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图版必修一):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中图版必修一):1.2 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0-12-06 19:08: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0张PPT。影响色球层上的耀斑太阳虽然是茫茫宇宙中一颗普普通
通的恒星,但因为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它的光和热成为人类赖以生存和活动的
能量源泉。太阳的任何变动,哪怕是微
乎其微的变动,都会对地球产生很大的
影响。二战期间,德国间谍得到盟军登
陆的消息,立即发送消息给本部,但本
部没有反应,结果盟军得以顺利登陆。
你知道德国本部为什么没有反应吗?原因是德国间谍发射出的无线电波受到耀斑影响,致使德国本部没能及时收到盟军登陆的消息。这说明,太阳活动的瞬间变化影响了人类的某些重大活动。
【学习目标】 通过对太阳概况和太阳活动的分析,说明太阳辐射和太阳活动对地球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性等特点。第二节 太阳对地球的一、太阳概况
1.主要成分: 和氦。
2.能量来源:内部 。
3.温度:核心可达1 500万开,表面约6 000开。
二、太阳辐射
1.概念:太阳以 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
2.波长及能源
(1)波长:主要在0.15~4.0微米之间,分为可见光、红外线和 。
(2)能量:主要集中在可见光部分,约占总能量的50%。核聚变电磁波紫外线氢3.影响
(1)为地球提供光和热。
(2)维持地表 ,为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的活动提供了能量,影响着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三、太阳活动
1.太阳大气层:从内向外为光球层、色球层和 。
2.类型
(1)黑子: 出现的暗黑色斑点。
(2)耀斑: 的明亮斑块,是色球层上激烈能量爆发。
3.影响
(1)与地球气候变化有明显的 。
(2)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 通信。
(3)产生 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4)使高纬地区上空出现 现象。温度日冕层光球层上色球层上相关性短波磁暴“极光” 太阳辐射
读中国太阳辐射总量的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中国太阳年辐射总量的分布
(1)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是什么?
(2)我国太阳能的地区分布状况如何,影响其分布的因素有哪些?
(3)影响地表太阳辐射能量多少的因素是什么?要点(1)[轻巧识记]太阳辐射的能量来源于太阳内部的核聚变。
[读图归纳]由图中数字不难得出太阳能最丰富地区:青藏高原。原因:海拔高,空气稀薄,空气中水气少,尘埃少,透明度好,太阳辐射强,日照时间长。太阳能贫乏地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等。原因:阴雨天多,云雾大,较多地削弱了太阳辐射。
[综合分析]纬度:纬度低,太阳高度角大,太阳辐射强。
天气:天气晴朗,阴天少,太阳辐射强。
地势:地势高,空气稀薄,太阳辐射强。
大气透明度:大气透明度好,尘埃杂质少,太阳辐射强。要点(2)要点(3)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太阳辐射能是太阳以________的形式向宇宙空间放射能量。到达地球的太阳辐射能,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________。
(2)图中A为________区,B为________区,C为________区,由图可知太阳辐射能主要集中在________波段,约占太阳辐射总量的________。
(3)太阳辐射能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太阳辐射及其对地球影响的相关知识。解答第(1)题需明确太阳辐射能只有很少一部分到达地球;解答第(2)题需掌握可见光的波长范围在0.4~0.76微米之间,波长小于0.4微米的是紫外线,大于0.76微米的是红外线,在此基础上就能较为轻松地回答第(2)题。第(3)题考查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答案】 (1)电磁波 22亿分之一
(2)紫外 可见光 红外 可见光 50%
(3)太阳辐射能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太阳辐射能本身以及大气运动、水循环等,为人类提供源源不断的能源;太阳辐射能经植物的生物化学作用,可以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生物化学能。1.(2009年南通调研)下图为我国与全球同纬度太阳辐射总量对比图。读图完成(1)~(2)题。(1)我国不同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的地区在……………(  )
A.20°N附近   B.25°N附近
C.30°N附近 D.35°N附近
(2)我国东南地区年太阳辐射总量较同纬度全球平均值低,其主要原因是我国东南地区…………………………………………………(  )
A.白昼时间短 B.云雨天气多
C.有沙漠分布 D.洋流影响大
【解析】 95°E经过我国西部地区,110°E经过我国中东部地区,综观两线在各纬度的太阳辐射能分布,可知在30°N附近地区,西部青藏高原年太阳辐射总量很高,而东部的四川盆地年太阳辐射总量相当低。我国东南地区受夏季风和台风的影响,降水丰富,雨热同期,因而年太阳辐射总量低于同纬度全球平均值。
【答案】 (1)C (2)D 太阳活动
读图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回答。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的相关性图(1)据图:分别说明在(70°N~80°N,157°W~18°E)、(60°N~70°N,166°W~41°E)、(50°N~60°N,177°W~150°E)三处地点,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与年降水量变化周期呈什么关系,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2)由上图显示分析,在(50°N~60°N,177°W~150°E)的地点,进入21世纪,第一次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约在哪年前后?
(3)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可能发生什么自然灾害?太阳活动对地球还有哪些影响?要点(1)[读图归纳]在70°N~80°N,157°W~18°E的地点,两者呈正相关;在60°N~70°N,166°W~41°E的地点,两者呈负相关;在50°N~60°N,177°W~150°E的地点,两者在1910年前的时段呈正相关,1920年时段呈负相关。结论是太阳活动对地球气候产生影响,许多地区降水量的年际变化与黑子11年的周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读图分析]2003年
[轻巧识记]太阳活动对自然灾害影响——如地震、水旱灾害等,干扰电离层,影响无线电短波通信,产生磁暴现象,使磁针不能正确指示方向,高纬地区出现“极光”现象。要点(2)要点(3)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判断,下一个太阳黑子活动高峰期将出现在    年前后,届时,太阳大气    层中的    活动也随之加强。
(2)黑子和耀斑活动增多时,发出的     会扰动地球的    层,对     造成不同程度的干扰和破坏。太阳大气抛出的高能带电粒子流会扰动    ,产生“磁暴”现象。
(3)北美洲受太阳黑子影响最严重的国家是    ,该国北部地区的人们常可见到美丽的    现象。
(4)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下列哪些部门应注意太阳活动预报(多项选择)……………………………………………………………………(  )
A.通信部门      B.航天部门
C.冶金工业部门 D.气候研究部门【解析】 根据太阳黑子的周期图可判断,下一个太阳黑子活动的高峰期将出现在2013年前后。耀斑常随黑子的增多而增多,周期也是11年。加拿大纬度高,一部分领土位于北极圈内,距地球磁极较近,太阳活动抛射出的大量带电粒子流高速冲进极地高空大气层,被地球磁场捕获,同大气相撞,产生极光。太阳活动与通信、航天、气候研究关系密切。
【答案】 (1)2013 色球 耀斑
(2)电磁波 大气 无线电短波通信 地球磁场
(3)加拿大 极光 (4)ABD2.太阳能量的来源是…………………………(  )
A.耀斑爆发 B.太阳内部核裂变反应
C.黑子活动 D.太阳内部核聚变反应
【解析】 太阳能量的来源是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答案】 D3.太阳的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  )
A.日冕层、色球层、光球层
B.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解析】 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依次是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答案】 D1.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
(1)太阳辐射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离不开太阳。
(2)太阳辐射能维持着地表温度,是促进地球上的水循环、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水能、风能等也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
(3)作为工业主要能源的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下来的太阳能。
(4)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中所用的太阳灶、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电站的能量来源。2.太阳的外部结构3.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埋藏在地下的能源一定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
埋藏在地下的能源并不一定是来自地球内部的能量。例如,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都是地质历史时期由生物遗体形成的,而生物的生长需要吸收大量太阳辐射能,从这个意义上说煤和石油等矿物燃料属于来自太阳辐射的能量。而地球内部的能量主要是由放射性元素衰变产生的,如核能、地热等。
2.旱涝灾害主要是夏季风的影响,与太阳活动无关
旱涝灾害是我国和世界许多地区面临的重大灾害之一。旱涝的发生具有明显的周期性,其变化的周期与太阳活动的周期颇为一致。其中,有的地区太阳活动强度与降水量呈正相关,有的地区呈负相关,有的即使在同一地区或同一流域,在不同的时期表现也是不一样的。3.磁暴现象仅仅是耀斑作用的结果,极光仅仅是太阳风作用的产物
太阳活动具有整体性,黑子、耀斑、太阳风等往往具有同步性,所以地球上的许多现象往往是它们共同作用的结果。除了明确太阳活动的整体性外,还应明确太阳活动对地球影响的因果关系,这样有助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地理知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具体影响如下图所示:一、选择题
1.下列自然现象,与太阳辐射无关的是……………………(  )
A.植物的生长 B.大气和水体的运动
C.煤、石油的形成 D.火山的喷发
【解析】 火山 的喷发是地球内能的释放。植物的生长离不开太阳,植物生长过程中把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煤、石油属于地质时期固定的太阳能;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运动的主要能源。故A、B、C都与太阳辐射有关。
【答案】 D2.太阳能量来源于………………………………(  )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解析】 太阳的巨大能量是由4个氢原子核聚变为1个氦原子核释放的。
【答案】 A3.关于太阳外部结构变化情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从里到外温度逐渐升高
B.从里到外厚度越来越大
C.从里到外发光越来越弱
D.平时用肉眼只能看到最外面的光球层
【解析】 光球层是太阳外部结构中最里面的一层。
【答案】 D4.有关太阳大气层和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可见光主要来源于太阳大气层的最外层 ②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分为三层,三层的厚度越来越大,可见光越来越弱 ③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 ④太阳活动频繁时,太阳风的强度和速度都变小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太阳大气层由里向外分为光球、色球和日冕三层,我们所看到的明亮发光的太阳表面就是光球层。太阳大气由里向外,三层温度、厚度越来越大,亮度、密度越来越小。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是太阳黑子和耀斑,太阳活动频繁时,太阳风的强度和速度都变大。
【答案】 B二、综合题
5.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1月份太阳辐射量最大的纬度是________;90°N上,太阳辐射量最大的月份是________。
(2)全球年均太阳辐射量的纬度分布规律是从________向________递减。
(3)赤道上太阳辐射的时间分布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
(4)3月~9月,南极附近地区太阳辐射非常少,而北极地区却特别多。请分析其原因。
(5)拉萨是有名的日光城,其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什么?【解析】 本探究题的目的在于通过读“一年内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示意图”掌握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图的判读方法,归纳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规律,分析地理事物的形成原因。判读时第一步应明确图的含义,该图的横剖面表示的是某一时间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分布情况,纵剖面表示的是某一纬度太阳辐射随时间的变化情况;第二步,以某个月(如1月)为例,了解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情况,可以描述图中某月份太阳辐射的纬度变化规律。需要注意的是1月份南极地区太阳辐射量最大,但由于地势高,冰层对太阳辐射有强烈的反射作用,地面实际得到的太阳辐射不多,故气温仍较低;第三步归纳出不同纬度上太阳辐射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第四步,归纳全球太阳辐射时空分布特点。回答第(4)题、第(5)题太阳辐射差异的原因时,不仅要考虑太阳高度角、昼夜长短因素的影响,还要考虑天气情况(日照时间)、空气稀薄程度、大气洁净程度等对太阳能资源分布的影响。【答案】 (1)90°S 6月份(或7月份)
(2)低纬度 高纬度
(3)从3月份和9月份向其他月份递减
(4)3月~9月,南极附近地区多处在极夜期,缺乏光照;而北极附近地区多处在极昼期,光照时间长。
(5)拉萨纬度较低,太阳高度角较大;地势高,空气稀薄,大气洁净,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得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