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图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检测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中图版必修一):1.4《地球的圈层结构》同步检测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13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2-06 19:10: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节 
地球的圈层结构
一、选择题
下图示意大气垂直分层,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3.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舟五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
A.气温在-50 ℃到20 ℃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
D.最高气温约为40 ℃
【解析】 对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平流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高层大气的底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降低,上层气温随海拔增高而增高。Ⅲ层为高层大气,在该层中有一电离层(海拔大约85千米处),其带电粒子会干扰无线电短波通信。“神舟五号”的轨道在高层大气层,依据图所示阅读出相关数据即可。
【答案】 1.B 2.D 3.C
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4~6题。
4.图中曲线代表的地震波是………………………………………………………………(  )
A.横波 B.纵波
C.横波和纵波 D.无法判断
5.该地可能位于……………………………………………………………………………(  )
A.(40°N,116°E) B.(60°N,60°E)
C.(0°,60°W) D.(0°,180°)
6.关于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莫霍面位于地幔与外核之间,在地下平均33千米处
B.地壳是由岩石构成的,又称岩石圈
C.由于纵波在古登堡面突然消失,所以可推测地核物质为液体
D.古登堡面位于地幔与外核之间,在地下2 900千米处
【解析】 第4题,由图中地震波的速度可以判断出,该曲线代表的是横波。第5题,该地震波在地下5 km左右突然增速,说明该地地壳较薄,应位于大洋地壳。第6题,地下2 900 km处为古登堡界面,为地幔与外核的分界面。
【答案】 4.A 5.D 6.D
(2010年试题调研)读下表,完成7~8题。
时间
2010年1月13日05∶53(北京时间)
地点
海地
内容
发生7.3级强烈地震
7.图示时刻纽约帝国大厦悬挂的壁钟中,国际标准时间为………………………………(  )
A.4∶30   B.7∶00
C.21∶53   D.8∶53
8.图示日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济南日均气温在0 ℃以下   B.山东农民正播种花生
C.黄淮海平原土壤淋盐明显   D.亚欧大陆气压较低
【解析】 第7题,表格中的时间为北京时间,即东八区区时,国际标准时间为中时区区时。第8题,夏季,黄淮海平原土壤淋盐明显;1月,济南日均气温在0 ℃以下;山东半岛的花生一般在春末夏初播种;1月,亚欧大陆冷高压势力较强。
【答案】 7.C 8.A
9.某地地下30千米深处发生地震,这时地面上的人、附近不远处的飞鸟和池塘中的游鱼,都会感到………………………………………………………………………………(  )
A.先上下颠簸,后前后左右摇晃
B.先前后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
C.P波,上下颠簸
D.S波,前后左右摇晃
【解析】 纵波的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所以会感到上下颠簸,横波的波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所以能感到左右摇晃。横波不能通过气态和液态传播,所以都能感到P波,上下颠簸。
【答案】 C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下图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下图回答10~11题。
10.图①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
A.3 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 000~6 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 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 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11.飞机可以在5 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解析】 气温垂直递减率是高度每上升1 000米气温下降6 ℃,根据这一要求大致计算判断图①表示的气温垂直递减情况。从图①提供的信息看,0~6 000米范围内气温大约从18 ℃下降到-32 ℃左右,超过了垂直递减率,尤其是3 000米以下递减幅度更大(曲线的坡度小,温度差别大)。分析背景材料,“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层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可以确定:从近地面到5 000米高度,气温变化越小,对流就越弱,大气就越稳定,飞机飞行就越平稳,通过量算四幅图从近地面到5 000米高度的温差依次约为50 ℃、32 ℃、45 ℃、20 ℃,图④的温差最小。就近地面而言,图④的上下温度也十分相近,对流十分微弱,显然图④符合题目要求。
【答案】 10.B 11.D
地震波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科学家利用这一原理探究地球内部结构。据此回答12~13题。
12.科学家们发现地震波在地球内部传播时,在距离地面大约2 900千米深度处横波完全消失,纵波传播速度也突然降低。这说明了……………………………………………(  )
A.地球内部存在着岩浆
B.该深度上下层次的温度变化明显
C.大陆地壳与大洋地壳的厚度不同
D.该深度上下层的物质组成存在很大差异
13.人们在生产活动中还常利用地震波……………………………………………………(  )
A.传递声音信号 B.进行地质探矿
C.调查农作物虫害情况 D.测量山峰的高度
【解析】 在不同的介质里,地震波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且横波只能通过固体传播,因此根据地下2 900千米处的波速变化可知,该处上下层物质组成存在较大差异。如果地下某处存在矿产资源的话,那么它的物质组成肯定与周围地区有差异,从而会引起地震波波速的异常变化。
【答案】 12.D 13.B
二、综合题
14.读右图,完成下列要求。
(1)该图反映的是    纬度大气的垂直分层,
理由是什么?
(2)A层大气热量直接来自   ,该层大气天气
现象复杂多变的原因是: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补绘B层气温变化曲线。该层22—27 km高度    含量达到最大值,形成    层,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
(4)某飞机起飞时,机场风雨交加,飞机起飞后,迅速作爬升运动。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这是为什么。
(5)A、B、C大气密度变化的趋势是    。
【解析】 对流层中的水汽、二氧化碳主要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而地面辐射的能量主要集中在红外线部分,所以对流层的大气热量直接来自地面辐射。B层为平流层,因臭氧的存在,大量吸收紫外线,一方面使气温随高度上升而上升,另一方面使射向地面的紫外线大大减少,成为人类生存环境的天然屏障。大气层越高距地心越远,地球的吸引力越小,故大气密度越来越小。
【答案】 (1)中 对流层厚度为12 km
(2)地面辐射 该层集中了大气中几乎全部的水汽和固体杂质 空气对流运动显著 (3)补绘曲线略。O3(臭氧) 臭氧
(4)平流层水汽和固体杂质少,天气晴朗,大气平稳,有利于高空飞行,飞机升至平流层比较安全。 (5)逐渐变小
15.读地球内部圈层示意图,回答问题。
(1)图中甲、乙是地球内部的两个不连续面,其名称分别是:甲    、乙    。
(2)当A处发生地震时,B、C、D、F四个观测点都测到了A地发出的地震波,B地测得地震震级为8.1级。F地测得地震震级为   级。对B、E两点所测得的纵波波速进行比较,波速较快的是   ,造成两地波速差异的原因是          。
(3)地震波在经过甲时速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地球内部圈层划分的依据是________。
(5)请在图中用斜线画出接收不到横波的区域。
【解析】 地球内部有两个明显的界面:一个在地面以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在这个界面下,纵波和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这个界面叫莫霍面;另一个在地下2 900千米深处,在这里纵波传播速度突然下降,横波则完全消失,这个界面叫做古登堡面。我们以莫霍面和古登堡面为界,把地球内部划分为地壳、地幔和地核三个圈层。
【答案】 (1)莫霍面 古登堡面
(2)8.1 E 纵波在地幔中的传播速度要快于
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AE之间经过了地幔,
AB之间没有经过地幔
(3)地震波传播速度明显加快。
(4)地震波速度的变化
(5)如右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