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里程表(一)说课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4里程表(一)说课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9-12-14 08:3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里程表(一)》说课稿

一、说教材:
本节内容侧重让学生学习火车里程表中相关的加与减的实际问题。有三点要注意:一是会读图,能理解各个数据所表示的实际意义;二是用实物图和示意图表示数量关系;三是能选择恰当的方法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初步感知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
二、说教学目标:
1、巩固连加、连减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并且能正确计算。
2、熟悉里程表,知道怎么计算两个地方的里程,即距离。
3、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三、说重、难点:
重点:培养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运用新的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四、说教法与学法:
教法:引导探索、共同解决。
学法:观察、自主操作、合作交流。
五、说教学设计思路:
1、出示火车线路图和里程表,指导获取信息理解信息表示的含义。
2、出示问题让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出每个数据所指的具体路段并标出。再判断出已知和要 求的。
3、让学生画一画初步感知用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的简洁性。
4、在理解的基础上让学生独立算出结果,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
六、说教学流程:
本节课我安排了四个教学环节:
1、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出示里程表)
2、探索新知
(1)、让学生读懂里程表,(设计的目的:培养孩子发现信息的能力)
(2)、让学生提出问题,归纳筛选出重点问题。(设计目的:为了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以及做到有重点地解决问题,便于节省时间。)
3、解决问题 (这是教学的重点,目的培养学生利用学过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利用线段图理解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合作探究、动手、动脑、的能力。)
3、巩固练习(设计目的:主要让学生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4、总结回顾(设计目的:让学生对所学的内容有个整体印象,明白自己一节课的收获,增强成就感。)
七、说板书设计:
(这个环节设计:一方面明确教学思路和重点,另一方面加深学生对知识的记忆。)
里程表(一)

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 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277-146=131(千米) 689-146=543(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还有131千米。 答: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郑州------洛阳
八、说教学效果:
关于火车的有关信息对于农村孩子来说还是很有吸引力的,所以本节知识孩子们的积极性还是很高的,他们愿意思考,愿意动手,这样学起来就比较容易,从整节课的反映来说虽然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但是整体来看效果还是挺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