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七年级—上册综合检测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
1.180°经线位于( )
A.北半球 B.南半球 C.西半球 D.东半球
2.新西兰的房屋哪一面朝阳( )
A.北 B.南 C.西 D.东
3.人口居世界第二位的国家是( )
A. 美国 B.法国 C.印度 D.英国
4.世贸组织的总部设在( )
A. 纽约 B.洛桑 C.日内瓦 D.华盛顿
5.“UN"是以下哪一个国际组织的简称( )
A. 联合国 B.奥委会 C.世贸组织 D.红十字会
6.假如你在南极点,你四周的方向为( )
A. 方向都为北 B.方向都为南 C.方向都为东 D.方向都为西
7.青岛市区比郊区平均气温偏高的现象是( )
A. 地形雨 B.温室效应 C.热岛效应 D.厄尔尼诺现象
读右图回答8-13题:
8.跨经度范围最广的大洲的轮廓图是( )
A.A B.C C.E D.F
9.面积最大的大洲是( )
A.A B.B C.C D.D
10.世界最长的山脉所在的大洲为( )
A.C B.G C.F D.D
11.世界最大的平原位于( )
A.A B.B C.C D.D
12.世界最长的山系所在的大洲为( )
A.C和D B.G和E C.F和A D.E和F
13.世界最炎热的大洲为( )
A.A B.D C.B D.G
14.全球气候变暖的后果是( )
A.火山地震频繁 B.部分冰川融化
C.全球海平面下降 D.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
15.地球公转的轨道面与赤道面的夹角是( )
A.30° B.23.5° C.66.5° D.90°
16.一年中太阳直射北回归线( )
A.一次 B.两次 C.三次 D.没有
17.热带雨林地区( )
A.主要位于亚洲 B.集中在欧洲 C.多为发达国家 D.人口稀少
18.环太平洋地带多火山、地震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板块的交界处 B.沿岸多山脉 C.是沿海地区 D.纬度较低
19.关于图幅大小相等的中国、北京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中国地图范围小 B.北京图比例尺小
C.中国地图内容简略 D.北京地图范围大
20.土耳其海峡是哪两个大洲的分界线( )
A.亚洲、欧洲 B.亚洲、非洲
C.亚洲、大洋洲 D.南美洲、北美洲
21.下列关于人口增长与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密度大的地区的自然增长率大
B.用人口密度大小表示人口疏密程度
C.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必然导致人口密度减小
D.人口自然增长率高的地区,城市、工业和交通都较发达
22.某地在一个月内有两次降雨,分别为15mm、20mm;两次降雪,分别为5mm、10mm,
该月的降水量为( )
A.35 mm B.25 mm C.50 mm D.15 mm
23.热带雨林分布最广的地区是( )
A. 中南半岛 B.刚果盆地
C.亚马孙平原 D.马来群岛
24.85°N会出现( )
A.1月出现极昼现象 B.1月出现极夜现象
C.四季变化明显 D.有太阳直射现象
25.陆地面积约占地球总面积的( )
A.50% B.29%
C.25% D.20%
26.亚洲西部主要人种为( )
A. 黄种人 B.黑种人 C.白种人 D.混血人种
27.伊斯兰教主要分布在( )
A.欧洲、美洲 B.美洲、大洋洲
C.亚洲、非洲 D.欧洲、拉丁美洲
28.9月1日,有关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叙述正确的是( )
A.从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B.从南回归线向赤道移动
C.从赤道向北回归线移动 D.从赤道向南回归线移动
29.读右边某村庄示意图,请问河流的流向大致是( )
A.东西 B.东北—西南
C.东南—西北 D.南北
30.“南北对话”中的南是指( )
A.发展中国家 B.发达国家
C.东半球 D.西半球
二、综合题
31.将下列有关的宗教知识用直线连接起来。
基督教 庙宇 教徒为穆斯林
伊斯兰教 教堂 主要分布在亚洲
佛教 清真寺 教徒分布最广
32.请将以下气候现象与形成的主要因素连接起来。
天津的年降水量比乌鲁木齐多 地球的形状与运动
青藏高原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 海陆因素
海南的年均气温高于黑龙江 地形、地势
郊区的气温低于市区的气温 人类活动
33.把下列相关的内容用直线连接起来:
0°经线 赤道
0°纬线 本初子午线
23.5°纬线 东西半球分界线
20°W、160°E 回归线
34.填表题
甲、乙两地的地理坐标为,甲地(15°N,135°W),乙地(75°S,20°E),完成下表:
所在的半球(南、北半球) 所在的半球(东、西半球)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五带中的位置 月平均气温最高一般出现月份
甲地
乙地
35.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下列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BD__________,D___________________,CD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a、b两地的海拔高度:a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两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_。
(3)判断从A点爬到山顶和从B点爬到山顶,哪条线路较容易爬 _________________。
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6.读下列气候类型图,回答问题:
(1) 判断以下气候类型:
D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在非洲分布的面积最广。
(2)B为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为:夏季__________________,冬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种气候类型生长的树林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为___________________气候,其气候特征为:_____________,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纬线)附近。
37.读“世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
(1)世界年平均气温的分布规律,从___________向____________逐渐降低。这是因为
纬度低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角__________(大,小),接受的太阳光热_________(多,少)。
(2)从等温线的形状观察,南半球的等温线比北半球____________,这是因为南半球大部分为 _________________。
(3)在A、B、C三地中,四季变化最明显的是___________,降水量最少的是_______。
38.读山东地图,完成以下内容:
(1)青岛的地理坐标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青岛位于五带中的__________________带;主要降水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山东省的最高峰为__________________,它与青岛地区最高峰的相对高度为_________________ 。
(4)山东省的省会为__________________,它位于青岛的_________________方向。
(5)山东半岛的地形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