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上 2.1小伙伴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上 2.1小伙伴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19-12-13 06:58: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多彩的学校生活——小伙伴》
课程类型:造型·表现
课 时:1课时
教材版本: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了解并掌握人物头像的脸型特征和五官的位置比例关系,以及人物面部表情的变化规律;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按照脸型特征和五官比例绘制人物头像的步骤和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观察、体验、交流、总结和运用等活动,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观察能力和造型表现能力。
二、教学重点:头像的五官比例和脸型特征;
三、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五官比例和脸型特征的知识进行头像写生;
四、教学准备:
教具:多媒体教学课件、人物头像写生步骤;
学具:美术课本、小伙伴的头像照片、铅笔(彩色铅笔)、素描纸、橡皮;
五、教法??学法: 教法:1.启发式教学2.演示法教学3.多媒体直观教学法
学法:以探究认知学习和自助合作学习为主。
六、教材分析、学情分析:
1、教材分析:本课是人教版九年义务教育美术课程实验教材七年级上册《多彩的学习生活》第1课《小伙伴》。设计本单元的目的在于立足贴近学生生活的校园,培养学生对校园的感受,增强学生对学习生活、校园生活的热爱。本课“小伙伴”单个人物头像写生,是为后面“在校园中健康成长”这一课题作美术知识技能储备。
2、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现能力,有较强的形象思维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意识。在小学6年的学校生活中,学生对人物的观察比较深入,这些为本节课的教学提供了良好的前提条件。
七、教学流程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前准备
调试多媒体,准备教具,组织教学
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培养学生学习习惯。
引入
新课
展示学生活动(微视频):当同学们走进校园,有哪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呢?这些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有谁与我们共同参与,共同努力,有谁与我们共享收获的果实呢?
欣赏并思考:
听讲学习、运动会比赛、爱校劳动、参加社团、参加志愿者服务、举办画展、表演节目……
有校友、有同学、有朋友、有老师、有社友、有小伙伴……
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确定学习方向;
讲授
新课
学生活动一(说说小伙伴):介绍自己的小伙伴
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说说我们的小伙伴,来画画我们的小伙伴(从外貌特征和表情变化)
提问:同学们是从那几个方面来了解和描述小伙伴的形象特征呢?
学生介绍分析;
1、外貌特征:他们有不同的脸形、五官特征、发型特征等。
2、表情气质:他们有不同的表情、性格、气质等。
使学生初步了解人物头像的特征;
知识
归纳
展示人物头像图片:
师:今天我们从4个方面来学习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人物形象特征。
1、人物脸型:申 甲 由 田 用 国 目 风(八格)
师:我们要认识和观察一个人,首先得从他们的脸部轮廓开始,即人物的脸型特征,我国民间将头部的外形特征概括为“八格”,用八个字的外形比喻八种头部基本型。下面我们结合汉字外形,来分析不同脸型的特征。
学生活动二(明星猜猜看):哪位同学能猜一猜这些明星是什么脸型呢?
“甲”“田”“申”“国”
过渡:在把握住脸形特征之后就是抓住人的五官特征了。
2、五官特征:(出示五官比例图)
师:五官比例是前人绘画经验总结,是成年人五官平视时的基本比例规律。
(1)五官的比例——长度 “三庭”
A、发际线到眉心;
B、眉心到鼻头;
C、鼻头到下颌底;
(2)五官的比例——宽度 “五眼”
宽度又参考什么呢?
A、面部宽度为五个眼睛长度之和;
B、两个内眼角之间为一个眼睛的宽度;
过渡:刚才讲到的五官比例是在人物平视时的比例规律,但人的头部是运动的。
(3)透视:如果人的头部产生俯、仰或是侧转运动,那么画面中五官的比例、位置和形状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9种)仰视、左仰视、右仰视、平视、左视、右视、俯视、左下视、右下视;
3、发饰特征;包括长发、短发、发型、眼镜、刘海、发卡、衣服、帽子等;
过渡:好的作品不仅在于技法的娴熟,更在于将作品富有生命力,不同的表情特征“喜怒哀乐”能更好地体现人物的性格和气质。
学生活动三(体验人生百态):闭上眼睛回忆一下你的小伙伴,在和他们相处时,他们有过哪些表情呢?
4、表情变化:喜(欢喜)、怒(愤怒)、哀(忧伤、哀伤)、惊(惊讶)
学生活动四(创作小尝试):人物头像《沙画欣赏》——画家是怎样通过五官的变化来表现人物的不同表情?
师小结:多种多样的表情是由面部表情肌的收缩运动产生的,不同的表情变化产生不同的五官变化。
学生观察:
1、通常人物的脸型有圆形脸、椭圆形脸、方形脸、倒三角形脸等;
2、“田—面扁方为田;国—方者为国;目—倒挂形长为目;由—上削下方为由;甲—上方下削为甲;申—上削下尖为申;风—腮阔为风;用—上方下大为用;
3、特别注意:(1)眼睛在头部的位置;(2)比较它们之间的距离、长短;
4、学生不同发饰气质:
(1)发式:波波头式、空气刘海;显得时尚,又有朝气。
(2)发式:小平头、戴一副眼镜;显得干练,有书生气。
(3)发式:长马尾辫;厚重的齐刘海;显得文静、朴实。
(4)发式:蘑菇短发。显得精干又淘气。
加深人物头像特征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发展
阶段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人物形象的特征规律,现在来学习画家是用哪些方法把握与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的?
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1、以线造型;运用线条的曲直、粗细、长短等来刻画人物的特征;
2、明暗造型;运用块面来表现在光线照射下产生的黑白灰面,画面呈现立体感。
学生活动四(赏析优秀作品)
观察、分析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深化
探究
师:欣赏了人物形象沙画艺术,同学们是不是也想动动手来表现自己的小伙伴了呢?
学生练习:人物头像写生步骤
(1)观察:外形、五官、精神面貌;
(2)起稿:确定基本位置——上下左右;
(3)深入刻画:明确五官比例和特征——三庭五眼、透视、表情特征;
(4)调整:从整体出发,调整局部。
分小组讨论交流
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测 评
学生活动五(为我加油小伙伴):
学习任务:给你熟悉的人画一张肖像画,家人、同学或老师均可。
要求:线描的方法;脸型、五官特征、发饰基本正确。
学生作品展评:《课堂评价展示表》
引导学生小组完成:
自主测评;
小组互评;
培养学生团队精神,合作意识。
学生
展示
1、小组长阐述本组的设计思想。
2、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谈创作体会。
3、其他组的补充或提出建议。
小组互评
培养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及他人。
课堂总结
问:“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总结。
课堂小结:
一、人物形象基本比例特征:
1、人物脸型——八格;
2、五官特征——三庭五眼、透视;
3、发饰特征——发式、服饰;
4、表情变化——喜怒哀乐惧;
二、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1、以线造型;
2、明暗造型;
自我总结
及时总结,
寻找不足。
及时鼓励,树立信心。
课外拓展:
学生活动六(我要试一试):用夸张的手法画一画自己感兴趣的人物、要表现出其性格和气质。
卡通 动漫 装饰 水彩 沙画……
除了运用写实的表现技法外还可以运用夸张、抽象等表现技法刻画人物形象
要求:抓住特点;适当夸张
如:相声演员“郭德纲 马三立”人物的刻画,栩栩如生、生动逼真。
课后同学们可以运用更多的表现手法抓住人物的形象特征夸张地对家人、同学或老师进行表现。
拓展学习
加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
教师
寄语
最后老师把这段寄语送给所有的小伙伴——
小伙伴相处,举杯时是海阔天空,笑起来是肆意飞扬,写下来却是云淡风清。和小伙伴一起,在聆听幽雅的音乐中,有说不出的静谧和美妙。和小伙伴在一起,能品出了香甜咸涩,心情像放飞的风筝。和小伙伴一起,可以表现对世俗的超然,对道德的崇尚,对理想的热忱,对感情的珍重。
亲爱的同学们:
在母校鸟语花香的校园中一起回首往事、畅想未来,交流感悟、相互鼓舞;
老师愿小伙伴们,能在相知相伴中,共同走向美好的未来……
学生感悟
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态度与同学交流、沟通。
课后反思: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和视频演示,以及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际练习,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课堂学习效果较好,教师在学生绘画中的点拨指导,使学生的课堂作业质量得到了提高。
八、课堂评价展示表: 第 小组
小组成员
刻画小伙伴
人物形象特征(人物脸型、五官特征、发饰特征)
?人物表情、性格、气质;
我想对你说……
?
板书设计: 第二单元《多彩的学校生活》
第一课 小伙伴
一、人物形象基本比例特征:
1、人物脸型——八格;
2、五官特征——三庭五眼、透视;
3、发饰特征——发式、服饰;
4、表情变化——喜怒哀乐惧;
二、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
1、以线造型;
2、明暗造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