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内容要求
教学案例基本信息
对应信息技术主题
白板 图片 实物食物投影
开始时间
结束时间
2017.3
学科
化学
学段
初中
年级
初三
案例名称
化学方程式
教学案例设计参与人员
分工(可修改)
姓名
单位
联系方式
设计者
张一平
北京市平谷区峪中学
13810039334@163.com
实施者
学科指导者
信息技术指导者
课件制作者
课程说明(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内容结合方面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课主要是运用信息技术结合课堂教学,提升课堂效率。我主要是运用了白板交互软件和实物投影,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同时加强了批改的方法,大大提升了效率。
信息技术环境软硬件要求及搭建环境情况
带有实物投影的多媒体教室;软件包括hite panel
教学背景分析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初中化学人教版第二册书学习完毕之后,是一节综合复习课,也是能力提升的过程。学生已经学习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但是在实际应用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未知的方程式,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就是让学生学会书写未知化学方程式。
通过这样的教学,有助于引导学生通过所学的化学方程式书写方法,可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学生分析:学生已经学习完初中化学所有知识,认识了很多的化学反应。也学会了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规则,并且能够熟记所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遇到未知的化学方程式,以及一些需要利用质恒思想去推理的化学方程式的时候学生就会出现迷茫和不知所措的现象,因此我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出题类型进行总结与分析,帮助学生提升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能力。
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认识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并且判断化学反应类型。
2)会熟练书写未知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2 过程与方法
1)熟记一些常见的物质俗称与性质
2)进行专项练习,进行分析与总结。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提升了学生分析和总结知识点的能力。在小组合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协作精神与乐于分享的态度。,
教学难点:未知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置意图
技术应用
时间安排
序言
(复习引入)
引导学生阅读化学方程式定义,并分析
回忆以前所学的关于化学方程式的内容。
通过复习,直接引入本节课
hite panel
2分钟
前传(1)
引导学生回忆所学的常见物质,并通过俗称与特殊颜色来记忆物质名称
回忆所学的常见物质的俗称与性质
书写未知化学方程式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特殊颜色与俗称,通过复习与总结让学生能够记忆常见的物质
导学案,并用hite panel展示
3分钟
前传(2)
引导学生回忆化学反应的特性,以及所学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的规则
在教师的引导下回忆化学反应方程式书写规则与书写方法
在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过程中需要学生明确化学方程式书写规则,与方法。通过本环节来提示学生所需要注意的事项
导学案,并用hite panel展示
5分钟
装备区(知识储备)
化学反应的四种基本反应类型
引导学生回忆四种基本化学反应类型
分类学习的思想
导学案,并用hite panel展示
5分钟
练习
(常见类型)
教师将常见的几种未知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分为几类:直给型,藏头露尾型,神见首不见尾型,照猫画虎型
总结几种类型的特点与书写方式,进行练习。
分类学习的思想,将出现的问题几种处理,并且进行分类来讨论。提升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白板,实物投影
20分钟
能力提升
通过中考试题,来提升学生的能力
练习。
在中考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有简单也有难点。因此要针对不同程度的习题就行练习
5分钟
学习效果评价
评价方式:
检测:30. A~E表示初中化学的常见物质,它们由氢、碳、氧、氯、钠、钙、铁中的2~3种元素组成。
(1)A由3种元素组成,常用于建筑材料和改良酸性土壤,能与D发生中和反应,反应方程式为_____
(2)B是氧化物。向 D的溶液中加入固体B,固体溶解同时溶液由无色变成黄色,反应方程式为 。
(3)向D的溶液中加E的溶液,产生无色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4)向D的溶液中加A的溶液,无明显现象,再向混合溶液中滴加酚酞,溶液仍为无色,则所得溶液中的溶质可能为 _________________ (写出所有可能)。
本教学设计与以往未使用信息技术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300-500字数)
在以前的教学过程中,如果我 来讲解本节课的话主要会应用ppt和板书来进行讲解。Ppt的不变之处是本节课大部分内容是学生随机出现错误需要任课教师随时进行批注和更改,而ppt在这方面不是很方便,只能借助于板书,但是这样会降低课堂效率,将时间耽误在文字的书写过程中,但是我在应用了白板之后,感觉方便多了,白板包含了大多数的ppt功能,同时提升了修改和批注的功能,可以让教师在上课过程中随时发现问题并能同步批改。而且白板和实物投影的联系实用,让课堂效率更高,师生之间的互动更容易。同时学生的作品可以通过实物展板呈现在屏幕上,让更多学生去交流思想。
总的来说,信息技术提高了我的课堂效率,让我在讲课过程中更加轻松,并且将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进行的更加容易,学生参与到课堂之中的程度更高。
教学反思
任何一堂课,当我们课后进行反思时,总会有一些不足和遗憾。为了减少不足与遗憾,我们必须不断地进行反思。本节课我有以下几点不足和遗憾的反思:
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的少
我在教学中总是受到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总是怕学生不懂,就在课堂上多讲,没有更好地发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就现代教学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单就应对考试而言,是学生进考场,而不是教师进考场。学生能做的事,就应该大胆地让学生来做,相信会有好的教学效果”。本节课,在学生合作学习后,我应该从几个学习小组写出的化学方程式中,选出有代表性的化学方程式,让学生自己找出根据化合价写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的配平的关系。这样学生就加深对这种关系的理解,为今后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打下良好基础。
二.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不够完善。
本节教材.一.开始就说书写化学方程式要遵守两个原则。第二个原则,前面我已叙述过,容易让学生接受,但第一个以客观事实为基础的原则,一下子强加给学生,学生不容易理解.听了苏老师的课后,使我茅塞顿开,苏清霞老师先讲第二个原则,在第二原则的基础上,才讲第一个原则,这样两原则的顺序调换,学生就容易理解,教学效果就好。发现自己的不足也意味者自己在教学上又向前迈进一大步,而这些不足和遗憾也正是我们的一种收获,让我们以“没有最好,力求更好”来不断改进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