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图版必修一):4.4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文档属性

名称 地理(中图版必修一):4.4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中图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1-01-01 22:52: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第四节 水资源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意义 全球水告急!当今世界的多种传媒,整天谈论缺水问题。
的确,在人类面临的资源危机中,除能源危机外,最让人担
忧的是淡水危机。据预测,到2025年全世界2/3的人口将生活
在缺水状态中。
【学习目标】 1.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类别、特点,并进一
步理解水资源的特征。
2.结合气候、河流、教材图表,了解水资源的分布。
3.结合四大文明古国的兴衰,理解大河文明与水资源的关系。
4.运用生产、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水资源对人类生产、生活的影响;认识目前水资源短缺的严重性并提出解决对策。一、水资源的组成及其特征
1.自然资源的含义
(1)概念:人类从 中直接获得,并能用于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和能量,叫做自然资源。
(2)分类自然界(3)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①自然资源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十分密切,自然资源是自然环境的组成部分,相关的自然资源和环境表现出 。
② 自然资源,处理好资源与环境的关系。
2.水资源的组成与分布
(1)组成(如下图)整体性合 理开发利用(2)分布空间分布亚洲3.水资源的特征循环性广泛性二、古老文明的诞生与水资源1.文明古国与河流2.河流的影响:提供了 条件、肥沃的土壤和便利的水运。尼 罗水源三、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与水资源
1.水与人体:水是维持生命必不可少的物质,人对饮用水还有质的要求,     会影响人体健康。
2.水与生产活动
(1)农业:用水量   ,水质对农业也会产生影响。(2)工业(3)水能:具有可再生、   的特点。
(4)水运:具有    、运费低、污染小等优点 冷却80%投入少清洁水质的好坏最多四、全球水危机
1.原因:水资源的时空分布不均、世界用水量大幅度增加和     严重等。
2.影响:威胁人类生存与发展,引发     。政治冲突水污染水资源短缺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材料二 有关统计资料显示,由于长时
间对地下水超采,中国目前已形成区域
地下水降落漏斗100多个,面积达15万平
方千米,其中华北平原更是有近7万平方千米面积的地下水位低于海平面。
(1)漫画反映了什么问题?会产生怎样的后果?
(2)材料二说明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尤其严重,原因是什么?[读图分析]反映了我国水资源的缺乏,长时间过度对
地下水开采,导致地下水位下降。[分析归纳]华北地区地下水超采是由于严重缺水。自然原因:华北地区降水量季节、年际变化大,人均径流量少。人为原因:工农业发展快,人口增长快,生产、生活用水量大,水资源浪费严重。要点1要点2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有关问题。
中国部分流域情况表(1)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判断,人均水资源最丰富的是______流域,水资源最短缺的是________流域。
(2)2002年12月27日,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正式动工,为什么南水北调势在必行?
(3)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均存在用水紧张问题,但紧张的主要原因有所不同,天津是由于________,上海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
(4)针对我国水资源问题的现状和特点,简要说明为了水资源的可持续发展,除了跨流域调水、治理水污染外,还应从哪些方面采取相应对策。【解析】 第(1)题,根据表格中的相关数据,结合人均资源总量=进行简单的计算即可得出结论。第(2)题,根据计算可知华北地区所在的海河、黄河流域水资源短缺,而华北地区工农业发达,人口、城市数量增长很快,水资源短缺严重地制约了华北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了从根本上解决华北地区的缺水问题,国家决定实施南水北调工程,将长江流域多余的水资源调往缺水的华北。第(3)题,分析天津和上海两大城市用水紧张要从两大城市所在气候区和利用状况方面分析。天津位于半湿润气候区,降水量小,造成资源型缺水;而上海位于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本身并不缺水,但由于水的污染严重造成了水质型缺水。第(4)题,解决水资源问题要从开源和节流两方面考虑。
【答案】 (1)珠江 海河
(2)华北严重缺水,极大地制约了该地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水资源不足(资源型缺水)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
(4)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减少浪费;②修建水库;③开发新的水源(如淡化海水);④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型农业和节水型工业;⑤加强法治规范管理,提高全民珍惜水资源的意识。1.我国的淡水资源严重不足,人均淡水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四分之一,工农业生产受到较为严重的影响,人们不得不大量开采地下水,有些地区甚至出现了地下水枯竭的现象。据此回答(1)~(2)题。
(1)我国工农业生产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         B.西北地区
C.南方地区          D.华北地区
(2)针对上题的选项,该地区解决缺水问题的措施有(  )
①跨流域调水 ②实施水资源有偿使用制度,提高水价,强化节水意识 ③缩小工农业生产规模,减少耗水量 ④科学种田,实施节水新技术 ⑤改造自然,实施人工降雨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③④⑤【解析】 我国华北地区因降水少,季节变化大,工农业发展水平高,城市人口密集,需水量大,再加上污染浪费严重,从而成为我国受缺水威胁最严重的地区。针对其缺水问题,被动的来缩减工农业生产规模,限制经济发展固然不可行,但完全依赖人工降雨增大降水量也是不行。
【答案】 (1)D (2)A人类活动与水资源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图中序号代表的
含义:①_____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
④________。
(2)流经城市的河流有什么特点?
(3)流经城市的河流应该怎样治理与利用?[读图分析]凝结成云 水库 城市用水 污水处理厂。[读图归纳]流经城市的河流具有水流平稳、利于航运、但极易受城市工业及生活废水污染的特点。[归纳概括]严格执法,注意保护河流水质,开展水质研究工作,生活污水及工厂废水必须经过污水处理厂处理才能排入河中;加强管理,推行“水道认管”,认管机构各管一段,定期清除水中垃圾。利用河道发展航运;进行河岸治理,河流沿岸整治道路,修建河边公园等(每个方面两个要点,合理即可)。要点1 要点2 要点3 阅读以下材料并读图,完成下列各题。材料 2001年8月18日,济南市“回灌保泉”试验开闸放水。位于泉水源头的卧虎山水库放水800万立方米,沿着玉符河渗入地下。9月17日,已停喷926天的趵突泉等四大泉群全部喷涌,给“十一黄金周”增添了一道亮色。(1)A为    区。岩浆岩与B岩层之间的地质构造为    。
(2)泉水长时间停喷的原因:一是由于济南属于    气候,南部山区近年来降水量减少;二是       。
(3)“回灌保泉”试验之所以能初见成效,主要因为南部山区基底以上的沉积岩层(B)为    岩。济南“保泉”的另一重要措施是引附近   (河流)的水供城市利用。
(4)近年来,济南市在南部山区加强了植树造林和小流域综合治理,其主要目的是    。
(5)济南市提出的“保泉”口号是“泉水喷涌,我们的城市就能‘增值’;泉水干涸,我们的城市就要‘贬值’”。谈谈你对这一口号的理解。
(6)假如你是一名普通的济南市民,你能为“保泉”工作做些什么切实可行的事情?(答1条即可)【解析】 这是一道学科内综合能力测试题,从济南“回灌保泉”这一实际材料切入,把地理知识和人们现实生活的热门话题结合起来,主要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应用能力,体现了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和社会功能。
【答案】 (1)排泄 断层
(2)温带季风 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地下水位下降
(3)石灰 黄河
(4)涵养水源,保护泉水的源头
(5)泉水对于增加旅游收入,塑造泉城品牌,提升济南在全国乃至世界城市中的形象都有重要意义。
(6)日常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等。 2.读下图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若图中虚线表示自由水面,B表示非饱和带,则A表示    层。图中地下水按埋藏条件划分属于    。
(2)若该图表示我国华北地区某地,则地下水主要补给来源是    ,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    。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3)图中东西两侧,降水转变为地下水更充分的是    侧,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河流水此时与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是    。若此河位于非洲南端,则此半球此时最有可能是    季。
(5)图中该地区城镇利用地下水方面存在的问题是    ,为缓解该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应采取的措施有     。
(6)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表中可反映出的水荒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 据图分析,A位于潜水位以下,应表示含水层。而图中的地下水位于第一个隔水层之上,按埋藏条件,应是潜水。潜水的补给来源主要是大气降水(雨水)。若是华北地区,因地处季风区,且雨水又是河流的主要补给水源,降水的季节变化和气候关系密切,故河流径流的变化也大。在图中,此时河流处于枯水期,应是地下水补给河水。由图中可以看出在井的位置已出现漏斗区,所以该地区地下水开采过量,应采取措施。
【答案】 (1)含水 潜水
(2)雨水 大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均较大
(3)西 坡度小(较缓),植被覆盖面积较大
(4)地下水补给河流水 夏
(5)过度开采地下水 节约用水,雨季回灌
(6)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人均资源量差异大一、选择题
随着总投资107亿元的新疆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全面展开,塔里木河中游部分地区开始了移民工作,以保护原始胡杨林生态屏障并节省水资源。据此完成1~2题。
1.关于塔里木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该河的主要补给是高山冰雪融水
B.为灌溉农业的主要水源
C.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D.为世界最长的内流河2.关于塔里木河中游地区移民搬迁工作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该地区环境恶化,人类无法在此生存 ②为了开发塔里木盆地的油气资源 ③通过移民减少人类活动对原始胡杨林的影响和破坏 ④通过移民减轻对开发条件恶劣地区的土地压力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解析】 塔里木河位于我国新疆的南部,即位于内流区域,其水源主要靠高山上的冰雪融水补给,且此水源是绿洲农业重要的灌溉水源;河流要拥有丰富的水能必须具备丰富的水量和较大的落差,而塔里木河不具备;世界最长的内流河为伏尔加河。第2题,塔里木河由于人口增长造成的环境压力过大,为了减少对流域内植被和土地的破坏,中游地区实行移民搬迁工作。
【答案】 1.A 2.C地处渤海水滨的河北沧州市,水资源供应十分紧张,经济发展受到限制。为解决洪水问题,不得不超采地下水,成为我国“成长”最快的地下水漏斗群之一。沧州市中心地面整体沉降已达1.68米。据此回答3~4题。
3.河北沧州的地下水漏斗群可能造成的危害是(  )
A.引起地面沉降,危及建筑物安全
B.导致地下水污染并引发构造地震
C.将很快导致当地经济崩溃
D.将导致当地年降水量大幅度减少
4.为防止地下水漏斗群的进一步增大,应该采取的积极措施是(  )
A.适当限制发展需水量大的工业
B.旱季时把地表水回灌到地下漏斗区
C.缺水时,向地下灌入海水,以提高地下水位
D.将水泥浆灌入地下漏斗区,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解析】 第3题,地下水漏斗群导致地下承压力减小,会引起地面下沉,导致地面建筑倒塌。第4题,旱季时地表缺水,不可能进行地下回灌,向地下灌入海水,地下水水质变差;用水泥浆灌入地下漏斗,防止地面进一步沉降不仅做不到,而且也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答案】 3.A 4.A二、综合题5.读各大洲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的对比表,回答下列问题。(1)指出表中A、B、C、D所代表大洲的名称。
(2)在以下坐标图中,按由多到少的顺序和图例要求画出六大洲人均径流量柱状图。(横坐标每个数字代表一个大洲,每小格只是一个基数,在此位置可画出各洲相应柱状图。)(3)一个地区的径流量的多少取决于    和      的对比关系。世界上江河径流量最多的国家是      。(4)目前许多国家“闹水荒”的原因除表示所反映出来的   以外,还与    等原因有关。【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分析、判断和绘制图表的能力。第(1)题,由表中径流总量和人均径流量判断各大洲的名称,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大洲是大洋洲,径流总量最多的是亚洲,其次是南美洲,因此表中A为亚洲,B为非洲,C为南美洲,D为大洋洲。第(2)题,结合第(1)题分析及表中数据、图例画出即可。第(3)题,属基础知识考查,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4)题,表中资料反映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不均衡,这是世界上许多国家“闹水荒”的自然原因。另外,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对水资源的需求量增加,需水量增长速度远超过可供水量增长速度,并且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使水体污染加重,可用的水资源减少是导致“水荒”的人为原因。
【答案】 (1)A亚洲,B非洲,C南美洲,D大洋洲。(2)略 (3)降水量 蒸发量 巴西(4)地球上水资源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 经济发展快,人口增长较快,水污染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