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分数的意义练习-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4.4.分数的意义练习-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3 13:06: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分数的意义练习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练习活动进一步体会单位“1”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加深对分数与除法关系的认识,并能解决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简单实际问题。
2. 在具体的练习情境中学会联系图形或具体情境解释分数,进一步感悟“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这样的一份或几份可以用分数表示”这一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形结合思想,发展几何直观和数感。
3. 在学习活动中感受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的价值;能主动参与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良好学习习惯和品质。
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初步认识了分数,到五年级已经较全面的了解了分数的意义。这是一节练习课,重点在于把分数的意义重新分解、解读、构建。落实在单位“1”,平均分,平均分成几份分母就是几,取几份分子就是几,有几个分数单位就是几分之几。难点则在于分数既可以表示分率,又可以表示具体的数量,理清两者之间的不同。所以课上设计了有层次的、不同类型的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理解、掌握所学。
教学重难点:
1、结合具体练习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单位“1”的含义。
2、理解每份的个数与整体数量以及分的份数之间的辨证关系;理解、辨析实际问题里与“率”和具体数量对应的不同分数。
教学过程:
1、第一学时
2、教学活动
微课导入,理清意义。
1.导语:同学们,之前你们有没有认真观看老师录制的微课,让我们一起来再回顾一遍。
出示微课“单位1的再认识”
2.导语:我们一起来看看大家填写情况。
(1)投影展示。
(2)观察这4组题,它们的单位“1”相同吗?(不同)有的是?
(3)提问:那么单位“1”不一样,为什么最后一小题都可以用3/4表示?
(4)小结:虽然它们的单位“1”不同,但最后一个小题都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了4份,表示了其中的3份,所以都可以用3/4来表示。
看来,要写准一个分数什么很重要?
(一定要看清平均分成了几份,取了其中的几份)
(学生初步感知,单位“1”可以是一个物体、一个计量单位或许多物体组成的一个整体,而分数关键是看平均分成了几份—分母,表示了这样的几份—分子。)
3.出示不平均分的三角形
提问:这是3/4吗?
(明确:平均分—板书)
小结:看来分的时候,平均分也是一个关键。
4.导语:这现在,你对3/4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是不是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和同桌说一说,你怎样理解3/4的意义的?
你能再举一个例子来说说其中分数的意义吗?
指名交流,小结:看来大家对分数意义理解比较准确了,那老师来考考你吧!
5.练习1:重点题辨析
(1)练习八第13题(平均分成几份)
有12支铅笔,每支铅笔是铅笔总数的( );把这些铅笔平均分给2个同学,每人得的铅笔是总数的( )。
提问:根据刚才我们对分数意义的理解,你认为这题关键要理清什么?(这些铅笔平均分成几份—板书)
导语:像这样的题,我们也可以借助图形来帮助我们分一分,想一想。(附加1)
交流:
第一个问题的分数应该怎样填?是怎样想的?
第二个问题的结果是几分之几?为什么?
导入数轴,建立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1.导语:如果现在老师用0-1这一段数轴来表示单位“1”,那么3/4在哪里?2/4、1/4呢?2呢?3呢?怎么找到的?
引导学生找一找相应的位置,分数说一说意义,整数说一说里面有几个1。
小结:看来我们现在所学的分数与整数也是有联系的,它们可以在同一条数轴上找到相应的位置。
(通过数轴,沟通分数与整数的关系,用进一步理解假分数奠定基础。)
分层练习,明确分数单位。
导语:看来大家的分数的意义了解的更多了。那老师接着来考考大家。
练习2:(表示了其中的几份)
(1)学生口答第一幅图表示的意思
交流:把谁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其中的几份。
汇报结果: 把一盒月饼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8份,每份是它的1/8。
(2)出示第二幅图3/8
提问:这幅图中的涂色部分还能用1/8来表示吗?为什么?(表示了3个1/8,是3/8。)
小结:看来我们要准确的用分数来表示时,不仅要关注平均分的份数,还要关注表示的份数(板书)
(3)口答:那么5个月饼表示这盒月饼的几分之几?7个月饼呢?
(4)对比:那么这里的1/8其实是这组分数的分数单位,3/8里面就有3个这样的分数单位,5/8里面就有5个这样的分数单位,7/8里面就有7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练习八第18题
一堆煤共烧了10天,平均每天烧这堆煤的( ),3天烧这堆煤的( )。
学生独立完成第1小题,指名说说思考过程:把谁看作单位“1”?平均分成几份?
出示第2小题,提问:每天烧这堆煤的1/10,3天要烧几个1/10?3个1/10也就是几分之几?
四、涂色对比,区分数量与分率。
导语:确实,我们发现刚才的题目一次次的提醒着我们,一定要明确平均分成了几份,表示了其中的几份,这样才能准确的用分数来表示。那么,现在老师给你一个分数,你会看着它给五角星涂色吗?
练习3:看分数涂色
(1)独立完成第1、2、3幅图。
师:同学们学的非常认真,既能用分数表示单位“1”的几分之几,又会看着分数来分一分,涂一涂了。
观察1:为什么涂色部分都是1/3?那如果有12颗五角星,你会涂出它的1/3吗?如果有24颗?36颗呢?(明确:不管有多少颗五角星,只要把它们平均分成3份,涂出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3)
观察2:为什么都是1/3,一幅图中涂了1个星,一幅图中涂了2个星,一幅图中涂了3个星?
(明确:单位“1”不一样,第1小题是把3颗五角星看作单位“1”的所以它的1/3就是1颗,第2小题是把6颗五角星看作单位“1”的所以它的1/3就是2颗,第3小题是把9颗五角星看作单位“1”的所以它的1/3就是3颗)
提问:那为什么开始的时候我们觉得单位“1”不那么重要,现在又觉得单位“1”重要了呢?
小结:当分数用来表示分率时,单位“1”显得不那么重要,但如果分数用来表示具体数量时,单位“1”就很重要了。)
(2)练习八第17题
一根木料长1米,把它平均锯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每段长( )米?
一根木料长3米,把它平均锯成4段,每段是这根木料的( ),每段长( )米?
对比上面的两道题,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都是平均锯成4段,一个每段是1/4米 ,一个每段是3/4米?(因为整体数量不同,平均分的份数相同,每份的数量也不同。)
课堂小检测
学生独立完成,展示交流,评讲。
梳理总结,提升认知
1、通过这节课的练习,你有什么收获?你的表现怎样?
2、师生评价。
3、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应用分数的意义的知识解决了很多数学问题,请把今天的收获与家人分享,把学习心情写进数学日记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