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级
三数
课题
节余多少钱
课时
教师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经历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2、能正确进行计算。3、进一步理解画直观图表示数量关系的优越性,体会方法多样化
学习重点:掌握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独立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激活愿望,创设情境
出示进城务工人员图片和信息,全员观察,了解信息
自学展示,捕捉生成
独立观察主题图,说一说图意
出示问题,让学生独立解决,列式计算结果
师巡视,指生板演
集体交流解决问题的策略和计算方法。让学生说清楚,组织倾听并记忆解题思路。
合作探究,有效引导
出示题目:九月节余260元,十月节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两个月一共节余了多少元?独立思考审题
尝试理解,集体交流
理解每幅图的数量关系,指导全体画一画。
用条形图来表示对题意的理解,不统一要求,但要能看懂图意。
总结反思
列式解决问题,集体交流,结合条形直观图解释理解
四、明晰定位,训练达标
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练一练1题:自读信息,看懂图意
2题:独立审题,尝试画图,列式计算
脱式计算,明确运算顺序。
复案
出示问题后指名把信息和问题连起来说一说,再独立思考,解决问题。
让学生分别看着线段图和文字,叙述解题思路
}此图不要,换成线段图
训练学生读图和语言表达能力:让学生看图完整叙述图意,然后先独立思考解题思路,再指名汇报。
学生活动
学生积极投入学习状态,认识到进城工作人员对城市建设的作用和贡献
学生独立看图,看明图中信息,理解关键词“补助、领取、寄回”
2、学生独立思考问题,列式计算
同桌说说是怎么想的
3、指生讲:思路即算式中每一步的是什么。(1)先求出每月共收入多少元,再减去生活费用,求出结余多少元。(2)先用父母寄回的800元减去八月花去的钱,再加上奶奶的补助,求出结余多少元
学生独立审题,根据问题寻找信息。(哪个信息已知,哪个信息未知)
先尝试自己理解,然后集体交流
说明自己的思考方式和过程
(学生尝试画一画,小组交流,说清每部分 的实际意义)
学生反思自己问题
独立列式,汇报倾听,重点理解:260为什么需要用两次。
错误学生改正
学生独立列式理解数量关系
独立画图分析数量关系,指生展示,规范画法
独立列式,集体订正,错误改正
复案
学生看情境图,随着教师的讲解感受农民工及其子女的艰辛,从中受到相应的思想品德的教育。
多指几名说一说,再同桌互相说一说,最后指几名中差生说一说
预设:要想求出两个月一共结余多少钱,就得用九月份结余的钱加上十月份结余的钱。九月份结余260元已经知道了,十月份还不知道,所以第一步先求十月份结余多少钱,十月结余的钱比九月少30元,我就用九月的减30,九月结余260元,就用260-30=230元,这230元是十月结余的,再用260+230就是两个月一共结余的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