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章节测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上册第一单元第一章 认识生物 章节测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2 20:27:2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第一章章节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生物的是( )
A.生物书 B.机器人 C、珊瑚 D细菌 2.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
A.竹和山石 B.病毒和蘑菇 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鹤 4下列哪些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
A、向日葵 B.青蛙 C.SARS病毒 D.酵母菌 5.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筑巢,并将鸟的行为作详细的记录,这种研究生物行为的方法是(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描写记录法 6.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
A.能自由运动 B.能制造有机物 C.由细胞构成 D.能生长和繁殖 7.一般说来,生物种类不会由于一个个体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这是因为生体具有( )A.遗传特性 B.生殖作用 C.生长现象 D.应激性 8.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鸣翠梯,一行白鹭上青天 9.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都要进行呼吸 10.有一同学把两条鲜活鲫鱼中一条的尾剪掉,放入水中,观察两条鱼的运动状况,从中分析鱼的尾鳍的作用,这种方法是(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探究实验法 D.反证法 11.草履虫在阳光下向暗处移动,在光线弱时向光源处移动,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 ) A.应激性 B.遗传性 C.适应性 D.能发育
1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
A.牛和松树 B.细菌和病毒 C.玉米和高粱 D.水和石头
13.下列各项中的物质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A.二氧化碳、牵牛花、苹果 B.煤炭、鸟、真菌
C.土壤、小草、柳树 D.母鸡、酵母菌、病毒
14.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
B.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
D.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反应
15.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A.人吃饭 B.给汽车加油 C.小鸡破壳而出 D.蘑菇由小长大
16.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A.热时人会出汗 B.鯨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
C.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
17.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设计方案:⑤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18.对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科学观察只能用眼睛,因为“眼见为实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C.需要较长时间观察时,要有计划、有耐心。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19.下面调查活动步骤正确的是()
A.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B.设计调查路线→分组→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C.分组→设计调查路线→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D.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整理→归类→调查记录
20.假如让你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应选用的方法是()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问卷调查
2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A.弹钢琴的机器人 ???????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
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2.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 )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2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2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2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26、按形态结构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调查的蘑菇归为( )
A、动物 B、植物 C、水生生物 D、其他生物
27、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
A、小军发现了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了,小梅把它记了下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壁虎,其他同学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了一只老鼠,他觉得太恶心了,不记录
28.植物在生活中不能吸收的物质是(  )
A.水分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淀粉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动物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 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作出任何反应
30.下列现象中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  )
A.蘑菇从小长到大B.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 C.植物落叶 D.人体排汗
二、填空题
1、小明同学将调查到的生物数量及其生活环境作了如下记录:
麻雀 5只(教室外的杨树上) 樱花树 13棵(学校门口) 莲花若干(水池中) 蚂蚁一窝(操场北面) 杨树20棵(校园墙旁) 松树 18棵(教学楼下)
冬青若干(走道两旁) 蜜蜂 3只(花瓣上) 蚯蚓一条(草地里) 蜻蜓 6只(水池边) 月季 10棵(花园内) 金鱼 8条(水池中)
请你帮他对上述生物按生活环境,形态结构进行归类
生活环境:陆生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生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态结构:动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植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其他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下面是猫和鼠的部分生命现象,请分析说明它们各属于生物的何种基本特征:
(1)小猫长成大猫,猫生小猫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猫生猫,鼠生鼠,但一窝猫中有白猫、黑猫和花猫,这种现象属于
_________________ ?????????
鼠听到猫叫,立即躲近洞里的现象,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单元第一章章节测试题 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属于生物的是( D )
A.生物书 B.机器人 C、珊瑚 D细菌 2.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B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能进行光合作用 3.下列都属于非生物的一组是( C )
A.竹和山石 B.病毒和蘑菇 C.空气和阳光 D.松和丹顶鹤 4下列哪些生物不具有细胞结构( C )
A、向日葵 B.青蛙 C.SARS病毒 D.酵母菌 5.动物学家用望远镜观察鸟类在树上筑巢,并将鸟的行为作详细的记录,这种研究生物行为的方法是( A )
A.观察法 B.实验法 C.调查法 D.描写记录法 6.属于生物基本特征的是( D )
A.能自由运动 B.能制造有机物 C.由细胞构成 D.能生长和繁殖 7.一般说来,生物种类不会由于一个个体死亡而导致该物种的绝灭,这是因为生体具有( B )A.遗传特性 B.生殖作用 C.生长现象 D.应激性 8.下列古诗中,描写生物生长发育的是( B )
A.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B.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 C.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D.两个黄鸣翠梯,一行白鹭上青天 9.下列说法不是所有生物共有特征的是( A ) A.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B.生物都能生长、发育并繁殖后代 C.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D.生物都要进行呼吸 10.有一同学把两条鲜活鲫鱼中一条的尾剪掉,放入水中,观察两条鱼的运动状况,从中分析鱼的尾鳍的作用,这种方法是( C )
A.观察法 B.调查法 C.探究实验法 D.反证法 11.草履虫在阳光下向暗处移动,在光线弱时向光源处移动,这一现象说明生物具( A ) A.应激性 B.遗传性 C.适应性 D.能发育
12.下列物质中,属于非生物的是( D )
A.牛和松树 B.细菌和病毒 C.玉米和高粱 D.水和石头
13.下列各项中的物质都属于生物的一组是( D)
A.二氧化碳、牵牛花、苹果 B.煤炭、鸟、真菌
C.土壤、小草、柳树 D.母鸡、酵母菌、病毒
14.某学习小组在讨论生物的基本特征时,出现下列四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D )
A.生物都需要从外界获取食物
B.都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
C.同种的生物都是完全一样的
D.生物对外界刺激能作出一定反应
15.下列各项中,与植物的光合作用有相同生理功能的是( A )
A.人吃饭 B.给汽车加油 C.小鸡破壳而出 D.蘑菇由小长大
16.下列能说明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的是( D )
A.热时人会出汗 B.鯨呼气时会产生雾状水柱
C.西瓜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 D.含羞草的叶受到触碰时会合拢
17.探究的一般过程,其正确顺序是( B)
①发现问题、提出问题:②作出假设;③表达交流:④设计方案:⑤实施实验
得出结论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④⑤⑥③
C.①②④③⑤⑥ D.①②④⑤③⑥
18.对观察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 )
A.科学观察只能用眼睛,因为“眼见为实
B.科学观察要有明确的目的,观察时要全面、细致和实事求是并及时记录。
C.需要较长时间观察时,要有计划、有耐心。
D.观察时要积极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
19.下面调查活动步骤正确的是( A )
A.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B.设计调查路线→分组→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C.分组→设计调查路线→选择调查范围→调查记录→归类→整理
D.选择调查范围→分组→设计调查路线→整理→归类→调查记录
20.假如让你调查全国初一年级学生的平均身高,应选用的方法是( B )
A.普查 B.抽样调查 C.重点调查 D.问卷调查
21.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D )
A.弹钢琴的机器人 ???????B.火山爆发时喷出的岩浆
C.慢慢长大的钟乳石?????? D.馒头上长出“白毛”
22.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叶会合拢,这种现象说明生物具有的特征是( C )
A.需要营养??B.进行呼吸? C.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23.“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这种生命现象说明生物体具有哪个特征 ( D )
A.呼吸?B.排出体内废物? C.对刺激作出反应??? D.生长和繁殖
24.下列属于生物共同特征的是( B )
A.都能运动??? B.都能呼吸???
C.都有细胞结构???? D.都生活在水中
25.科学家对蜜蜂群体的自然活动状况进行跟踪拍摄,这种研究方法属于( B )
A.实验法 B.观察法 C.调查法 D.分类法
26、按形态结构的特点、我们可以把调查的蘑菇归为( D )
A、动物 B、植物 C、水生生物 D、其他生物
27、在调查校园生物中,以下同学的做法,正确的是( B )
A、小军发现了好几株他不认识的植物,于是把它们拔出来,带回家研究
B、小梅拨开草丛,一只蟋蟀蹦了出来,很快蹦到校园外了,小梅把它记了下
C、小伟调查记录中有壁虎,其他同学没有,小伟决定把它删掉
D、小明发现了一只老鼠,他觉得太恶心了,不记录
28.植物在生活中不能吸收的物质是( D )
A.水分 B.无机盐 C.二氧化碳 D.淀粉
2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植物在生活中不需要呼吸 B.动物在生活中能自己制造有机物
C.母鸡下蛋属于繁殖 D.植物对外界刺激不能作出任何反应
30.下列现象中属于生长和繁殖的是( A )
A.蘑菇从小长到大B.人遇到狼群时感到害怕 C.植物落叶 D.人体排汗
二、填空题
1、
生活环境:陆生生物:麻雀 樱花树 蚂蚁 杨树 松树 冬青 蜜蜂 蚯蚓 蜻蜓 月季
水生生物:莲花 金鱼
形态结构:动物:麻雀 蚂蚁 蜜蜂 蚯蚓 蜻蜓 金鱼
植物:樱花树 莲花 杨树 松树 冬青 月季
2、(1)生长和繁殖
(2)遗传和变异 ????
(3)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