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山东省平邑县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巩固题

文档属性

名称 2019——2020山东省平邑县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 燃料及其利用 巩固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0.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19-12-14 21:29: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019——2020山东省平邑县九年级化学第七单元巩固题
一、单选题(共18题;共36分)
1.下列关于实验方法的归纳错误的是(?? )
A.?实验时,点燃可燃性气体前必须检验气体的纯度?????B.?给玻璃仪器加热时,均应垫上石棉网
C.?制取气体时,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D.?取用液体药品可用滴管吸取,也可直接倾倒
2.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森林火灾时砍伐出一条隔离带???????????B.?大火烟雾较多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C.?室内起火,快速打开门和窗??????????????D.?厨房煤气泄漏,迅速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
3.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A.?H2和空气?????????????????????????B.?H2和天然气?????????????????????????C.?N2和O2?????????????????????????D.?CH4和CO2
4.炒菜时油锅中的油不慎着火,可用锅盖把火盖灭,原理是(?? )
A.清除了可燃物???
B.让油与空气隔绝
C.降低油的着火点???
D.降低温度至油的着火点以下
5.属于缓慢氧化的变化是   ()     ????????????????
A.?木炭燃烧???????????????????????????B.?食物腐败???????????????????????????C.?蜡烛燃烧???????????????????????????D.?汽油燃烧
6.某气体由氢气、一氧化碳、甲烷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点燃该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冷而干燥的烧杯,烧杯内壁出现水雾;把烧杯迅速倒转过来,注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石灰水变浑浊。下列对气体组成的推断不正确的是(?? )
A.?可能只有甲烷?????????????????????????????????????????????????????B.?可能三种气体都存在
C.?可能只有氢气?????????????????????????????????????????????????????D.?可能是甲烷和一氧化碳的混合气体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B.?用水灭火的原理是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
C.?甲烷是最理想的清洁、高能燃料?????????????????????????D.?在煤炉上放一壶水能防止一氧化碳中毒
8.为避免矿井中发生瓦斯(含甲烷和一氧化碳)爆炸,下列措施错误的是(??? )
A.?降低瓦斯气体的着火点?????????????B.?严禁烟火??????????C.?检查电路是否损坏?????????????D.?提高通风能力
9.小明在学习完燃烧的条件时,在家中进行小实验,将一干燥的纸张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马上燃烧起来,然后将一张湿纸放在蜡烛火焰上加热,过了一会儿纸都没有点着,请你分析湿纸没有燃烧的原因是(  )
A.?纸不是可燃物,不能燃烧B.?水将纸与空气隔绝C.?纸被水浸湿,导致着火点降低???D.?水汽化时吸热,使温度达不到纸的着火点
10.最清洁的燃料是(??)
A.?煤????????????????????????????????????B.?汽油????????????????????????????????????C.?氢气????????????????????????????????????D.?一氧化碳
11.下列变化中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酿酒? ???????????????????????????B.?动植物呼吸? ??????????????????????????C.?牛奶变酸 ?????????????????????????????D.?蜡烛燃烧
12.下列过程属于缓慢氧化的组合是()
①蜡烛燃烧②食物腐败③呼吸作用④金属锈蚀⑤醋的酿造⑥火药爆炸
A.?①②③④⑤⑥?????????????????????????B.?①②⑤⑥?????????????????????????C.?②③④⑥?????????????????????????D.?②③④⑤
13.下列实验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夜间若发现煤气泄漏,应立即开灯检查
B.?可用燃着的木条来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已满
C.?实验之室制备气时,装药品前应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D.?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负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能燃烧
14.下列灭火措施不正确的是(? )
A.?油锅着火锅盖盖灭??????????????????????????????????????????????B.?图书馆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C.?电视机着火﹣﹣用水扑灭????????????????????????????????????D.?房屋着火﹣﹣用高压水枪扑灭
15.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动植物的呼吸????????????????????????B.?铁生锈????????????????????????C.?酿醋????????????????????????D.?蜡烛在空气中燃烧
16.将两支燃着的蜡烛罩上玻璃杯,可观察到高的蜡烛先熄灭,且杯内壁变黑,由此可以得到启发:从失火的高层楼房逃生,应选择的正确方法是(?? )
A.?用干毛巾捂住口鼻,往楼下冲?????????????????????????????B.?尽量往楼顶跑
C.?尽量贴近地面爬行撤离???????????????????????????????????????D.?若得不到及时救援,可跳楼
17.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下列采取的安全措施正确的是(?? )
A.?高楼发生火灾,跳楼逃生????????????????????????????????????B.?汽车油箱着火,用水浇灭
C.?家中燃气泄漏,立即开灯检查?????????????????????????????D.?酒精灯中酒精酒出着火,用湿抹布盖火
二、填空题(共14题;共50分)
18.下列各组物质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________)
A.氢气和甲烷????? B.一氧化碳和氮气??? C.氢气和氧气????? D.________
19.?自然界中存在着碳循环。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_?和天然气,它们的燃烧会产生大量的CO2。大气中CO2含量的增加会加剧________?(填“温室效应”或“白色污染”)。下列反应都能吸收CO2 , 对减少大气中CO2总量起重要作用的是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CO2 + C 2CO
B.6CO2 + 6H2O C6H12O6? +? 6O2
C.CO2 + H2O(大自然中的水)H2CO3?
(2)有一种将CO2转化的实验流程如右图所示,该实验流程中CO2转化的最终产物为________?(填化学式,下同),有一种可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________ 。

20.某校研究性学习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镁条在空气中燃烧的实验。当燃烧停止,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占集气瓶体积的70%。请回答:

(1)冷却后打开止水夹,水能进入集气瓶的原因是________?。
(2)如果镁条只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则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最多不超过其容积的________?%。现进入集气瓶中水的体积约为其容积的70%,根据空气的组成可推出减少的气体中有氮气。?
【发现问题】氮气是怎么减少的呢?
【作山假设】氮气与镁条反应而减少。
【查阅资料】镁条在氮气中能燃烧,产物为氮化镁(Mg3N2)固体。请你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__ , 氮化镁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价。
21.?某同学模仿物理课上学到的“串联电路”,设计了如下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分液漏斗活塞后,A中出现大量气泡,B中白磷燃烧,C中液面下降,稀盐酸逐渐进入D中。请看图回答问题:

A??????? ? ? ? ? ? ? ? ? B?????? ? ? ? ? ? ? C??????? ? ? ? ? D????? ? ? ? ? ? E??????? ? ? ? ? ? F
(1)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B中白磷能够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3)E中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
(4)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________?。
22.燃烧条件探究实验。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而蘸水的棉花不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_______。该实验中的可燃物是________。
23.人类目前所消耗的能量主要来自化石燃料。
(1)石油加热炼制得到的产品中,常用作汽车燃料的是(一种即可)________。
(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填物质名称),它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此时将化学能主要转化为________能。
24.人们的生产生活离不开能源.
(1)目前人们使用的燃料大多来自化石燃料,其中的固体燃料是________?,在煮饭过程中使用燃料,是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能.
(2)燃料在使用时要注意安全,2016年12月,清华某博士后做实验时因氢气发生爆炸用可燃性气体实验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________ . 爆炸发生后,火越来越大越蹿越高,消防队员迅速赶到,在分析了火灾现场后,使用了多种灭火方法,其中高压水枪灭火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
(3)开发和利用新能源是解决能源问题的重要途径.某太阳电池板的主要材料是硅,硅单质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单质的粒子是________?(填“分子”、“原子”或“离子”).
25.一般情况下,二氧化碳可用作灭火剂,是因为二氧化碳具有的性质________?(答出两条).从灭火的原理分析二氧化碳灭火是因为________?
26.碳元素是组成许多物质的基本元素.
(1)化石燃料主要包括煤、________? 和天然气,它们都含有碳元素,其中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 (写化学式).
(2)很多天然矿石中含有碳元素,菱锰矿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锰( MnCO3),其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
(3)在 440℃和高压条件下,金属钠与二氧化碳反应能生成金刚石(C)和碳酸钠,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27.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反应原理是 ________.
28.某无色气体,可能由CO、CO2和H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将混合气体做如下实验:①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无浑浊现象出现;②将混合气体点燃,产生蓝色的火焰,在火焰上方罩一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的小烧杯,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试回答:
(1)根据上述现象,判断混合气体中一定含有________?,一定不含有________?,不能确定是否含有________?。
(2)写出使烧杯内壁出现白色浑浊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29.据报道一名5岁男孩将零食包里的生石灰干燥剂拆开,倒入玻璃保温杯,加水盖上盖子玩要,保温杯瞬间爆炸,造成男孩的右脸红肿脱皮,一只眼睛失明。近年来类似的事件时有发生,请回答
(1)发生爆炸的原因是:在狭小的空间内,生石灰与水反应时放出________,使剩余的少量水________,体积迅速________发生爆炸。
(2)爆炸造成块状物划伤,高温浊液烫伤。还有强碱的________伤害。
(3)化学知识可以识别和揭露伪科学。现有摘录的广告语:“本矿泉水绝不含化学物质;pH=7.3,呈弱碱性,能平衡人体内酸碱度,让人体处于弱碱性环境。”该广告的科学性错误是(写一点)________。
30.现有下列能源:化石燃料、太阳能、煤气、汽油、沼气、氢能、生物燃料、水能、电能.请根据能源的类型填空:
能源类型 定义 实例
一次能源 直接来自自然界而未经加工转换的能源 ________
二次能源 由一次能源直接或间接转化而来的能源 ________
可再生能源 不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________
非再生能源 随其本身的转化或被人类利用而减少的能源 ________
31.请回答下列有关“走进低碳”的问题:
(1)以下属于“不可回收垃圾”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废作业本? ②矿泉水瓶??? ③霉变面包???? ④破旧铁桶
(2)下列符号“低碳”理念的最清洁燃料是________?;
①煤??????? ②汽油??????? ③天然气?????? ④氢气
(3)某“组合转化”技术是将CO2和H2在催化剂和加热条件下转化为化工原料乙烯(C2H4),请把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2CO2+6________? C2H4+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2题;共12分)
32.用砂纸擦除铜片和锌片表面的氧化膜,用导线将铜片和锌片分别连接到电流计的正.负极,然后把锌片和铜片一起插入盛有硫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如图)。

?
(1)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有: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_;④电流计指针偏向________(填“铜”或“锌”)

(2)实验中发生能量变化的形式是由________能变为________能,发生这种能量变化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

33.用如图所示装置,在常温下,分别进行研究燃烧条件和研究氧气性质的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为40℃,实验时打开导管中的开关.
内容
步骤 【实验1】研究燃烧条件 【实验2】研究氧气性质
Ⅰ 烧杯中盛有80℃的热水,分别在燃烧匙和
烧杯中导管口放置一
小块白磷,塞紧瓶塞 烧杯中盛有NaOH溶液,燃烧匙中放入木炭,点燃木炭后迅速将燃烧匙伸入瓶中,塞紧瓶塞
Ⅱ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推入适量H2O2 溶液

(1)实验1中,推入H2O2溶液前,燃烧匙和水中的白磷均不燃烧,燃烧匙中白磷不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烧杯中白磷未燃烧的原因是________?; 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烧杯中的现象是________?.
(2)实验2中,推入H2O2溶液后,观察到木炭燃烧得更剧烈,由此得出氧气的性质是________?;木炭熄灭后冷却一段时间,烧杯中的溶液________?(填“能”或“否”)流入集气瓶.
四、综合题(共2题;共12分)
34.小明做了一个名为“覆水可收”的兴趣实验。他将蜡烛粘在盘子的底部,向盘子中加入适量水,点燃蜡烛后,将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如图所示)。玻璃杯倒扣在盘子中后,相关分析如下,请在你认为正确的分析后画“√”,错误的画“×”。

(1)一段时间后,蜡烛熄灭________;
(2)一段时间后,玻璃杯内水面下降________;
(3)最终盘中水面高于杯中水面________;
(4)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压强不再变化________;
(5)水面高度不再改变时,玻璃杯内水面上方气体只含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________;
(6)该方法能准确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________。
35.洁净的空气对人类和其他动植物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排放到空气中的有害气体和烟尘对空气造成了污染。
(1)目前,很多地区空气污染指数超标,原因之一是_____。(填序号)
A.?人的呼吸?????????????????B.?植物的光合作用?????????????????C.?汽车尾气的排放?????????????????D.?太阳能的利用
(2)化石燃料的燃烧也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人类以化石燃料为主要能源,常见的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________。为减少污染、提高煤的利用率,可在高温下将煤(主要含有碳元素)与水蒸汽反应得到一种可燃性气体单质和另一种可燃气体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在该反应中水发生了________(填氧化反应或还原反应)
(3)为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人们积极寻找不含碳元素的燃料。经研究发现NH3燃烧的产物没有污染,且释放大量能量,有一定应用前景。将NH3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4NH3+O2 6H2O+________。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B
2.【答案】 C
3.【答案】 A
4.【答案】B
5.【答案】 B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 A
9.【答案】D
10.【答案】C
11.【答案】 D
12.【答案】 D
13.【答案】A
14.【答案】 C
15.【答案】D
16.【答案】C
17.【答案】 D
二、填空题
18.【答案】C;氢气和空气(或CO和空气或氧气等)
19.【答案】石油;温室效应?;B;C和O2;?HCl
20.【答案】镁条燃烧消耗集气瓶中的气体,且产物为固体,瓶中气压减小;21;??镁+氮气氮化镁;? -3
21.【答案】2H2O22H2O+O2↑;可燃物白磷与氧气接触、温度又达到着火点 ?;石蕊试液变红 ?;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2.【答案】 可燃物;酒精、棉花
23.【答案】 (1)汽油
(2)甲烷;CH4+2O2 CO2+2H2O;热
24.【答案】煤

;热

;检验气体的纯度

;降低温度到着火点以下

;原子

25.【答案】既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且密度比空气大;

;隔绝了氧气达到了灭火的目的

26.【答案】石油

;CH4

;+2

;4Na+3CO22Na2CO3+C

27.【答案】Zn+H2SO4=ZnSO4+H2↑
28.【答案】CO;CO2;H2;CO2+Ca(OH)2=CaCO3↓+H2O
29.【答案】 (1)热量;温度升高;增大
(2)腐蚀性
(3)本矿泉水绝不含化学物质错误,应该是要说水中不含化学合成的物质
30.【答案】 化石燃料、太阳能、水能、生物燃料;煤气、氢能、电能、汽油、沼气;太阳能、生物能、水能;化石燃料、煤气、汽油
31.【答案】③

;④

;H2

;4H2O

三、实验探究题
32.【答案】 (1)锌片表面覆盖了一层红色物质

;溶液由蓝色变成无色

;锌片逐渐溶解

;铜


(2)化学

;电能

;Zn+CuSO4=ZnSO4+Cu

33.【答案】(1)未达到白磷的着火点;白磷没有与O2接触;导管口有气泡冒出,烧杯中的白磷燃烧
(2)助燃;能
四、综合题
34.【答案】 (1)正确
(2)错误
(3)错误
(4)正确
(5)错误
(6)错误
35.【答案】(1)C
(2)天然气;C+H2O H2+CO;还原反应
(3)2N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