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的土地》音乐教案
课题
《多情的土地》
课型
欣赏综合
教学目标
1、欣赏歌曲《多情的土地》,感受歌曲的表现情绪、情感抒发。能够用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多情的土地》。
2、感受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让学生初步了解和感受中国歌舞音乐的品种及其基本风格。
3、教育学生应热爱祖国大家庭,培养对祖国的自豪感,教育学生如何用自己的实际行动“爱国”。提高学生竖笛的演奏技能。
教学重点
欣赏《多情的土地》感受歌曲的情绪、情感。通过欣赏和演唱了解民歌的音乐风格特点及特点。
教学难点
体会不同地区音乐作品的风格特点。如何培养学生对管弦乐作品的喜好和兴趣是教学中的难点所在。
教学方法
聆听法、体验法、视唱法
教学媒体
多媒体,相关资料、图片、音乐和视频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时间
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示范引领
感受韵律
多元训练
展示提升
我国是一个地大物博、十分强大的国家,作为中国人,我们十分骄傲,也十分自豪,因为我们每个人都热爱我们的祖国。但是,每个人有每个人不同的表达方式,比如:画家,可以用手中的画笔,描绘祖国的大好河山;作家,用优美的诗文,倾吐对祖国的热爱,那么音乐家呢?(对,他们就用优美的动听的歌曲或乐曲,表达他们的爱意)。??著名的词作家任志萍怀着满腔的热忱,写下了一首诗,曲作家施光南很喜欢这首作品,他经过琢磨、酝酿,很快就写出了一首大家十分喜欢的歌曲,这首歌曲的名字是什么呢?出示课题:《多情的土地》。
一、欣赏《多情的土地》
1、作曲家介绍:
施光南:1940年出生于重庆,他是新中国培养出的新一代作曲家。他勤奋进取,是一位多产的作曲家。一生创作了上百首脍炙人口的优秀作品。其中,《祝酒歌》《吐鲁番的葡萄熟了》《在希望的田野上》《打起手鼓唱起歌》等深受群众喜爱,可是,施光南英年早世,48岁就离开了我们。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由任志萍作词,施光南作曲的《多情的土地》。2、初听音乐:设计提问:(1)歌曲的情绪、演唱形式是什么???(2)他属于男中音、男低音、还是男高音?3、复听音乐。??1)问:从情绪上看,歌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你是怎么划分的?(板书:歌曲结构)(小组讨论,生交流)师总结:乐曲开始到“这河叉山脊”是歌曲的第一部分,它主要用叙述的口吻表达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剩下是第二部分,这部分的音乐情绪要比第一乐段要强烈,每个乐句都有力度对比。??2)问:歌曲的节奏特点?力度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板书)答:节奏排列比较疏散,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觉;慢速、弱、深情的。??3)问:你认为歌曲中出现哪些典型的节奏型?
4、随音乐演唱歌曲。二、欣赏《爱我中华》1?、首先完整欣赏歌曲《爱我中华》(播放宋祖英演唱的MV),请学生听后谈谈感受,并回答问题.(1)?歌曲的演唱形式:有领唱式的合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具有舞蹈性?2?、同学们试着跟琴轻声曲谱一、曲谱二(必要时可以跟随二到三遍)注意:附点音符、休止符及装饰音的唱法,必要时可教唱部分旋律。?3?、教唱《爱我中华》一歌?(1)?因为歌曲对于学生来讲很熟悉,根据感觉分析的歌曲结构特点,分段学习此歌,特别注意B段衬词的演唱。(音准)(2)?可以让全体学生随钢琴或音像伴奏完整演唱此歌,唱的不准确的地方可以在完整演唱后,反复进行纠正式练唱。?注意:1、装饰音、修止符的运用。?2、控制整体音量。?3、高音时不要喊叫,注意声音强弱对比。
三、由歌曲《爱我中华》引入少数民族歌舞音乐简介,并欣赏部分民族歌舞音乐。
1、欣赏蒙古族歌舞音乐
特色:热情、勇敢、节奏欢快
举例:?滕格尔演唱的歌曲
2、欣赏维吾尔族歌舞音乐
特色:开朗、奔放、造型优美、挺拔
举例:举例:《娃哈哈》《掀起你的盖头来》等等。
3、欣赏藏族歌舞音乐
举例:韩红演唱的歌曲
4、欣赏《走向复兴》
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同学们更加深刻的了解一下自己是怎么样描绘祖国的,有待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深刻体现作品内涵,感受越剧的风格特点为,说出感知认识。体验并喜欢越剧的风格特点。
自主合作
解决问题
生答:三连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装饰音(上波音、前倚音)用的比较多。
聆听音乐并分析歌曲的结构特点以及曲作者。
初步聆听,感受、体验作品的情绪。鼓励学生各抒起见,教师简单补充,在补充的同时同步播放音乐片段,也可让学生再次进一步感受与体验,也可加深其对作品的印象。
通过对比节奏、速度、力度,以及乐器的演奏技巧。
创设情境
引入主题
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示范引领
感受韵律
完整聆听作品,感受各乐段的情绪变化和内容情景。
交流个小组不同的见解和?感受,感受体验歌曲的音乐风格。
感受音乐的表现手段从中获得情感体验,并能展开一定的联想空间。
情感进一步提升,让学生在道德层面上得到升华,从而达到音乐德育和美育的教育目的。
3
15
15
5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重点欣赏了《多情的土地》这首歌,我们学会了分析这首歌的结构,并从节奏、力度、速度的要素入手分析了这首歌曲的音乐情绪,从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作曲家对祖国的深深热爱之情。美丽的地球是我们生存的家园,随着生态环境的急剧恶化,保护地球显得尤为重要,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人类的家园吧!???????????????????????????????????????????????????????????????????????????????2分钟
板书设计
《多情的土地》、《爱我中华》、《走向复兴》
???????《多情的土地》歌曲结构:乐曲开始到“这河叉山脊”是歌曲的第一部分,剩下是第二部分,
???????歌曲的节奏特点;力度是怎样的?速度是怎样的?节奏排列比较疏散,给人以自由、舒展的感觉;慢速、弱、深情的。歌曲中典型的节奏型:三连音、切分节奏、附点节奏、装饰音(
???????《爱我中华》(1)?歌曲的演唱形式:有领唱式的合唱?(2)?歌曲的风格特点:旋律优美,节奏欢快,具有舞蹈性
教学反思
学生在本课不仅体会了音乐的力度带来的乐趣,而且通过对演唱形式的了解探究,更形象体会到音乐带来的欢乐。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聆听了两首爱国主义歌曲,并且深切体会到合唱的意义。另外,爱国主义的熏陶,让学生对爱国有了更新的理解。但是,在教学设计方面,学生的欣赏课应该从浅显的节奏入手,应加强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