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2 21:34: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和民族危机的加剧 同步练习
一.单项选择题
1.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目的是(  )
A.全面占领中国 B.推翻清政府
C.洗劫北京城 D.镇压义和团运动
2.“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任何‘与诸国仇敌’的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凡发生反帝斗争的地方,停止文武各等考试5年”。材料说明(  )
A.中国门户开始被列强打开
B.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
C.列强联合镇压中国人民反抗
D.清政府完全沦为列强的侵略工具
3.历史事件看似纷繁复杂、各自为政,其实他们的内部常常存在着因果关系。下面选项中前后两个事件按照“因﹣果”次序,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  )
A.英法联军侵华中国战败﹣﹣﹣洋务运动
B.中日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百日维新
C.八国联军侵华中国战败﹣﹣﹣义和团运动
D.鸦片战争中国战败﹣﹣﹣太平天国运动
4.义和团运动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共同点是(  )
A.都遭到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B.都是反帝反侵略的农民革命战争
C.面临的民族危机的程度相同
D.都提出了明确的革命纲领
5.“日本的自强对于中国来说,却意味着后起的东方资本主义国家踏着先行的西方资本主义的脚印,汹汹的破门而来。”材料中日本“汹汹的破门而来”给中国造成的危难是(  )
A.被迫签订《南京条约》 B.圆明园被洗劫焚烧
C.日本制造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 D.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6.为了更多地了解戊戌变法的知识,洋洋在百度的搜索栏中输入了戊戌变法四个字,他不可能看到的网页是(  )
A.康有为在强学会演讲的网页 B.网友们抨击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网页
C.梁启超为变法英勇就义的网页 D.光绪帝下诏发布变法法令的网页
7.下面列举的内容属于洋务运动范畴的是(  )
①兴办军事工业②兴办民用工业③改革机构,裁撤冗官④兴办新式学堂⑤筹建海军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②③⑤
8.下面四个选项中,哪一个不是洋务派为实现“自强”而创办的军事工业(  )
A.江南制造总局 B.福州船政局
C.安庆内军械所 D.轮船招商局
9.鲁迅回顾历史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鞭子,使中国一些开明的地主阶级开始了“自强”“求富”的运动。该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B.师夷长技以制夷
C.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 D.彻底地盲目排外
10.“是役后……俄据旅顺、大连湾,英据威海卫,德据胶州湾,法据广州湾……中国乃不国矣。”材料中描述的事件是(  )
A.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B.列强瓜分中国的狂潮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太平军抗击洋枪队
11.“上海轮船招商局创办三年内,外轮就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的洋布减少了10万匹。”这体现了洋务派的哪一初衷(  )
A.“练水师增海防” B.“练兵以制器为先”
C.“悉国情以自强” D.“分洋商之利”
12.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下列最能体现洋务派具有远见的措施是(  )
A.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B.创办新式学堂
C.创办近代民用企业 D.筹划海防,创建近代海军
13.“世纪末的那个多事之秋,落日的紫禁城里突然热闹起来。几个读书人呼号:‘变亦变,不变亦变’。”在读书人的呼吁下,皇帝“不甘作亡国之君”,实行变法,其具体措施有(  )
A.实行耕者有其田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创办福州船政局 D.颁布剪辫法令
14.历史漫画往往以幽默夸张的笔法描绘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并赋之以深刻的寓意,从而揭示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本质特征。如图漫画出现的背景是(  )

A.鸦片战争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太平天国运动后 D.甲午战争后
15.随着洋务运动的推进,需要民用工业以解决资金、原料和运输问题。下列属于洋务派创办的民用工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江南制造总局
C.福州船政局 D.翻译馆
16.如图漫画所反映的事件与中国近代史上所签订的某一条约相关。下列内容属于该条约的是(  )
A.割香港岛给英国
B.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17.1898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宣统帝,要求拒签条约,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史称“公车上书”。以上表述中需要更正的地方有几处?(  )
A.1处 B.2处 C.3处 D.4处
18.金冲及指出,从短期看,甲午战争对于中国而言是一场备受屈辱的悲剧;但是用长远的眼光看,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屈辱迫使人们重新思考,屈辱促使人们梦醒,同时发愤图强,从而揭开了中国近代历史上新的篇章。下列事件最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
A.西方技术开始引入 B.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
C.义和团运动的爆发 D.维新变法运动的推行
19.中国近代史上有这么一位人物:他既代表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又兴办洋务运动以求富国强兵。这位人物是(  )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张之洞
20.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开始实施洋务运动 B.开始制度变革的尝试
C.开始宣传马克思主义 D.学习西方的军事技术
二.材料题(共4小题)
21.材料分析题:
材料:近代中国如同一个疾病缠身的病者,为医治这病体,国人试图开出了几剂“药方”;“保守治疗、温药慢治、猛药重治、心病心药治”,然而病情并没有根本性的好转。直到1921年7月,“良医”问世,中国共产党使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
请回答:
(1) 分析材料内容,恰当填写近代化探索中其他两次探索的名称。
保守治疗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心病心药治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2) 保守治疗者提出了哪两个口号?“保守治疗方案”除了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还兴办了近代海军,请问是哪几支海军?



(3)“温药慢治”的“主治医师”是哪两个人?



2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等。
材料三:清政府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不准中国人居住等。
(1) 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该条约在中国近代史上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2) 依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三中的哪一内容最能体现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


(3)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上述三则材料反映的条约的共同点。


23.阅读材料
材料一 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捻,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十五万匹。
﹣﹣《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
请回答:
(1) 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中的“剿发捻”、“勤远略”分别指的是什么意思?曾国藩等人“剿发捻”、“勤远略”的最终目的是什么?



(2) 为达到最终目的曾国藩等人作了怎样的努力(答两点即可)?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3) 从材料二中可以看出洋务运动有何作用?



2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 材料一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的内容,请写出这个条约的名称。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材料二: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澎湖列岛给日本;赔款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白银;日本人可以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增开通商口岸等。
(2) 材料二是日本在什么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请分析该条约中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影响?


材料三:清政府向各国赔款白银4.5亿两;清政府保住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清政府拆毁大沽炮台,允许帝国主义国家派兵驻扎北京到上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北京东郊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居住。
(3) 材料三中的条约是什么条约?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结合以上的史料,说说你的感悟?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DDCAD 6-10. CADAB
11-15. DBBDA 16-20. DDDCB
二.材料题
21.
(1)
保守治疗 温药慢治 猛药重治 心病心药治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2)自强和求富;南洋、北洋和福建。
(3)康有为、梁启超。
22.
(1)《南京条约》;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2)《马关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程度大大加深;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3)都是不平等条约,巨额赔款都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不断加深。
23.
(1)意思: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御外国侵略;目的:维护清朝统治。
(2)努力: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近代民用工业、筹建近代海军、兴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根本原因:不改变封建落后的腐朽制度。
(3)在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24.
(1)《南京条约》;鸦片战争;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甲午中日战争;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经济的发展。
(3)《辛丑条约》;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4)落后就要挨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