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0张PPT)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部编版 九下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对人生发出这样的感慨。离愁别恨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因此也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漠边关,与诗人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感受一下他们的深情厚谊。
盛唐两大诗歌流派
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
边塞诗派:高适、岑参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zhé
qīn báo
qiú
sàn
zhuó
qiāng
pí pa
lán
yìn
chè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 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1、结合注释理解作品,合作学习;
2、提出疑难,师生一起答疑解惑。
北风席卷大地吹折白草,塞北天空八月就大雪飘飞。
仿佛一夜之间春风吹来,树上有如梨花竞相开放。
雪花飘入帘笼沾湿帐幕,狐皮袍不觉暖织锦被也单薄。
将军都护冷得拉不开弓,铠甲太寒冷,难以穿上。
沙漠百丈坚冰纵横交错,忧愁的阴云凝结在长空。
帐中摆酒为回京人送行,助兴的是琵琶羌笛胡琴。
黄昏时辕门外大雪纷飞,冻硬的红旗风吹不飘动。
在轮台东门外送你回京,临行时茫茫白雪布满山。
山路曲折不见你的身影,雪地上空留马蹄的印迹。
读着诗歌,诗中奇异的景象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奇特壮观。请选择你最喜欢诗句,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其画面。
示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雪花飘飘洒洒,纷纷扬扬,就像是忽然刮了一夜春风,使千树万树开满了梨花,整个边塞变成银装素裹的世界。
示例: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大雪满山,山岭迂回,道路盘旋曲折,已经看不见友人离去的身影,地上只留下一串马蹄的足迹,诗人仍伫立远望。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从诗题看,此诗内容由哪两部分组成?
咏雪
送别
由此将此诗分成两部分,过渡句是哪句?你能用简洁的语句概括各部分内容吗?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过渡句)
咏雪——瀚海雪景图
咏
雪
诗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送别——风雪送客图
送别
诗
边塞诗的内容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我们可以透过他绮丽的文字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了。
领略边塞之奇景
胡天的雪有何特点?作者怀着什么感情描写雪中的景象?
领略边塞之奇景
雪景奇丽(语言奇趣)
风狂雪早(正面侧面)
雪景奇丽(比喻联想)
天气奇寒 (侧面烘托)
天气奇寒(互文)
天气奇寒 (对偶夸张)
白雪歌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喜爱赞美的感情
昂扬乐观的精神
西北雪早,来势突然,一时风雪漫天。“卷”“折”从正面和侧面写出北风迅疾猛烈。“胡天八月即飞雪”——“八月”就下了雪,说明雪来得奇早,气候奇冷(天气奇);“飞”勾画出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说明胡天气候的奇冷。“即”字表现了诗人的惊奇之情。这两句极写边塞风狂雪早。
此页隐藏,供老师参考。
此页隐藏,供老师参考。
千树万树梨花开——比喻,以春花喻冬雪,新颖贴切,创造了一个春意盎然、生机勃勃的境界,既描绘了边塞的奇丽雪景,又体现了诗人化苦为乐,惊喜、乐观开朗的情怀。给萧条寒冷的边塞平添无限温暖与希望。
联想:望着披上银妆的树木,诗人忽然觉得自己好象已置身于大好春光之中,那强劲的春风,一夜之间竟吹开了这千树万树的梨花,“忽”字表现了边塞气象变化的神奇,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喜心情。比喻清新贴切,写出了边塞特有的奇异风光,又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襟。
散八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散”写出风吹雪花点点飘入帐内的情景,“入”将读者视线从广漠无垠的空中转移到中军将领们的住所上来,“湿”写雪花融化,沾湿了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均可见雪天奇寒。
此页隐藏,供老师参考。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互文手法。表现了边塞天气奇寒和将士的苦寒生活,反映了戍边战士抗严寒斗风雪的豪迈气概。又从侧面烘托了大雪的寒威,天气奇寒。
此页隐藏,供老师参考。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夸张突出天气奇寒,瀚海奇阔,结冰奇厚。
“瀚海阑干”绘出非常开阔的画面;“百丈冰”夸张极言奇寒。“愁”和“惨”,具有浓烈的感彩,为饯别酝酿气氛。这一图景与前面形成了鲜明的对照,表现出诗人思想感情上的矛盾:一方面他热爱边地的特有风光,另一方面武判官的“归京”又牵动了诗人的乡土之思。
此页隐藏,供老师参考。
好一幅瀚海冰雪图,让我们带着对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对守边将士苦寒生活的一丝感叹,朗读这一幅咏雪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诗人如何描写送别的场景?结合具体词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体会诗人之奇情
送别时为什么要列举“胡琴”“琵琶”“羌笛”这三种乐器呢?
借代。诗人在中军营里摆下了饯别的酒筵,点明饯行地点、饯行原因、饯行的情形。演奏的是胡琴、琵琶和羌笛等乐器。朋友就要回乡了,在饯别酒席上演奏的仍然是这些异乡的乐器,一股思乡之情不是委婉地流露出来了吗?
渲染了送别的场景和气氛给边塞的军中宴饮增添了几分苍凉悲壮的豪气。
此页隐藏,供老师参考。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雪奇)风雪奇大,雪天奇冷。
酒宴散后,送客出辕门。“暮”点明时间在傍晚,“纷纷”极言雪大,“掣”字说明风很大,好象在用力牵、用力拽红旗一样,风被拟人化了。但红旗已经被冰雪冻住了,不能再翻卷了。“冻不翻”极言天之寒。冻结在空中的鲜艳旗帜,在白雪中显得绚丽。旗帜在寒风中毫不动摇、威武不屈的形象是将士的象征。这两句一动一静,一白一红,相互映衬,画面生动,色彩鲜明。
小结:岑参笔下的边塞雪景图主要体现在风雪奇大,气候奇寒、风景奇丽。
此页隐藏,供老师参考。
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担忧。
此页隐藏,供老师参考。
山回路转不见君,
假设你是诗人,你此时最想对朋友说什么?
雪上空留马行处。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 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天山雪路没能阻挡友人离去的步伐,友人离去了,诗人仍伫立远望,表达了诗人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因朋友的离去而产生的无限思绪(有祝福、牵挂、担忧、不舍、惆怅)。情景交融,使人产生无限的遐想。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诗歌“留白”艺术手法的魅力。这种魅力在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也得到体现,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我们一起来吟诵:
诗人如何描写送别的场景?结合具体词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设宴饯别,思乡之情
——雪中送别,牵挂担忧
——依依惜别、不舍惆怅
体会诗人之奇情
——不屈斗志,奔涌豪情
诗人在诗句中并未写到“情意”“不舍”等字眼,那么这种情意是怎样传达出来的呢?
体会诗人之奇情
融情于景、情景交融
既然是送别,为什么要咏雪?二者有什么联系?
体会诗人之奇情
在边塞奇丽壮美的风光、大风雪的背景下送别,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为送别设置背景,渲染雄浑悲壮气氛。
在这奇冷的冰雪天气里送别友人,本该是一件凄凉悲伤之事,然而作者却借助对边塞奇丽景色的描绘,将戍边将士之别衬托得雄浑悲壮。边塞雪景在诗人的笔下是如此的雄奇、壮丽。为什么在这样艰苦恶劣的环境中,作者却能表现出以苦为乐、积极向上的情怀呢?
岑参,唐代边塞诗人。与高适并称“高岑”,世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诗人所处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唐王朝不断拓展疆域,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许多热血青年投身塞外,立志报国,岑参是其中的一位。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在军队生活了六年,对征战生活和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和体会。他曾写到:“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这首诗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判官,在轮台送友人回京时所作。我们看到的是诗人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怀。
你认为岑参是怎样的一个人?
一个重情重义、有着侠骨柔情的诗人。
一个热爱国家、有强烈报国之志的人。
一个渴望建功立业,实现人生抱负的人。
一个心胸开阔,气概豪迈的人。
……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李贺《南园十三首》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高适《燕歌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在大唐盛世,像岑参这样胸怀壮志的文人还有许多,他们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有诗为证:(齐读)
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后,我们再朗读一遍,注意根据画面的转换把握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的变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 马行处。
诗歌鉴赏方法:
1、注意题目。
2、品味关键词。
3、看修辞方法或写作手法。
4、关注背景资料。
5、运用联想和想象体会意境。
方法归纳
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咏雪——奇寒 奇美 奇趣 以景衬情
送别——惆怅 依依不舍 情景交融
描边塞奇丽壮美风光 抒思乡惜别惆怅之情
全诗以“雪”为线索,兼及咏雪与送别。以写雪景衬托送别,又在送别中写雪景,抒发了作者热爱边塞奇丽壮美风光、雪中送友的依依不舍的深挚感情和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对故乡的思念之情,烘托出边塞将士和诗人自己的豪迈气概和壮烈胸怀。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