内容?
2.诗中都写了哪些 景物?各有什么特点? 起什么作用? 秋季(深秋)的清晨(拂晓),从白露为霜、白露未晞、白露未已可以看出。精读文本艺术形象芦苇
白露秋霜
河畔道路
秋水特点丛生茂密,秋来变黄,霜袭后发白,秋风摇曳中更添凄凉。洁白、晶莹、凉凉的。崎岖难行,险阻重重。柔和、沉静、澄明、清冷。 描写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烘托了萧瑟清冷的气氛,为主人公的活动和心情奠定了基础。作用3.这首诗是怎样表现主人公执着的爱情追求的? 从内容来看,每章前两句写景,点明节令,烘托气氛;三四句,写心上人可望不可即,表现主人公的失望惆怅之情;五到八句,写道路的险阻,表现主人公对爱情的执着追求和怅惘情怀。全诗回旋三叠,反复歌咏。
主人公热烈地追求其所 爱慕的“伊人”,虽然在大 河上下反复寻求,可望而不可即, 仍然神魂颠倒执着专一。 4.这首诗各章的基本内容是相同的,仅仅是换了几个词语,你认为这样写是否重复?为什么?请简要说说你的理由。 注意景与情的结合
全诗情调凄婉动人,意境朦胧深邃。苍苍的芦苇,露结的白霜,茫茫的秋水,曲折的河流, 水中的小洲宛然在目和见之无 踪的伊人……这一切都与主人 公的彷徨失望和执着追求融为一体。 (注意起兴) 5. 诗中的艺术形象为自己心爱的人上下求索,不管艰难险阻、矢志不移的痴情青年男子的形象。 主人公:
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
道阻且长:
伊 人:提示了人类现实与理想的距离。追寻理想的艰难长途。让人感到希望与理想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即的影子。合作探究 1. 所谓“伊人”指的仅仅是一个美丽的女子吗?爱情、友情、理想等等。 多种主题说:爱情说、招贤说、理想说等等。 《蒹葭》的这种主题的多义性体现了诗歌含蓄朦胧的特点,而这种含蓄朦胧正是全诗着力营造的意境美。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企慕思见”之情、 “执着追求”之意、 “坚贞不渝”之志是不变的。 2. 比较《关雎》与《蒹葭》的异同。相同点:两诗都大量运用重章叠句,表达主人公的执着追求。不同点:①《关雎》重在叙事,情感炽热鲜明,可以看出主人公爱慕、追求、幻想这样一条线索。《蒹葭》没有一个明确的故事,情感含蓄悠长。只选一个场景,第二、三章是第一章的反复咏叹。②在艺术手法上,《蒹葭》多用起兴,比《关雎》“兴”的特点更突出。“蒹葭”“水”“伊人”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作比兴的事物与描绘的对象构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写作特色1.重章叠句。三章句式相同,每句只更换一两个字,表现了反复咏唱和缠绵无尽的感情。
2.即景起兴。用岸边的秋景起兴,抒发了主人公与日夜相思的心上人相会艰难之情。
3.全诗兼具含蓄美、意境美、朦胧美。 《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情景的描述,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主人公对恋人的强烈思念之情。诗 情恋寻伤白露为霜、未晞、未已痴痴守望、不畏险阻、可望而不可即 爱情 从主人公的身上你领悟到了什么?“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生活中不要忽视求索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