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蒹葭》教学实录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12课《蒹葭》教学实录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9-12-13 07:5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蒹葭》教学实录
教学目标:
1、诵读音韵美。
2、品读意境美。
3、赏读情感美。
重难点:
1、诵读音韵美。
2、品读意境美。
3、赏读情感美。
课堂实录:
导入:
师:同学们,我们上节课学习了出自《诗经》的第一首诗《关雎》,对《诗经》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来,一起回忆一下:《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诗歌305首,所以又叫《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列为“五经”之一。风、雅、颂三种诗歌类型和赋、比、兴三种表现手法合称“六义”。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蒹葭》出自《诗经·秦风》,风是各地的民歌民谣,秦风就是秦地的民歌。这是一首爱情诗,风格婉约柔美,意境朦胧悠远,是《诗经》中抒情的名篇,此诗被历代誉为情深景真、风情摇曳的好诗。好诗不厌百回读,我们这节课的学习目标就围绕读诗展开。
1、诵读音韵美。
2、品读意境美。
3、赏读情感美。
师:现在听老师读一遍,注意读音和停顿,并在课本上标注。(范读)
请大家大声朗读一遍课文,注意准确读音和停顿。
生:自由朗读
师:谁来展示?
生:展示朗读
师:注意()的准确读音,节奏要准确,再请一个同学来读读第一节
生:读第一节
师:语调、语气的指导,再来读读第二节试试。
生:读第二节
师:不错,现在咱们一起把整首诗读一遍,注意读音、停顿、语气和语调。
生:齐读
师:(点评)读了这几遍,大家发现这首诗在句式上有什么特点啊?
生:三节基本相同,只是更换了其中的几个字。
师:那你觉得这样的句式好不好?如果好的话,好在哪里?
生:我觉得好,特别有节奏感,富有音乐美。
师:总结的很到位,这种表现形式叫重章叠句(板书:重章叠句),用三章来表现诗歌的内容,是诗经最有意味的一种艺术手法,古人说“三章只一意”,就是说,三章就是一个意思,在这首诗里就是:寻觅、追求。
这种表现形式除了能增强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一种回环往复的美之外,还能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带给人或委婉深长或澎湃激越的表达效果。
师:老师想问问大家,你在读《蒹葭》这首诗的时候,你的脑海里浮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结合这课下注释,大家可以用自己的话先说说这首诗的意思,咱们再请一位同学给大家描绘一下这幅画面?
生:回答。
师:特别好,这就是诗中的意境,苍苍茫茫,迷离萧索。意境的组成无非就是意象和氛围,用哪些景物,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渲染出怎样的氛围。这里的意境是由哪些意象组成的呀?
生:蒹葭 白露 霜 秋水
师:都有什么特点?比如蒹葭?
生:苍苍、萋萋、采采(齐读每章第一句)
师:这属于什么描写?
生:景物描写
师:你看,它要写的是一个寻觅、追求的故事,就是先不直接写故事、写事件,而是先从远远的地方写起,这在诗经中,叫起兴。这三章,每章的开头都以景起兴,利用芦苇、霜露、秋水等景物,渲染出一种萧索凄迷的氛围,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特定的背景。
诗人追寻恋人如梦如幻、如醉如痴,神情恍惚的主观情愫,与秋晨雾霭、烟水迷离的景致浑然为一,情景相生,难分难解。你能不能用一个词来形容一下这种意境。
生:朦胧悠远,如梦似幻。
师:特别美!朦胧的美更能产生一种含蓄悠远,意味深长的艺术效果。这处景物描写里还体现了一个时间的变化。
生:“为霜”“未晞”“未已”
师:对,时间的变化暗示了时光的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我们再请同学把其他的句式一致的地方读读吧!
生: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在水之湄、在水之涘。
师:地点的变化,看到的伊人,离自己很遥远,可望不可即。
生:溯洄从之,道阻且长、道阻且跻、道阻且右。
师:逆流而上,困难重重。
生: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坻、宛在水中沚。
师:顺流而下,依然有距离。
老师听出来了,如果伊人真的是一位美好的女子的话,那这个爱慕着她的男子,尽管执着追求,用尽了心思,上下求索,没有追上她呀,所以这位追求者心情如何呀?
生:怅惘、惆怅、伤感、痛苦……
师:是不是一开始就这种心情的?
生:不是
师:开始是怎样的心情呀?
生:发现女子的欣喜,向往(板书:向往)
师:所以我们在读的时候,要读出来呀,发现时的欣喜向往愉快,追求时的历尽艰辛(板书:追求),追而不得的怅惘伤感痛苦。(板书:怅惘)(齐读第三节)
生:齐读
师:很好,看来大家对这首诗歌又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和感受,《蒹葭》常被现代人看作是爱情诗。确实,如果把诗中的“伊人”认定为情人、恋人,那么,这首诗的主旨就是表达了主人公对美好爱情的执着追求和追求不得的惆怅心情。其实,这首诗的意蕴非常丰富,我们还可以把它引申开来,你还可以有哪些新的理解?
现在把时间交给大家,自主思考1分钟后小组交流。
(生交流后回答)
生:理想、梦想、追求、功业、前途、胜境、福地……美好事物的象征。
师:伊人无所踪,但是因为太美好,所以追求者不惧艰辛,依然不舍不弃。正如理想、梦想,老师想到了屈原的两句诗,“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尽管在实现梦想的过程中一定不会一帆风顺,但也阻挡不了追梦人坚定的信念,无畏的精神,因为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过程,注定会是你生命中最重要的经历。愿大家都是执着无悔的追梦人,在自己青春的书页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说到无悔、执着,老师还想到了王国维《人间词话》里提到的做学问的三重境界。其中的第二重。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有了目标,在追逐的道路上,求之不得之后,形容消瘦而却继续追逐无怨无悔。
因为热爱,所以立志;因为无悔,所以坚守;因为执着,所以成功。(板书:执着)
师:你看,一首爱情诗,大家在重章叠句的一唱三叹中,竟然又领悟出了这么多,而且领悟的这么好,老师相信大家只要用心去看、去想,不管是你在读书的过程中,还是平时的生活中,都会多一些思考,多一些收获,多一些理智,多一些成长。那么接下来,我们再次回顾一下《蒹葭》的美:重章叠句,一唱三叹,富有音韵美;朦胧悠远,如梦似幻,富有意境美;不惧艰辛,执着追求,富有情感美。请大家带着对这首诗美的理解,背诵课文。注意回环往复中时间和地点的变化。老规矩,起立背诵,背过的同学请坐。
生:齐背
师:这节课相信每一位同学都有所收获,老师想听听,你学到了什么?结合学习目标,说一点就好。
生:重章叠句的运用能为文章营造一种回环往复的音乐美和节奏美,读来朗朗上口;
不能轻易放弃自己的理想,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要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理解一首诗或者一篇文章不能只看表面,也要深刻的挖掘一下内涵,多思考,也许会有不一样的发现。(主旨的不唯一性)
写作中学会用景物描写渲染气氛……
师:说的很好,我们一起来看这首诗。
你可以先轻声的吟诵一遍,想想我们这节课学习的各种各样的美,然后再思考,回答。
生:考虑,回答。
师:其实《诗经》中有很多名句,我们都是耳熟能详的,他们的美,或是体现在语言上,或是体现在意境上,传承文化经典,学会在朗诵中发现美、品味美、歌颂美,请同学们起立,让我们在美的诵读中,结束本节课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