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4张PPT。猜猜我是谁?现在知道了吧和旁边两位相比,兄弟我也算是一表人才吧斯大林:意为“钢铁般的人”,他
出生于格鲁吉亚一个鞋匠家庭。
20岁时候,就成为了一位职业革命
家。1905年,他第一次见到列宁,
从此成为了列宁的支持者。列宁逝
世后,斯大林开始领导苏联的社会
主义建设.。二 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课标内容 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苏联的建立
时间:1922年12月30日
国名: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
最初国家:俄罗斯 乌克兰
白俄罗斯 外高加索
后来发展到15个加盟共和国
列宁逝世
1924年1月 列宁逝世
苏联进入斯大林时代一、斯大林的工业化之路1、高度集中的工业(1)、“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
背景:
落后农业国
目的:
实现国家工业化
时间:
1925年12月
核心内容:
优先发展重工业
1928年 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
(2)、三个五年计划(成就及缺陷)列宁与斯大林在一起〓苏联的五年计划苏联”一五“计划期间工业化的重要工程之一——第聂伯河水电站1928年-1932年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农业国1933年-1937年成为世界工业强国,工业产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8年起实施,因卫国战争爆发而被打断〓1929年—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危机 思考一:从苏联与西方世界的对比,从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关系上说明了什么问题?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说明社会主义制度在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上的巨大积极作用。思考二:苏联工业化取得如此巨大成就,但谁家有什么苏联 时代的家用电器吗?为什么?〓课堂思考 几乎没有,苏联工业发展过程中,轻工业与重工业发展不平衡。这是苏联工业化的一个大问题。二、“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 2、农业全盘集体化 (1) 背景: (2)目的:
(3)时间:
(4) 过程:
逐步集体化→全盘集体化(1929—1937)→在全盘集体化基础上消灭富农
(5)评价农 民 加 入 集 体 农 庄农民在集体农庄用餐〓资料回放材料1:”目前集体农庄运动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新现象,就是农民已经不象以前那样一批一批地加入,而是整村、整乡、甚至整个专区地加入。
——斯大林《大转变的一年》(1929年11月)材料一表明苏联中央在农业集体化决策上有什么变化?可能带有什么问题?为什么会出现材料二中的现象,会产生什么严重后果?苏联改变农业政策,加快集体化进程;存在压力,有农民的非自愿行为;由于有强迫农民加入集体农庄的行为,引起农民的不满与抵制;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最终影响农业长久发展;材料2:据统计,在苏联农村中,从1929年7月到1930年7月,牛减少了32%,马减少了13%,猪减少了33%,羊减少了26%。三、斯大林模式的形成标志--
1936年《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宪法》(法律确立)
(1)内容:规定苏联是工农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
(2) 标志:斯大林创建的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形成,称为“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与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四、“斯大林模式”的表现1、经济上:单一的公有制;高度集中的部门管理体制;排斥市场调节的指令性计划;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
2、政治上:全国建立高度集中的党领导体制(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最高苏维埃成了党中央的表决机器;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斯大林手中);实行自上而下的干部委派制;缺少有效的人民监督机制;开展大清洗运动。
3、思想文化上:盛行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思想和学术问题靠行政手段干预;否定思想理论、学术文化和艺术创作的多样性五、对“斯大林模式”的评价功绩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工业强国;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国民素质得到提高;
为一些资本主义国家提供了借鉴。弊端高度集权;对干部缺乏监督;个人崇拜盛行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造成企业经济效益低下 ;牺牲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和战争时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惟一模式。结
论政治:思想:压制学术思想的创造性,不利于思想文化繁荣“斯大林模式”与中外其他制度的比较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私有制以公有制为主导,多种所有制成分并存。优先发展重工业先轻工业
后重工业农、轻、重协调发展全盘集体化资本主义农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苏维埃体制(高度集权)、一党制、终身制君主立宪制、内阁制、两党制。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他接过的是一个扶木犁的穷国,他留下的是一个拥有核武的强国。
——丘吉尔在亿万人民的心目中斯大林成为神话般的人间上帝,大家开始战战兢兢地念叨他的名字,他们相信:只有他一个人能够拯救苏维埃国家,使之不受侵略和解体。
——麦德维杰夫《让历史来审判》〓俄罗斯国家的历史变迁末 代 沙 皇 全 家 照列宁与俄国十月革命沙皇俄国苏维埃俄国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俄罗斯联邦共和国 俄 罗 斯 白 俄 罗 斯 乌 克 兰 南 高 加 索 西方国家的工业化一般都是先轻工业后重工业化,而苏联的工业化却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是为什么?提示:从当时苏联成立后的国际国内环境思考 苏联成立后,国内外环境严峻,外有帝国主义国家的敌视,内部则经济依旧落后,优先发展重工业特别是军事工业,有助于苏联迅速建立强大的国防,巩固政权。 假设你是当时的苏联领导人,在当时苏联的国情下,有什么好的办法使苏联重工业快速发展起来? 用行政手段来指挥经济,建立从中央到地方高度集中的体制,轻工业和农业必须适应重工业发展,为它提供资金提示:物力、财力、人力严重匮乏;国外敌视;〓课堂思考 从苏联经济成分、阶级关系上考虑苏联社会发生了哪些显著变化?经济上:
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取得了彻底胜利,封建与资本主义的成分被消灭;
阶级上:
剥削阶级(包括富农)被消灭;国内只存在了农民阶级、工人阶级与知识分子〓学习延伸材料一:实现农业集体化以后,苏联政府采取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的办法,要农民为工业化提供资金……据统计……从农民手中拿走的粮食,约占其收获量的40%,而粮食收购价远低于生产成本。……一五计划期间,通过这些办法从农民手中得到的资金,在工业化资金中约占1/3
——教科书
材料二:苏联的办法把农民挖得很苦。他们采取所谓义务交售制等项办法,把农民生产的东西拿走太多,给的代价又极低。他们这样来积累资金,使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受到极大的损害。你要母鸡多生蛋,又不给它米吃,又要马儿跑得好,又要马儿不吃草。世界上哪有这样的道理。
──毛泽东《论十大关系》上述材料说明了斯大林模式存在些什么样的问题?会产生什么样的严重后果?为了实现国家工业化,牺牲了广大农民的利益,挫伤了他们的生产积极性,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 政府将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用于“三农”(农业、农村、农民)的支出将达到3397亿元,比上年增加422亿元,增长14%……
今年在全国彻底取消农业税……农村税费改革不仅取消了原先336亿元的农业税赋,而且取消了700多亿元的“三提五统”和农村教育集资等,还取消了各种不合理收费,农民得到了很大的实惠。……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尊重农民意愿,不能搞形式主义和强迫命令,防止一哄而起。……
——引自2006年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就是把农业和农村工作放在了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促进农村的小康和农业的现代化,这是整个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步骤……
——引自2006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答记者问〓时事关注二“斯大林模式”形成过程 2、高度集中的工业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
特点:
统一制订计划,逐级下达指标;
内容无所不包,规定详细;
各地区、行业都必须严格执行计划 苏联工业化的宣传海报 评价:利:与当时苏联社会生产力相适应,取得巨大成就,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弊:以国家指令和行政手段管理经济,违背经济发展规律,存在巨大隐患。挑战你的知识面——? 你听说过斯大林时期的大清洗吗? 在1934年初召开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期间,酝酿选举基洛夫取代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在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斯大林是当选委员中得票最少的一个,缺票270张,而基洛夫只缺3张。斯大林对此感到十分震惊。但是,基洛夫这位在党内外深孚众望的领导人在1934年12月1日被暗杀。斯大林得悉基洛夫被害的消息后,当天赶到列宁格勒,亲自审讯凶手。他还提议对苏联刑法作了如下修改:侦察恐怖活动案件不得超过十天;被告结论于开庭前一天交给被告;判决一经作出,不得上诉,不得赦免;极刑立即执行。从此,清洗、镇压的规模迅速扩大。大批党政、军领导人和普通群众受到迫害,遭枪杀。 1934年1月召开党的十七次代表大会,按规定对总书记斯大林的鼓掌可达10分钟,对其他政治局委员鼓掌不能超过2分钟,可是政治局委员兼列宁格勒州书记基洛夫出现时,鼓掌长达10分钟之久。选举总书记时基洛夫得的票数超过了斯大林,由于基洛夫不愿意担任此职,斯大林才得以连任。大祸随之临头,基洛夫在守卫森严的办公室被人暗杀,此后,参与该案侦察工作和见证的人不是死于车祸就是永久失踪。 由此开始,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布哈林等和斯大林同一时期的革命家(老近卫军)被指控为犯有谋杀罪和叛国罪而被害。接着,内务部的部长们和主要局长被杀。参加十七次代表大会的1966人中被捕、被杀的有1108人,大会选出的139名中央委员有近80人被捕、被杀。在军队中,大约有2万名军官遭到清洗, 1938年,红军师以上的军官中,只有39%的人是原任的。全军5名元帅中有3名被杀害,10多位副国防人民委员中,无一人得以幸免,15名集团军司令中有13名被清洗。
同时,在经济建设部门,大批专家、工程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干部被清洗,严重影响了经济的正常进行。1939年,大清洗运动才逐渐平息。 各州、市都进行类似的清洗,把一切敢于揭露特权和官僚主义,提出不同意见的人视为政敌加以逮捕或消灭肉体。
1936—1939年,苏联约有400多万人遭逮捕和判刑。在斯大林时代有2000多万人遭到杀戮,这个骇人听闻的数字已占当时苏联人口近1/9。斯大林模式: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优先发展重工业农业集体化运动作用及评价形成背景过程结果苏联建立列宁逝世,苏联经济政策发生变化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三个“五年计划”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确立形成标志:1936年苏联宪法的颁布功绩国家工业化迅速实现,成为世界工业强国;
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国民素质得到提高;
为其他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提供借鉴弊端政治方面:高度专权;对干部缺乏监督;个人崇拜盛行经济方面优先发展重工业,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排斥市场、商品货币和价值规律
牺牲农民利益,使农业长期停滞不前评价:是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和创新,曾在初期发挥过积极作用,但不是建设社会主义的唯一模式。形成过程课堂练习:1、苏联工业化与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的不同之处在于
A、重点发展重工业
B、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步进行
C、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协调发展
D、由城市扩展到农村2、苏联的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是在第几个五年计划完成后
A、“一五” B、 “二五”
C、 “三五” D、 “四五” A B3、斯大林模式在苏联形成的标志是
A、“一五计划” 的完成
B、农业集体化完成
C、新经济政策的废除
D、1936年苏联颁布新宪法4、决定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根本因素是
A、当时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
B、巩固无产阶级政权的需要
C、对斯大林个人崇拜的形成
D、粉碎外国武装干涉的需要 D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