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描述叶片的基本结构。
(2)、解释气孔控制水分和二氧化碳进出叶片的机制。
能力目标
(1)、通过实验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2)、通过对蒸腾作用知识的拓展迁移,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认同绿色植物进行蒸腾作用的意义。初步形成保护森林的意识。
重点与难点
重点:蒸腾作用的定义和蒸腾作用的意义。
难点:气孔与蒸腾作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情境导入
播放野外求生时通过植物蒸腾作用获取水的方法,引入本课,激发学生兴趣。
授新过程
活动一:观察植物的蒸腾现象
(展示实验结果)让学生观察现象,分析原因,提问:1、水珠从哪里来?2、为什么有的袋子内壁有水珠,有的袋子内壁没有水珠?通过分析得出结论:植物散失水分的器官——叶片,进入下一个环节叶片的结构的教学。
活动二:自主学习,讨论交流叶片的结构
学生看书,对照书上结构示意图和文字说出叶片的组成结构。归纳总结叶片由表皮,叶脉,和叶肉组成。
在学生了解了叶片的基本结构后,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水分到底是从叶片什么结构中散失的呢?继而展开第三个活动:
活动三:通过实验进一步认识气孔
气孔是什么样子的呢?气孔是由一对半月形的保卫细胞围成的空腔,引导学生探究气孔张开和关闭的机理,明确气孔不但是蒸腾失水的门户,也是气体交换的窗口。
为使学生能形象的了解气孔的位置和分布,教师指导学生进行形象演示:
将课前刚摘下的樟树和桂花叶片一片浸在盛有70 ℃以上热水的烧杯中。片刻后学生很容易观察到叶片表面产生气泡。据此使学生明确气泡是从气孔中冒出的,气泡的位置就是气孔的位置;并且引导学生观察比较正面和背面气泡数目?并迁移学生的认知:分析气孔的数目、分布特点与蒸腾作用的关系,初步树立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生物学观点。
回顾所学,让学生归纳总结蒸腾作用的定义。
活动四:体验感悟蒸腾作用的意义
出示材料,玉米一生吸收的水大部分用于蒸腾作用了,是不是一种浪费呢?
体验:吸水纸吸水。让学生体会到蒸腾作用能使植物体内产生一种使水分向上运输的动力,从而促进根吸收水分,促进水分和无机盐的运输。
感悟:出汗,扇风,水分蒸发带走热量,降低表面温度。
讨论交流:结合学生的体验和感悟及蒸腾作用示意图,在理解蒸腾作用的意义基础上,讨论交流如下问题:
(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为什么植物体内水却是往高处流的?
(2)、“大树底下好乘凉,”怎么解释?
学生归纳总结蒸腾作用的意义
活动五:讨论交流,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播放动画视频,让学生分别说出生物圈的水循环,以及植物在生物圈的水循环中的作用。
最后结合植物蒸腾作用的意义以及植物在水循环中的作用,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爱惜森林的意识。
板书设计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的水循环
植物的蒸腾作用
叶片的结构 (气孔的特点)
水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