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节课学习,让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转化成小数以及小数转化成分数的方法,会用转化的方法来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
2.能力目标:让学会经历数学知识的探究过程,学会善于分析、合理推理,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
3.情感目标:在总结规律过程中培养学生对待知识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学情分析:
1、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认知水平及已有经验(通过学生已学过的教材来分析)
在学习本节课前学生已经学习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掌握了小数大小比较的方法,对于分母是整十、整百、整千的分数能够根据小数的意义将其转化成小数,以上三点知识的学习为本节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和铺垫,只需要在掌握三种知识的基础上建立起联系,就能够比较好的掌握分小互化的方法。
2.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及对策
尽管学生已经能够把一些简单的分数利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转化成小数,但是对于带分数到小数的转化学生接触还很少要多加练习;同时,小数转化成分数学生之前应用的比较少,因此在讲解和练习时要反复练习,让学生充分理解转化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1、掌握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并能准确地进行分数与小数的互化。
2、分数与小数的大小比较。
教学过程:
1、第一学时
2、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
1.填一填。
3/4 = ( )÷( )
6/5= ( )÷( )
小结:依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以将分数写成除法算式。
2.说一说
0.2里面有( )个十分之一,是( )。
0.32里面有( )个百分之一,是( )。
0.032里面有( )个千分之一,是( )。
小结:依据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三位小数表示千分之…
3.比一比
1.3○0.987
0.5○0.75
0.85○0.805 小结:小数大小比较,先比整数部分,再比小数部分。
4.设疑揭题
创设高滨同学在超市遇到的难题:橙汁在大润发标价是8.4元/盒,在家乐福标价是8元/盒。 如果想买便宜的,就是求什么呢?在生回答基础上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新课做铺垫 。引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兴趣。)
二、自主探究,孕显活力
1.教学例9
(1)出示情境图,谈话:从图上能了解哪些信息?可以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谈话:要求谁用的彩带长,实际就是求什么?(比较分数和小数大小)
(设计意图:结合生活中的具体事例引入,让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同时以问题入手,唤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积极的探究态度。)
(3)谈话:怎样比较这两个数的大小?先独立思考,把想法写在自备本上,再和同桌交流。
(4)教师指导学生交流反馈。
生1:先估一估,再比较。0.5米是1米的一半,米超过了1米的一半,0.5米<米。
生2:把化成小数。3/4=3÷4=0.75,0.5<0.75,0.5米<3/4米。
师:你喜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你会在数轴上表示这两个数,再比一比吗?指名先在数轴上表示再比一比。
2.小结 回顾刚才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我们是依据了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分子除以分母将分数化成小数。
(设计意图:结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逐步把学生引入到知识的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观察、讨论、交流中自己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实现合作学习。)
3.教学“试一试” 把 、化成小数。
(1)学生先试一试,巡视交流中提示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
(2)交流汇报:说说是怎么想的。
(3)小结完善板书。
4.教学例10
把0.3、0.13、0.213化成分数。
(1)师:刚才我们研究了分数化小数的方法,那么小数又该怎样化成分数呢?想挑战吗?在自备本上试一试。
(2)说说你是怎么想的,然后同桌交流。
(3)交流汇报:一位小数可以写成十分之几,两位小数可以写成百分之几,三位小数可以写成千分之几……
(4)小结:回顾小数化分数的方法,依据小数的意义,将一位小数、两位小数、三位小数……分别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
5.教学“练一练”
(1)独立完成。
(2)回顾分数与小数互化的方法。
三、练习巩固,逐步提升
1.基础练习
(1)抢答分小数的互化。
(2)小结:对于常见的分小数的互化要牢记。
2.释疑呼应
(1)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高滨同学在超市中遇到的难题吗?
(2)小结:同学们真了不起,不但帮助同学解决了问题,而且还学到了这么多的数学知识。接下来老师就要考考大家,看看你们是否会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提高练习
(1)农田中的问题 先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与反馈。
(2)社团中的问题 反馈时注重引导:时间用得少,说明做得快;时间用得多,说明做得慢。
4.拓展练习 你能把0.26 、7/25、1.25 、3/8、27/100、13/47 这6个数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吗?
(1)独立练习,提示:先将分数化成小数再排序。
(2)交流、反馈。
(设计意图:习题的设计力争在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的基础上,体现趣味性、基础性、层次性、灵活性、生活性。本节课既关注了全体学生,又照顾了学有余力的学生。让学生合理运用互化的方法灵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获得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过程中,体验成功的乐趣,充分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加强对知识的巩固和延伸)
四、拓展延伸,丰富活力
同学们,其实这一部分值得研究的内容还有很多,比如:有些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些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其中有什么奥秘,同学们想知道吗?请你自学“你知道吗”,并回答下面两个问题:
思考:1.通过阅读,怎样的最简分数可以化成有限小数?
2.你能举例来说说吗?
五、总结回顾,建构知识
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怎样进行分数和小数的互化?怎样来比较分数和小数的大小?
2.今天同学们课上不仅很自信,同时又分享了学习中的那份快乐!希望同学们能够运用今天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中更多的的实际问题。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让学生感受到知识从生活中来,又回归于生活,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不是为了学数学而学数学,而是让数学知识更好地为生活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