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单元 欢乐颂 课件(21张幻灯片)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七单元 欢乐颂 课件(21张幻灯片)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艺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12 20:13: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1张PPT。 欢乐颂----颂歌赏析.同学们了解颂歌吗? 颂歌——是音乐作品的一种体裁,体裁是指文艺作品的类别或品种。歌颂和赞美祖国、人民、英雄、人物、壮美的山河及一切美好事物的音乐作品都属于颂歌的范畴。 作者简介 贝多芬(1770--1827)德国作曲家,欧洲古典音乐的代表人物。他一生创作了九部交响曲,三十二首钢琴奏鸣曲以其他各种不同体裁和形式的音乐作品,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在欧美被尊称为“乐圣”。同学们能说出贝多芬的哪些作品呢?贝多芬创作了大量充满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如交响曲《英雄》、《命运》;序曲《哀格蒙特》,钢琴曲《悲怆》《月光奏鸣曲》、《暴风雨》、《热情》等等。 作品简介 (一) 1817—1823年贝多芬创作了《第九交响曲》。乐曲共分为四个乐章。让亿万善良的人们相互亲近,彼此温暖对方的心吧!多谢爱,少些恨。----《第九交响曲》所表达的正是席勒(德国诗人)的博爱思想。
贝多芬一生的创作都深受席勒的影响。“让我们大家都来唱不朽的席勒写的这首歌吧。”----贝多芬在《第九交响曲》创作笔记上这样写道。这首歌便是指《欢乐颂》,创作于1823年。 作品简介(二)作为《第九交响曲》中的第四乐章(大合唱是其中一部分),《欢乐颂》不仅是整个交响曲的总结,也是作者一生的总结,歌曲用变奏曲形式写成。作者为了更好地表达作品的思想感情,突破了交响乐的结构形式,用大合唱庄严而宏伟的气势表现了“四海之内都成兄弟······拥抱起来,亿万人民!”的神圣主题。 作品特点 《欢乐颂》这首歌曲的节奏单一规整,有进行曲的风格,气势庄严宏伟。旋律进行中的级进又使其有颂歌性质。 作品欣赏群星 - 贝多芬第九交响曲第四乐章《欢乐颂》 《黄 河 颂》 这首黄河赞歌是“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不朽之作, 作者简介 冼星海(1905—1945)生于澳门一个贫苦的船工家庭。1935年从法国巴黎音乐学院留学归国后,投身于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赴延安,在鲁迅艺术文学院任教。1945年病逝于莫斯科。他作有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歌曲《救国军歌》,《在太行山上》,《到敌人后方去》及交响曲《民族解放》、《神圣之战》等,被称为“人民音乐家” 。 作品简介 大型声乐套曲《黄河大合唱》是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创作于1939年。它是冼星海众多音乐作品中最成功的一部合唱体裁的作品。
创作背景:黄河,中华民族的象征,哺育中华儿女的摇篮。1939年4月,中国抗日战争进入艰苦的相持阶段,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机关头,中华大地上响起了一声声惊雷:“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从此,惊心动魄、震撼人心的《黄河大合唱》,便伴随着民族兴亡的呼声,狂风怒涛般地响彻祖国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为中华民族现代音乐史谱写出一曲威武雄壮的乐章。 作品简介《黄河大合唱》共有八个乐章,分别是《黄河船夫曲》、《黄河颂》、《黄河之水天上来》、《黄河对口曲》、《黄水谣》、《黄河怨》、《保卫黄河》、《怒吼吧,黄河》。黄河是其中的第二乐章。音乐壮阔、深情,三段体结构,第一段唱黄河的雄姿,第二段赞五千年文化,第三段颂民族精神的发扬。 作品听赏 中国交响乐团合唱团 - 黄河颂 这首歌曲的特点是什么呢? 曲调:■柔美抒情■悠扬宽广■欢快活泼(悠扬宽广)
气势:■浓重热烈■轻松愉悦■豪迈激昂(豪迈激昂) 作品小结《黄河颂》是一首庄严的颂歌,曲调由开头的悠扬抒情逐渐发展为深沉、宽广、激昂、热情、自豪地歌颂了祖国的悠久历史及中华儿女的坚强性格。 《 走 进 新 时 代 》这是一首现代作品,以领唱、合唱的形式来歌颂党、歌颂人民。曲调深情、柔美。 歌曲欣赏李光羲、李谷一、张也 - 走进新时代 颂歌的特点:节奏平稳、速度较慢,旋律宽广、庄严、宏伟、亲切、热情。 颂 歌 类 型①节奏明快,具有进行曲风格,有刚毅宏伟的气概,如《欢乐颂》。
②速度较慢,旋律悠扬宽广,具有豪迈激昂的气势,如《黄河颂》。
③具有抒情歌曲的特点,亲切、深情,如《走进新时代》。 活动与思考 (1)辨析选择:听赏几首歌曲后,将颂歌体裁的歌曲收集到自己设计的收集卡上。
(2)小组比拼:分组展示收集结果,看看哪一组收集的又快又准确,选出最后的优胜队,将能得到老师准备的小礼物! 课 后 延 伸 收集一些不同演唱形式的颂歌与同学们一起演唱,唱出我们对祖国、对人民、对一切美好事物的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