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焦作一中分校2011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焦作一中分校2011届高三9月月考(地理)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2.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1-30 13:23: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焦作一中分校2011届九月月考
地理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以下各题只有一项符合要求,请将正确答案涂写在答题卷上,每题1.5分,共40小题,共60分)
材料一 北京时间2008年3月24日17时北京奥运圣火采集仪式在希腊奥林匹亚市(东二区)举行。
材料二 中国2010年上海世界博览会(Expo 2010),是第41届世界博览会。于2010年5月1日至10月31日期间上海市举行。此次世博会也是由中国举办的首届世博会,以“城市,让生活更美好”(Better City, Better Life)为主题,超过240个国家地区组织参展。据此回答1—3小题。
北京奥运圣火采集仪式举行时“国际标准时间”为
A、2008年3月24日9时 B、2008年3月24日17时
C、2008年3月23日11时 D、2008年3月25日12时
2、希腊位于下列哪一半岛上
A、亚平宁半岛 B、巴尔干半岛 C、小亚细亚半岛 D、伊比利亚半岛
3、上海市与奥林匹亚市相比
A、均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均为地中海气候
C、分别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D、分别位于东半球、西半球
据图回答4~5题:
4、其位置特点是
A、入海口都在东半球 B、入海口都在西半球
C、①河水注入世界上最大的大洋 D、③河河口最接近赤道
5、入海口处气候类型相同的是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①②
6、有图幅相同的全国、河南省、焦作市三幅地图,其比例尺从大到小应是
A、全国、河南省、焦作市 B、焦作市、河南省、全国
C、河南省、焦作市、全国 D、全国、焦作市、河南省
周星星同学在他的作文《我的家乡》中写道:“四月的早晨,在广阔低平的田地里,绿油油的稻秧迎风起舞;田边的采桑姑娘欢歌笑语,池中鱼儿不时跃出水面,塘边上蔗苗茁壮,一派春意盎然之景。”据此回答7—9题。
7、周星星同学的家乡位于下列哪个地区
A、东北平原     B、河套平原    C、珠江三角洲   D、华北平原
8、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 B C D
9、下列关于该地区的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地区地形平坦,黑土肥沃,地广人稀,利于发展商品粮农业
B、该地区的基塘农业是一种新型混合生态农业
C、该地民居的屋顶坡度较平,房屋进深和高度不大
D、该地多幢高层楼房之间的距离比我国其他地区大
10、有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大洲是
A、亚洲、南美洲 B、大洋洲、南极洲 C、欧洲、南极洲 D、非洲、北美洲
由13人组成的中国南极内陆冰盖昆仑科考队于2004年12月12日从中山站启程,行程1200多公里,于北京时间2005年1月18日3点16分成功抵达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A),鲜艳的五星红旗高高地飘扬在南极冰盖最高点的蓝天之下。读材料与下图回答11—12题。
11、五星红旗飘扬的方向为
A、东南 B、西北
C、正东 D、正北
12、下列关于南极洲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南极洲海拔高度仅次于非洲,居世
界第二位
B、该季节南极地区出现臭氧层空洞
C、考察队员向冰穹A前进的全过程中北半球白天越来越长
D、冰穹A位于东半球
读右图,回答13-15题
13、沿EF线上的山脉是
A、两个国家的分界线 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 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
14、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
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
B、地势低平,多沼泽地
C、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
D、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
15、图示国家是世界四大粮食生产国之一,但有时仍需进口粮食的原因是
A、耕地面积少 B、人多地少
C、纬度高,热量不足,农作物产量不稳定 D、水源短缺
16、黄河站是我国在北极圈内建立的科考站,考虑风向,黄河站门窗的最佳朝向应为
A、西南 B、东北 C、东南 D、西北
17、东亚中深居内陆,人口稀少,经济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是
A、中国 B、日本 C、朝鲜 D、蒙古
18、东南亚的下列国家中属于群岛国家的是
A、泰国 B、老挝 C、缅甸 D、印度尼西亚
19、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及原因为
A、农业发达,粮食生产自给有余
B、马六甲海峡西端的港口
C、位置优越,港口优良,交通便利
D、利用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大力出口初级产品,发展对外贸易
20、中亚有“白金之国”称号的是
A、土库曼斯坦 B、乌兹别克斯坦 C、塔吉克斯坦 D、哈萨克斯坦
21、世界最大的湖泊是
A、里海 B、黑海 C、贝加尔湖 D、苏必利尔湖
22、除石油和侨汇收入外,埃及的另外两大经济收入来源于
A、工业和苏伊士运河 B、苏伊士运河和农业
C、工业和农业 D、苏伊士运河和旅游业
23、西亚和北非大部分地区属
A、热带雨林气候 B、地中海气候 C、热带季风气候 D、热带沙漠气候
24、目前撒哈拉以南的非洲面临的主要问题为
A、干旱、能源和资源问题 B、人口、粮食和环境问题
C、人口、粮食和能源问题 D、宗教、资源和环境问题
25、波德平原波状起伏的主要原因是
A、河流冲积、切割作用的结果 B、人类长期垦殖、耕作的结果
C、地壳运动的结果 D、冰川作用的结果
26、欧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与最长的河流组合正确的是
A、多瑙河与莱茵河 B、莱茵河与尼罗河
C、伏尔加河与尼罗河 D、多瑙河与伏尔加河
27、目前俄罗斯主要农业地带主要位于
A、西西伯利亚平原 B、东欧平原 C、鄂毕河流域 D、乌拉尔河流域
28、下图中,反映北美洲的地形剖面图是
29、下列四个国家中,北回归线和北极圈都穿过的国家是
A、中国 B、俄罗斯 C、美国 D、加拿大
30、世界上产羊毛最多的国家是:
A、阿根廷 B、新西兰 C、澳大利亚 D、南非
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为四条河流的入海口附近,读图判断31—33题。
31、这四条河流的名称依次是
A、尼罗河、幼发拉底河、钱塘江、密西西比河
B、尼罗河、印度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C、幼发拉底河、恒河、长江、密西西比河
D、尼罗河、印度河、密西西比河、珠江
32、甲、乙、丙、丁四地中,气候特点相似的是
A、甲和丙 B、甲和丁 C、乙和丙 D、丙和丁
33、河流最长的是
A、甲河 B、乙河 C、丙河 D、丁河
读我国四个地区的简图,回答34—36题。
34、图中甲、乙、丙、丁四地区春分日日出的先后顺序是
A、丁丙乙甲 B、甲丙乙丁
C、丙甲乙丁 D、丁乙丙甲
35、有关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甲地冬季漫长 B、乙地气温年较差大,降水量季节变化大
C、丙地降水集中夏秋,冬春寒冷干旱 D、丁地雨季长,降水丰富
36、入海口处观潮效果最好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根据下表的气候资料,回答37—38题。
序号 最热月均温0C 最冷月均温0C 季节降水量MM
3-5月 6-8月 9-11月 12-2月
① 15.5 —2.2 43 326 73 1
② 24.5 —10.7 68 380 110 45
③ 20.9 9.5 134 614 255 34
④ 26.2 —4.6 57.1 479 84 10.7
37、①—④地所在地形区对应正确的是
A、①华北平原②云贵高原③东北平原④雅鲁藏布江谷地
B、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云贵高原③长江中下游平原④华北平原
C、①雅鲁藏布江谷地②东北平原③云贵高原④华北平原
D、①云贵高原②东北平原③华北平原④雅鲁藏布江谷地
38、四个地区适宜种植的农作物排序正确的是
A、①小麦②水稻③棉花④青稞 B、①青稞②甜菜③水稻④小麦
C、①青稞②小麦③水稻④油菜 D、①水稻②甜菜③小麦④油菜
右图为我国某省区示意图。读图后回答39—40题。
39、我国目前在A、B两盆地中勘探开发的自然资源是
A、铁矿 B、水能资源
C、石油、天然气资源 D、有色金属矿产
40、盆地A比盆地B降水多的原因是:
A、纬度高,距北冰洋较近
B、夏季受到东南季风的影响
C、西北边缘有缺口,大西洋、北冰洋水汽可以进入
D、夏季高温,对流雨较多
第Ⅱ卷(综合题)
二、综合题(共40分)
41、读下图回答(每空1分,共12分)
⑴、填写下列部分世界地理分区的名称。
① ; ④ ; ⑥ ; ⑧ ;
⑨ ; ⑩ 。
⑵、④所在地区的气候类型是 ,根本原因为

⑶、⑤所在地区的重要资源为 ,主要分布在 ,(海域)
季风气候最显著的分区有
和 两个(填写图中序号)。
42、读我国台湾省地理位置图,(下页图)回答有关问题:(5分)
(1)写出相应字母的名称:(5分,每空1分)
岛屿:A ;
海峡:C ;
大洋:D 。
(2)说出台湾多火山和地震的原因?
(2分)
43、读下图回答(共11分)
⑴、写出图中A、B、C、D、E五处农业带的名称。(5分,各1分)
A 、 B 、
C 、D 、E 。
⑵、列举C农业带发展的有利区位因素。(3分)
(3)、G区为美国的主要工业区之一,其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哪些?(3分,最少写出3条)
44、沙尘暴是指强风从地面卷起大量沙尘,使大气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特殊天气现象。图5示意我国沙尘暴主要活动路径和强沙尘暴多发区;图6表示近来某年华北地区沙尘暴按月份累计次数。分析图5、图6,回答下列问题:(12分)
(1)西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两大盆地是: 盆地、 盆地。(2分,每空1分)
(2)西北路沙尘暴先后影响的地理区域有: 盆地、河西走廊、内蒙古高原、
高原和 平原。(3分,每空1分)
(3)说明图5中强沙尘暴多发区的地表环境特点。(3分)
(4)指出图6所示的沙尘暴季节分布特点,并说明其自然原因。(4分)
焦作一中分校2011届九月月考
地理试卷
一、单向选择题
1—5ABCCD 6—10BCDBC 11—15 BDBBC 16—20ADDCB
21—25ADDBD 26—30DBBCC 31—35 ADABC 36—40 CCBCC
二、读图分析题
41、(1)、东亚、中亚、北非、欧洲西部、北亚和东欧、北美。
(2)、温带大陆性气候,深居亚欧大陆内陆
(3)、石油、波斯湾沿岸、①、③
42、(1)钓鱼岛 澎湖列岛 台湾海峡 太平洋(2)台湾地处太平洋板块和亚欧板块的交界带,地壳不稳定。
43、(1)、棉花带、畜牧和灌溉农业区、乳畜带、玉米带、小麦带
(2)、①气候冷湿,适宜牧草生长。 ②土地较贫瘠,不宜发展种植业,但适宜发展畜牧业。 ③城市和人口集中,畜产品市场广阔。
(3)、①开发历史悠久 ②矿产资源丰富 ③多优良港口,交通便利 ④农业基础好(乳畜带)⑤市场广阔。
44、(1)塔里木盆地 柴达木盆地
(2)准噶尔盆地 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
(3)干旱、半干旱(缺水),沙漠(荒漠和黄土)广布,植被稀疏
(4)沙尘暴主要集中在冬末和春季(2、3、4、5月),(地表)增温快(3分)、表土(地表)疏松(和植被稀疏),降水少,大风天气较多
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
高☆考♂资♀源?网
w.w.w.k.s.5.u.c.o.m
A
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