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图版必修二):《城市化》精品课件(2)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中图版必修二):《城市化》精品课件(2)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2-02 17:46: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42张PPT。《城市化》的教学论分析1. 高中地理课程的总体目标一 新课程改革—课程标准分析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2、新课标实验教学的指导思想1)以课标为准,凸现学生掌握地理
知识、获取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过程
2)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3.《城市化》的课程标准二 教学内容的确定城市化的内涵
2.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是本节的重点,是课标要求学生能够概括和解释的。 三 教学内容分析 1. 本课教学内容在人文地理知识体系中的地位
2.? 本课教学内容对学生的价值
(1) 就目前来说,本课题对学生认识社会有帮助。
(2) 对学生的未来而言,本课题更有着深远影响。
3. 本课教学内容的教学价值——范例性,可迁移性
学生探索——中国流动人口聚居区的现状

正文内容
案例研究——中国的城市郊区化四 教材及其使用城市化的内涵
2. 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
3. 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发达国家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城市化与空气污染
城市化与水污染
城市化与物种消失
城市化与地面沉降 五 学情分析
1. 已经对新的学习方式有所适应,具备了一定的地理
学习能力,可以适当完成一些自主学习任务。
2. 部分学生对地理不够重视,不愿在地理上多花时间;
对新的学习方式不以为然,仍然表现为被动的依赖
心理;
3. 学生素质不一,有些教学过程实施时存在时间上的局限。 过程与方法学生自己利用有关的图、表、文字资料、数据,采用分析、比较、综合和归纳等多种研究方法,在老师的协助之下,自主学习,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城市化的内涵、进程、特点、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等基本知识知识生成联系生活实际,对城市化问题做进一步探讨,或者对中国城市化问题进行深入思考和研究,提出自己的看法,引起学生对现实生活和社会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社会发展的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观,提高学生地理素养。学习价值的提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进一步培养课程标准1. 基本思路六 课程目标的实现2. 课时安排:3课时
第1-2课时完成课标的基本要求
第3课时为知识迁移——“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之我见”研讨课
3. 课堂教学模式:探究—发现式
学生自主学习——搜集资料、材料分析、绘图分析、
阅读归纳、生活经验总结、课题研究
教师协助促进——创设情境、思维牵引、方法指导、
课堂调控
《城市化》课程目标实现过程第1课时:
“运用有关资料,概括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并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以“深圳市二十几年来由小渔村发展成为国际化大城市” 这一典型城市化案例做为切入点,引入城市化内涵的学习(学生课前学习:搜集深圳市二十几年来的新老图片。) 新课导入展示作业 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 莲塘原貌 (1978) 东门工地(1981) 上步平整土地(1982) 邓小平登上国际商业大厦楼(1984) 上步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1983) 深圳速度 ( 国贸大厦 1985) 梅林原貌(1983) 深圳 2000年5月15日 深圳人民正奋力建设国际化城市 莲塘原貌 (1978) 东门工地(1981) 上步第一座高楼—电子大厦(1983) 深圳人民正奋力建设国际化城市 深圳 2000年5月15日 边陲小镇老深圳全貌 (1982) 深圳速度 ( 国贸大厦 1985) 梅林原貌(1983)宝安龙岗城市化全面铺开(2004、6) 深圳全面城市化启动 , 年内告别农村
率先在中国进行改革开放的深圳市,又将率先迈出历史性的一步。新年伊始,深圳市宣告:2004,深圳要全面城市化,做全国第一个没有农村的城市!
今天,深圳的龙华、龙城、龙岗3个镇政府摘掉了原来的牌子,撤销了镇的建制,同时挂上了街道办的牌子,设立了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这标志着深圳全面城市化正式启动。
与此同时,龙华、龙城派出所举行了首批农转非户口簿发放仪式,张凯东等51户村民领到了城市居民户口簿,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城市居民。
据了解,2004年,深圳市的宝安、龙岗两区18个镇将全面撤销镇的建制,建立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民委员会。两区现有的27万农村人口将全部从“村里人”转成“城里人”。
至1980年8月正式设立深圳经济特区,深圳在长达570年的历史过程中,面积才仅仅发展到3.8平方公里,城里5层楼房为最高建筑,建立深圳经济特区前,城市人口仅1万人,农村人口为30万人
1992年11月特区内68个行政村已全部撤销,相应建立100个居民委员会,4.5万农民全部转为城市居民。
1996年底止,城区面积为101平方公里(包括宝城、西乡及深圳机场一带建成区,面积则达130多平方公里),特区内人口已达160.3万人(加上宝城、西乡和深圳机场附近人口已近200万);
工业化迅速推进城市建设,建成区的扩展速度很快,到1999年深圳特区建成区面积为140.59平方公里,特区外宝安、龙岗两区1999年建成区面积也达到262.16平方公里,
2003年深圳市常住人口数量达到557万人 深圳市城市用地结构由此可见,深圳市的土地利用变化主要表现为(城镇用地与耕地的竞争)
根据上述资料,深圳二十多年间发生了哪些变化?学生发现——
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
农村地域转化为城市地域
城市人口数量增多
城市规模不断扩大
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
城市文明向农村文明扩散
经济发展速度加快
………………………… 同学们总结了这么多变化,这样的变化过程就是城市化。问题情境协助总结
深圳的发展为什么如此迅速?
说明什么问题?学生的结论:
改革开放,
经济的飞速发展城市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纵观世界经济发展史,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又如何呢?思维牵引引申过渡 伴随着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世界的城市化进程出现了哪些特点呢?
学生回答:
自18世纪,工业革命诞生后,世界经济飞速发展,二战后发展更为迅猛。有谁能够讲讲世界经济发展的历史?知识铺垫思维牵引分组绘图图2-2-3世界城市化发 展趋势柱状图和表2-2-1世界特大城市的发展趋势19802000196020103040世 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年份202050城市人口(亿)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加快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更多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更快读图分析19802000196040206080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年份2020100世界城市化水平(%)世 界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速度快1750年之前,城市人口比重只有1%-2%,1900年提高到13.3%19201960194019802000年份特大城市个数100400300200世界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世界大城市数量增长很快——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多于发达国家——趋势更加明显19001980200019602535304045世界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年份特大城市人口数占城市总人口(亿)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现象更加明显 对自己得出的结论进行分析,还能发现什么问题?城市化水平的高低,不是看城市人口的绝对数量,而是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城市化水平=城市人口/总人口1、 世界城市人口增长加快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增长更快
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少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数量多
2、 世界城市化进程大大加快
发达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水平低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速度快
3、 世界大城市数量增长很快——
大城市化趋势明显
发展中国家特大城市数量多于发达国家
4、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集中于特大城市的
现象更加明显
………………………… 2、 近年来,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进程比发达国家快,能说明经济发展速度更快、水平更高吗?
为什么?(过渡)深入探究思维牵引1、 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比发达国家多,但城市化水平又比发达国家低,为什么? 发达国家城市化与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异同区 别城市郊区化
逆城市化
再城市化产生的原因
带来的问题
解决的办法阅读指导 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与城市化
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原因——推力与反推力分析阅读学习 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起步早、水平高,出现逆城市化、城市郊区化和再城市化
发展中国家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发展速度快,城市化仍以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为主
………………………… 1、什么是城市化?
2、请概括总结城市化的进程与特点?讨论归纳课堂检验释疑解难1、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现状如何?
2、 发展中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有没有?
3、发达国家的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我们有没有出现?
请同学们回去查阅有关资料,就中国城市化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写出报告。课后作业谢谢大家!请多提宝贵意见!——以深圳为例,讨论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空气质量变差,阴霾天气
深圳河的整治,水的污染、水的枯竭
噪声、垃圾
红树林湿地,生物栖息、灭绝问题
地面塌陷、水土流失
农业用地减少对社会环境的影响交通堵塞
地价上涨、住房拥挤
失业率、犯罪率
………………… 总结提问:
城市化是社会进步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但对地理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那么我们该如何看待城市化呢?
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现状如何?
发展国家普遍存在的问题我国有没有,
发达国家的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我们有没有出现?
请同学们回去查阅有关资料,下一节就这个问题展开讨论。
课堂论坛——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