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同步测试

文档属性

名称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生物与生物圈同步测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2 16:17: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同步测试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古诗词中不含生物的是( )
牧童骑黄牛 B.遥看瀑布挂前川
C.处处闻啼鸟 D.浅草才能没马蹄
2、我在国北方,梧桐树一到冬天就落叶,说明生物体( )
A.能够生长和发育 B.成熟个体能够繁殖后代
C.具有遗传和变异现象 D.能对各种刺激作出反应
3、列下哪项不是动植物共有的特征 ( )
能繁殖 B.具有细胞结构
C.不断从外界吸收营养 D.能自由运动
4.如表中有关生物特征的叙述及其实例,不正确的是 ( )
/
5、合作小组讨论“生物基本特征”时,出现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生物都能生长和繁殖
B.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C.生物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D.生物都能快速运动
6、图中主要体现了生物的哪项基本特征( )
A.需要营养
B.能进行呼吸
C.生长和繁殖
D.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进行全国人口普查时利用的是科学探究方法中的( )
观察 B.实验
C.调查 D.收集和分析资料
8、列下各项中的生物按生活环境划分的是( )
猫头鹰和鼠 B.鱼和河水
C.空气和阳光 D.狗和水草
9、“草盛豆苗稀”与“雨露滋润禾苗壮”都说明了( )
A.环境对生物的作用 B.生物对环境的影响
C.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D.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
10、有一种植物,只能依靠一种摄取花蜜的蝙蝠为其传授花粉,然而此种蝙蝠却因人类的大量捕捉而灭绝了,则这种植物的数量变化是( )
持续增加 B.持续减少
C.不受影响 D.先增加后减少
11、生活中有“春兰秋菊,南橘北梨”之说。造成这种差异的因素依次是 ( )
光和温度 B.温度和水分
C.水分和光 D.土壤和温度
12、列下选项中,能体现生物之间共生关系的是( )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B.流感病毒感染人体活细胞
C.稗草与水稻争夺水分 D.根瘤菌存在豆科植物根瘤中
13、进入黑暗环境中,猫的瞳孔会显著变大,有利于发现猎物,该事例可以说明( )
生物能影响环境 B.生物能适应一定的环境
C.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 D.环境对生物没有影响
14、生物在适应环境的同时,也能影响和改变着环境。下列属于生物影响环境的是 ( )
荒漠中的植物——骆驼刺,系非常发达 B.雨露滋润禾苗壮
C.蚯蚓能疏松土壤,提高土壤肥力 D.南极企鹅的皮下脂肪很厚
15、列下属于生态系统的是( )
一群蚂蚁 B.几只小猫
C.一个家庭 D.一块农田
16、生物小组的同学对4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的动植物种类数目进行了调查。依据表数据推断,自动调节能力最弱的是( )
草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 荒漠生态系统 D.森林生态系统
17、关于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描述中最完整的是( )
生物适应环境
B.生物的分布受环境的制约
C.生物对环境无影响
D.生物适应及影响环境的同时,环境也影响生物
18、广西柳州北部生态新区的农作区里有水稻、稻螟虫、青蛙、蛇。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 )
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B. 水稻→稻螟虫→青蛙→蛇
C.稻螟虫→水稻→青蛙→蛇 D. 水稻→青蛙→稻螟虫→蛇
19、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简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食物网中共有五条食物链
B.最长的食物链是草→食草昆虫→青蛙→蛇
C.该食物网中的每一种生物都只位于一条食物链上
D.如果蛇遭大量捕杀,则短时间内青蛙的数量会增多
20、下列关于生物圈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B.生物圈的范围包括大气圈的上层、整个水圈和岩石圈的下层
C.生物圈能为大多数生物提供生存的基本条件
D.生物圈的范围在海平面以下约10千米和海平面以上约10千米之间
二、非选择题(共五小题,60分)
21、(10分)下列谚语或诗句均与生物密切相关并蕴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请同学们理解作答:
(1)“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原因是黄鼠狼和鸡之间是______关系。
(2)“风调雨顺,五谷丰登”是在强调________是影响农作物生长的重要非生物因素。
(3)“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自然界中很多生物都营社群生活,组成一个和谐的大“家庭”,为利于种群生存,它们之间大都有明确的分工,表现为______关系。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说的是生态系统成分中的______者能将花瓣中的有机物转变成无机物供植物体重新利用。
22、鼠妇,又称潮虫,它们经常躲在阴暗潮湿的地方,如石块的下面、花盆的底部。当人们移开花盆、搬开石块,鼠妇很快就爬到其他隐蔽的地方。这是为什么呢?生物学兴趣小组想
利用以下实验装置,探究“非生物因素对鼠妇生活的影响”。
/
(1)如果要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那么在设计对照实验时,在保证其他条件都相同且适宜的前提F,应选择__________(填“甲”或“乙”或“丙”)实验装置,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
(2)将若10生只理状况基本相同的鼠妇放入该实验装置的铁盘中央,静置一分钟后,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5次。结果如下
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靠性,应对上述实验数据计算出平均值。
(3)某若小组的实验结果和其他小组的都不同,应该______(请填写正确选项的对应字母)。
A.承认本组的探究活动已经失败
B.坚持本组的实验结果是正确的
C.立即参考其他小组的实验结果修改实验数据
D.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多次重复实验确认结果
(4)果如选择丙装置进行探究实验,可探究影响鼠妇生活的非生物因素是______ 。
23、下图为某农田生态系统部分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据图回
答下列问题:
(1)图除中所示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还应该有_________
(2)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属于生产者的生物是_________ 。
(3)在此农田生态系统中,鸟与昆虫之间是 ________________关系。
(4)若由于农田周边的树木被砍伐,鸟的数量骤减,昆虫数量剧增而造成农作物减产。这说明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_________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24、中国塞罕坝机械林场建设者获得2017年联合国环保最高荣誉——“地
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这是联合国和世界对中国绿色发展理念、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和塞罕坝精神的高度肯定。三代林场建设者经过55年时间在“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荒漠沙地上建设起世界上面积最大的人工林场,创造了荒原变林海的人间奇迹。这些建设者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
(1)地球上所有的______与其_______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中有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塞罕坝人工林场属于______生态系统,为京津冀人民带来巨大的生态效益,如净化空气、涵养水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任答两点即可)
(2)国中塞罕坝林场建设者筑起的“绿色长城”,帮助数以百万计的人远离_____污染,并保障了________的供应。
(3)前目塞罕坝林场内林地面积达 112亩万,森林资源总价值已达到202亿元,每年带动当地实现社会总收人超过6亿元,这充分说明,塞罕坝的这片绿水青山已经成为真正的_____
______。
25、生态农业是建设“美丽乡村”的有效途径之一,下图是我市某一生态农场模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出写该生态系统中的一条食物链:
(2)生该态系统中,大豆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为______关系。
(3)气沼池中含有大量的微生物,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分请析该生态农场模式有什么优点? (答对一点即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5BDDDA 6-10BCDAB 11-15ADBCD 16-2OBDBDB
21、(10分)(1)捕食(2)水分(3)合作(4)分解
22、(10分)(1)乙、光(2)平均(3)D(4)水分
23、(12分)(1)分解者(2)职务(3)捕食和竞争(4)自动调节
24、(16分)(1)生物;环境;人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
(2)荒漠、氧气(3)金山银山
25、(12分)(1)玉米→鸡→人(“玉米→猪→人”或“大豆→ 鸡→ 人”或“大豆→猪→人”) 。(2)共生 (3)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促进了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