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等式与方程的含义-苏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1.1.等式与方程的含义-苏教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3 16:28: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等式与方程的含义2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1~2页,练习一第1~3题。?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方程的含义,初步认识等式与方程的关系,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在观察、操作、比较、描述、分类、抽象、概括的过程中,让学生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等式与方程的过程,初步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数学模型,发展抽象思维。?
3、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积极参与数学活动的过程中,培养数学应用意识,提高问题意识,增强辨析,分享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并掌握方程的意义。?
难点:建立“方程”的概念,初步感受方程的价值、体会模型思想。?
【教学准备】:
电子白板、学生平板及交互平台?
【教学过程】:
第一部分:天平中的故事?一、在操作表达中理解方程的意义?情境:一个天平,可移动的一个未知质量的水果和若干个不同质量的砝码。?1.观察--回顾已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 ??-?3?-?(1)观察操作天平的过程,说天平“平衡”与“不平衡”的故事。?(2)观察天平两边质量的大小关系,学会用式子记录大小关系。?2.操作--建立已知数和未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1)让未知数参与“天平的故事”?(2)小组合作,边操作边说“天平的故事”,并用含有未知数的式子表达“故事”。?(3)展示作品,学会表达?3.对比--在梳理中认识方程的意义?在对比中明确方程的意义,就是在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建立起等量关系;并明确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设计意图:使用学生平板,并非是?赚眼球、搞噱头?。而是对等量关系、未知数与已知数之间的关系的深刻理解,需要通过动手操作,在体验中深入感知。?1.学生在操作中,逐渐建立起已知数和已知数、未知数和已知数之间的等量关系;从天平不平衡到平衡的探索中,找到水果的质量,从中深刻感知?方程是为了求未知数?而存在的。?同时,只有通过操作的亲历,才能发自内心地讲好?天平的故事?,才会充分感受到等量关系的?=?两边是等价的,感受?方程是说数量相等的‘两个故事’的?。否则,只是让学生观察静态的天平两边物品质量的大小关系,对等量关系的理解仅停留下外在的形式。?2.之所以采用虚拟天平的操作,而不用实物天平,原因:一是实物天平容易产生误差,不容易很明显地看出平衡与不平衡的状态,极易让非数学本质的因素干扰学生认知;二是便于利用网络交互平台适时、高效地呈现每一位学生操作天平的过程与结果。既高效,又凸显出每一位学生学习的个性。有效弥补了传统课堂教学手段的不足,发挥了传统教学手段所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在交流辨析中强化方程的特征?1.学生举例,辨析特征。?请个别学生说几个方程,其他同学判断是不是方程。?2.补充素材,丰富表象:a÷2=6,73-y?<20,3+(??)=10,x×8?这些是不是方程??
【设计意图:在理解方程的本质后,从判断、辨析中总结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是方程的外显特征,既深刻理解知识的本质,又不失外显特征的发现;同时,?3+(??)=10?在丰厚方程特征的同时,又回顾、沟联起已有的知识中,其实已经蕴含着方程的雏形。】? ??-?4?-?第二部分:故事中的“天平”?三、在解决问题中感悟方程的价值?1.一式多境,渗透多个情境模型思想。?(1)根据情境图,先联系先说故事,再找“故事中的天平”,最后再列出方程。?(2)联系生活,根据所列出的方程说几个故事。?得出:无论多少个问题,只要它们具有同样的等量关系,就可以用一个方程表示?
【设计意图:一是脱离开天平,还能找到实际问题中?天平的两边?(即等量关系),将无形、抽象的等量关系寓于?故事中的天平?中。二是根据学生所例的方程,结合生活实际,联想不同的问题情境,只要等量关系相同,都可以用同一个方程表示。巧妙渗透了?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数量关系的有效模型?的思想。】?2.一境多式,体会等量关系与方程:?男生x人,女生21人,全班45人。?小组交流:找出基本的等量关系,并列出几种方程。?得到:只要找对等量关系,同样的问题情景也可以写出不同的方程。?
【设计意图:在对比中探究每一种方程所表达的等量关系,引导学生进行辨析、甄别与调整,帮助学生认识到,怎样的方程是?是跟题目的意思一样?,怎样的方程是?是跟以前解决问题的方法相似?,从而在对比中初步体验?一个问题情境可以列出不同的方程?,感悟方程的模型思想。】?3.一辆公交车上原有x人,下车5人,上车8人,这时车上有38人。?
【设计意图:对比代数思维与算术思维的不同,初步体验方程的价值。】?四、在回顾反思中提升对方程的认识?什么是方程?方程有什么用?跟以前的方法相比,有什么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