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共1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江南地区的开发(共1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0.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2 19:41:1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北魏
西

十六国

西晋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北方的政权更替
阅读课文82—83页,完成南方的政权更替
东晋










北朝
南朝
东晋建立——公元317年皇族司马睿重建晋朝,都建康,史称东晋。
西晋灭亡——公元316年内迁匈奴人灭掉西晋。
晋元帝司马睿(276年-323年)
东晋初期,祖逖北伐、恒温北伐,但都没能恢复中原。
闻鸡起舞
中流击楫
当时,南北政权都想统一中国。
淝水之战
前秦统一黄河流域后,与东晋展开淝水之战,战败。
十六国
东晋
北魏
西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北朝
南朝
注:江苏南京,旧称金陵、建业、建邺、建康等。
入 朝 曲
南齐·谢眺
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逶迤带绿水,迢递起朱楼。
飞甍夹驰道,垂杨荫御沟。
凝笳翼高盖,叠鼓送华辀。
献纳云台表,功名良可收。
注:南京,旧称金陵、建业、建邺、建康等。

江南一词,泛指长江中下游(长江以南),
古人又称江东或江左。
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东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替
整顿吏治,抑制豪强,奖励耕织,减轻赋税。统治后期出现“内外宴清,四海谧如”的景象,史称“元嘉之治”。
——朱绍侯《中国古代史》
宋文帝刘义隆
统治者政策
重视农业发展
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自然条件。
相比北方,江南的自然优势?
自然条件
具有发展农业的优越条件。
人口南迁,带来劳动力。
总结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原因?
3.人力条件
2.自然条件
战争较少,社会较安定。
1.社会条件
重视农业发展。
江南地区经济发展
的表现?
阅读84—85页,找到
南迁人口带来先进技术、工具。
4.技术条件
5.统治者政策
将图片根据经济行业分类
缫丝
药材
灌钢法
根据经济行业将图片分类
药材
缫丝
灌钢法
农业
手工业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业的交流和城市的繁荣。
说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开发的影响?
中国古代
经济重心示意图
物产丰富,粮食产量高,手工业发达。
地广人稀,生产水平落后。
秦汉
宋代
说明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对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影响?
北魏
西

十六国

西晋
东晋










北朝
南朝
作业:导学案第18课
课外延伸:
纪录片《中国通史》(CCTV 6)
第35集《梁武帝治国》
第39集《魏晋佛教》
南方政权的更替
南朝:宋 齐 梁 陈
江南地区的开发
原因:人力、自然、社会、政策
表现:农业、手工业、商业
影响:为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奠定基础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
东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