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3.5.2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9-12-13 10: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是紧接在学习完绿色植物光合作用之后的,是植物的三大生理活动之一,它与光合作用既相互独立,又相互依存。本节内容主要包括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呼吸作用应用两部分,对植物呼吸作用知识的构建主要是通过分析呼吸作用实验现象获得。学生对呼吸作用现象已有不少的感性认识,呼吸作用密切联系我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理解呼吸作用的概念和意义,并能运用知识解决生产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二、教学目标
(一)描述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
(二)能举例说明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应用。
(三)在进行探究实验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体验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
三、教学重点
(一)种子呼吸作用实验装置的创新;
(二)呼吸作用的概念。
(三)种子呼吸作用的实验现象分析与概括。
(四)植物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四、教学难点
(一)呼吸作用的概念的归纳、总结
(二)根据种子呼吸作用的各个实验的现象,让学生知道每个实验所要表达的结论意义。
五、教学准备
(一)材料:多媒体课件、导学案、绿豆种子(其他种子也可)、水、保温瓶、温度计、石灰水、蜡烛、带胶管的注射器、橡皮泥、标签纸等。
(二)课前准备:提前3-4天,将一部分种子用清水浸泡使其萌发,另外用等量的种子用热水煮熟,并准备好相关的实验器材。
(三)实验装置:采用两个相同的保温瓶,一个保温瓶放入已经萌发的绿豆种子,另一个保温瓶放入等量的煮熟的绿豆种子待用,另外还准备了带胶管的注射器,直接抽取一定量的石灰水,本次采用了橡皮泥作为瓶塞,将温度计和装有一定量石灰水的注射器,分别插入到橡皮泥中,做成瓶塞,在底部还要垫上一层纱布,主要是起到方便抽起的作用,将瓶塞塞进保温瓶瓶口中,合三为一的实验装置就完成了。

等量的萌发种子与煮熟种子 相同两个保温瓶

带胶管注射器 瓶塞
相关实验材料、器材 实验装置
六、教学设计思路
(一)学生对绿色植物的呼吸作用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让学生准确概述并非易事,如何唤起学生的探究意识,主体意识,需要教师的精心设计。首先第一步让学生观看《室内植物墙》视频,让学生思考《室内植物墙》是否越多越好,引出植物要进行呼吸作用,并通过实验适时解答问题,不但紧贴生活,还能联系生活,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提高了学生自主动手探究能力。
(二)介绍创新的实验装置:三个实验装置通过改进后合为一个实验装置,通过一个实验装置来完成三个探究实验。
1.材料创新:采用绿豆种子,比教材中采用的黄豆种子萌发速度快。
2.装置创新:采用了注射器,气体可直接抽取进入石灰水中,简化了实验装置;采用橡皮泥作为瓶塞可塑性强,操作简便。
3.方法创新:一次性验证三个实验,节省时间、材料,提高了实验效率;演示实验转化成小组合作探究实验,短时间内可重复操作,有利于教师进行多班教学。
(三)通过一系列的探究实验,以及学生的自主探究、现象观察,分析得出正确结论。然后引领学生概括总结呼吸作用的概念和实质。在处理呼吸作用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时,注意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多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活现象入手获取知识,从而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观看《室内植物墙》视频,请学生联想,提出:这样的植物墙在室内是否越多越好?
2、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进而引出植物是要进行呼吸作用,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植物还是动物里面都含有丰富的有机物,人类生命活动的能量都来自于呼吸作用。
3.进一步概括任何活细胞都在不停的进行呼吸作用,进而总结出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从而顺利导入课题。
(二)介绍实验原理
1.实验一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绿色植物呼吸作用释放能量,使温度计读数升高;
2.实验二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三验证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绿色植物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在缺氧环境中,燃烧的蜡烛会立即熄灭。
(三)三个典型演示实验转变成学生探究实验
1.向学生的平板推送三个任务。
2.任务一:验证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1)阅读课本P127,观察两个保温瓶中温度计读数,完成呼吸作用释放能量的实验题。
(2)实验现象:

刚开始温度计读数相同 萌发种子瓶中温度计读数比煮熟种子瓶中读数高
3.任务二:验证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1)阅读课本P128,完成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的实验题。用手慢慢先抽取萌发种子瓶中的注射器,瓶中的气体会进入到石灰水中,再慢慢抽取煮熟种子瓶中的注射器,同样也会看到有气体进入到石灰水中。
(2)邀请一名同学到讲台示范,观察现象并叙述。可以说明人体呼出气体中含较多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以此作为知识铺垫。
(3)学生动手完成实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4)通过实验学生会发现:萌发种子瓶中内的气体会使注射器中的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引导学生总结出萌发的种子呼吸时放出二氧化碳。
(5)实验现象:

开始时保温瓶中石灰水均为澄清 萌发种子瓶中的石灰水变浑浊
4.任务三:验证呼吸作用吸收氧气
(1)阅读课本P128,完成呼吸作用吸收氧气的实验题。将煮熟种子瓶中的瓶塞打开,把燃烧的蜡烛放进瓶中观察蜡烛的变化。再将萌发种子瓶中的瓶塞打开,把燃烧的蜡烛放进瓶中观察蜡烛的变化。
(2)邀请两位学生亲自展示实验。先用火柴点燃蜡烛,然后提出:为什么蜡烛会在空气中燃烧?学生分析讨论后,得出结论:空气中的氧气有助燃作用。
(3)然后让两位学生把燃烧的蜡烛先放入煮熟种子瓶中,观察到蜡烛在瓶中继续燃烧。再将燃烧的蜡烛放进萌发种子的瓶中,燃烧的蜡烛熄灭了。引导分析,得出结论:萌发的种子会吸收氧气。
(4)实验现象:

煮熟种子瓶内蜡烛没有熄灭 萌发种子瓶内燃烧的蜡烛
(四)实验小结
1.知识填空:
2.分析整理,知识提升
(1)在教师点拔下,学生自己归纳出呼吸作用概念。
(2)鼓励学生尝试写出呼吸作用的反应式。
(3)自学呼吸作用的实质,明确呼吸作用对于绿色植物的重要性。
(五)联系实际,深化知识
1.通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让学生进一步思考体会,经历一个知识的深化过程,从而使学生全面深刻地掌握知识,并由知识过渡形成能力,教师分别提出以下问题,学生分组讨论,然后交流回答,教师总结。
①农民伯伯为什么要松土?
②水涝地为什么要及时排涝?
③蔬菜水果储存久了,口感差,以及萝卜放久了会出现空心,能说明原因吗?进而引出应如何保存蔬菜水果,联系生活实际。
④让学生解决技能训练,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强调指出:这些实例是为了抑制植物的呼吸作用。
2.讨论思考
(1)通过本节课学习,完成下面的题目,巩固加深知识:
(2)学生讨论后分别回答,教师指正。
(六)归纳总结
这是思维活动最活跃的环节,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互相交流、补充。对本节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完成本节知识的构建和升华。
八、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教师以生物课程标准理念为教学的指导,遵循初中学生认知规律,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充分利用多媒体、探究实验等教学手段组织教学。教法具有多样性,在学生讨论、观察后,及时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使教学气氛围轻松活泼,学生能够在良好的状态下自主积极地学习,大大提高了学习兴趣。
(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启发引导学生自己探索知识过程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是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在本节课中,主要通过让学生参与设计探究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和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掌握学习知识的方法,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本次实验对原有教材中的几个实验进行了改进和创新,实验装置合三为一,一次性进行探究,节省了时间、材料,现象直观明显,提高了实验效率。课堂是学生的课堂,学生在课堂上自主获取生物科学知识,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形成科学态度和价值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提供机会让学生亲自尝试设计实验;教师也是学生的引导者,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科学知识。我设计这种课堂形式,期望学生在活动中体验,在探究中求知,在操作中学习,利用学生经验与老师指导共同完成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