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九年级上册语文第四单元检测卷
一、积累 (20分)
1.根据拼音书写词语,并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3分)
在布谷鸟的声声啼叫中,我们bīn fēn 的梦想也会在心中拥挤着破土而出。梦想是春天的绿,娇嫩脆弱 (A.ruò B.luò),充满新意;梦想是生命的水,给人希望,润物无声。背起青春的xíng náng ,我们追随梦想,天再高又怎样,踮起脚尖,就能更接近阳光。
2.依次填入下列句中横线上的关联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1)______美是专指“婆娑”或“旁逸斜出”之类而言,________白杨树算不得树中的好女子。
(2)劳动者_______具备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丰富的生产经验、先进的劳动技能,_______能在现代化生产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3)桥洞不是普通的半圆形,_______像一张弓,_______大桥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
A.(1)因为,所以 (2)不但,而且 (3)即使,也就
B.(1)如果,那么 (2)只有,才 (3)而是,所以
C.(1)因为,所以 (2)既有,又有 (3)不是,而是
D.(1)假如,那就 (2)只要,就 (3)由于,因此
3.古诗文名句默写。(7分)
(1) ,故国东来渭水流。(许浑《咸阳城东楼》)
(2)爱上层楼, 。(辛弃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3) ,前人之述备矣。(范仲淹《岳阳楼记》)
(4)李商隐《无题》中原比喻对爱情忠贞,现常用来形容对爱情执著奉献的诗句是:
, 。
(5)请你写出描写农村风光古诗词句子(连续的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6分)
(1)属予作文以记之( ) (2)微斯人( )
(3)临溪而渔( ) (4)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5)湖中人鸟声俱绝( (6)焉得更有此人( )
5.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小说有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
B鲁迅,原名周树人,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散文集《朝花夕拾》。
C.《我的叔叔于勒》的作者是莫泊桑,美国作家,被誉为“短篇小说巨匠”,代表作有《羊脂球》《项链》等。
D.曹文轩在《孤独之旅》中,用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出色的自然环境描写描述了少年杜小康随父亲到偏远的芦荡放鸭的成长故事。
二、阅读(4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阅读《水浒传》有关描写宋江的两个片段,结合全书,分析梁山好汉失败的原因。(4分)
①只说李逵得了这个银子,寻思道:“难得宋江哥哥,又不曾和我深交,便借我十两银子,果然仗义疏财,名不虚传。”
②当时宋江便教杀牛宰马,大设筵宴,会集大小头领,都来与高太尉相见。各施礼毕,宋江持盏擎杯,吴用、公孙胜执瓶捧案,卢俊义等侍立相待。宋江开口道:“文面小吏,安敢叛逆圣朝,奈缘积累罪尤,逼得如此。……”
??????????????????????????????????? ? ??
??????????????????????????????????? ? ??
(二)现代文阅读(25分)
甲草房子(节选)
曹文轩
①春天到了。一切都在成长、发达,露出生机勃勃的样子。但桑桑却瘦成了骨架。桑桑终于开始懵懵懂懂地想到一个他这么小年纪上的孩子很少有机会遇到的问题:突然地,不能够再看到太阳了!他居然在一天之中,能有几次想到这一点。因为,他从所有的人眼中与行为上看出了这一点:大家都已经预感到了这不可避免的一天,在怜悯着他,在加速加倍地为他做着一些事情。他常常去温幼菊那儿。他觉得那个小屋对他来说,是一个最温馨的地方,他要听温幼菊那首无词歌,默默地听。他弄不明白他为什么那样喜欢听那首歌。
②他居然有点思念大家都不愿意看到的那一天。那时,他竟然一点也不感到害怕。因为,在想着这一天的情景时,他的耳畔总是飘扬着温幼菊的那首无词歌。于是,在他脑海里浮现的情景,就变得一点也不可怕了。
③桑乔从内心深处无限感激温幼菊。因为,是她给了他的桑桑以平静,以勇气,使儿子在最后的一段时光里,依然那样美好地去看他的一切,去想他的明天。
④桑桑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他每做一件事,哪怕是帮别人从地上捡起一块橡皮,心里都为自己而感动。
⑤桑桑愿意为人做任何一件事情:帮细马看羊,端上一碗水送给一个饥渴的过路人,……。他甚至愿意为羊,为牛,为鸽子,为麻雀们做任何一件事情。
⑥这一天,桑桑坐到河边上,他想让自己好好想一些事情——他必须抓紧时间好好想一些事情。……
⑦柳柳想像着城的样子,说:“我想看到城。”……
⑧桑桑的最后一个节目,是带柳柳去看城墙。
⑨这是一座老城。在东南一面,还保存着一堵高高的城墙。
⑩桑桑带着柳柳来到城墙下时,已近黄昏。桑桑仰望着这堵高得似乎要碰到了天的城墙,心里很激动。他要带着柳柳沿着台阶登到城墙顶上,但柳柳走不动了。他让柳柳坐在了台阶上,然后脱掉了柳柳脚上的鞋。他看到柳柳的脚板底打了两个豆粒大的血泡。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
?柳柳不肯。因为母亲几次对她说,哥哥病了,不能让哥哥用力气。
?但桑桑硬把柳柳拉到了背上。他吃力地背起柳柳,沿着台阶,一级一级地爬上去。过不一会,冷汗就大滴大滴地从他额上滚了下来。
?柳柳用胳膊搂着哥哥的脖子,她觉得哥哥的脖子里尽是汗水,就挣扎着要下来。但桑桑紧紧地搂着她的腿不让她下来。
?那首无词歌的旋律在他脑海里盘旋着,嘴一张,就流了出来:咿呀……,咿呀……呀,咿呀……哟,哟……,哟哟,哟哟……,咿呀咿呀哟……
?登完一百多级台阶,桑桑终于将柳柳背到了城墙顶上。
?往外看,是大河,是无边无际的田野;往里看,是无穷无尽的房屋,是大大小小的街。
?城墙顶上有那么大的风,却吹不干桑桑的汗。他把脑袋伏在城墙的空隙里,一边让自己休息,一边望着远方: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
?柳往里看看,往外看看,看得很欢喜,可总不敢离开桑桑。
?太阳终于落尽。
?当桑乔和蒋一轮等老师终于在城墙顶上找到桑桑和柳柳时,桑桑已经几乎无力再从地上站起来了……
【乙】曹文轩资料包
【材料1】
2016年4月,曹文轩在意大利博洛尼亚荣获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中国作家首次获此殊荣。国际安徒生奖的颁奖词中这样写道:“曹文轩的作品读起来很美,书写了关于悲伤和苦痛的童年生活,树立了孩子们面对艰难生活挑战的榜样,能够蠃得广泛的儿童读者的喜爱。”国际安徒生奖评委会主席帕奇·亚当娜这样评价曹文轩:他“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
【材料2】
上世纪80年代,曹文轩提出了“儿童文学作家是未来民族性格的塑造者”,有力而有效地激活了儿童文学的创作与理论批评。进入新世纪,他认为有必要修正以前的这一话语,提出了新的看法:“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我现在更喜欢这一说法,因为它更广阔,也更能切合儿童文学的精神世界。”曹文轩从道义感、情调、悲悯情怀三万面立论,认为儿童文学的目的“是为人打‘精神的底子’”。他认为,儿童文学不仅仅是给孩子带来快乐的文学,也是给孩子带来快感的文学,这里的快感包括喜剧快感和悲剧快感,一部世界儿童文学史上80%都是悲剧性的,安徒生童话的主体也是悲剧的。曹文轩曾说:“我的写作永远建立在三大基石之上:道义、审美、悲悯。这是我全部文字大厦的基石。”
曹文轩的少年成长小说多写他的家乡生活,这是他少年时代的生活记忆,包含着他非常真切的生活体验。对于曹文轩来说,“儿童性”“童心”“童趣”……也是人性的一部分甚至是人性中最持久、更具普遍性的一部分。他要写作的是人性那种深挚的本性,那种更具有普遍性的情感、心理和精神价值。他在《草房子》《红瓦》《根鸟》里表现的少年成长生活,在今天依然会让“80后”“90后”感动不已。尽管今天的社会现实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少年儿童的成长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有一部分文学去表现那些新颖的经验当然也有必要,但抓住人性更深刻的、更具有内在持续性的品质,是文学包括儿童文学更恒常的追求。
曹文轩的作品还有着非常鲜明的价值判断,善恶美丑十分清晰,他不愿做模棱两可的描写,他用明确的肯定性来指认善恶是非。因为孩子们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显然不如成年人,需要给孩子们提示一个爱憎鲜明的情感世界。这也是儿童文学普遍存在的特点,曹文轩的小说在这方面做得更加明确。他主要突出美好和善良,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尘世的艰辛和人性的善良,成长的苦涩与收获的快乐在字里行间交织缠绕。普通的草根生活依然可以用优雅高贵的语调来铺展,贫寒青涩的童年少年命运在他的叙述中得到了灵魂的提升,
【材料3】
曹文轩的语言看起平淡却又刻骨铭心,品味着忧郁和快乐、瘺苦和幸福。他的语言美丽悠远。人物的语言也不多,却只是一个标点符号就足以使我们声泪俱下。可以这么说,曹文轩的作品抒情的句子并不多,词藻也不华丽,却能催人一次又一次的落泪。因为他用了“情”来塑造人物,而我们读了“情”的真谛,所以我们泪如泉涌。
【初读感知】
7.曹文轩“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描写一些生活中真实而哀伤的瞬间”。通读甲文,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桑桑所经历的令人动容的“哀伤的瞬间”。(至少答出3点)(3分)
??????????????????????????????????? ? ??
??????????????????????????????????? ? ??
??????????????????????????????????? ? ??
8.乙文【材料2】中,曹文轩说:“儿童文学的使命在于为人类提供良好的人性基础”。曹文轩是如何在儿童文学创作中践行这一使命的?请根据乙文内容概括回答。(答出3点)(3分)
??????????????????????????????????? ? ??
??????????????????????????????????? ? ??
【理解鉴赏】
9.甲文第?段写到桑桑站在城墙顶上看着“太阳正在遥远的天边一点一点地落下去”,此时桑桑心里会想些什么?请展开想象,进行心理描写。(3分)
??????????????????????????????????? ? ??
??????????????????????????????????? ? ??
10.乙文说:“曹文轩的语言看起平淡却又刻骨铭心。”请品析下面语句,回答括号内的问题。(4分)
(1)这一天,桑桑坐到河边上,他想让自己好好想一些事情——他必须抓紧时间好好想一些事情。(破折号后边这句话有何表达效果?)
??????????????????????????????????? ? ??
(2)他轻轻地揉了揉她的脚,给她穿上鞋,蹲下来,对她说:“哥哥背你上去。”(这句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 ? ??
【品析探究】
11.获得安徒生奖的儿童文学作品,往往都能帮助孩子去“发现用别的办法发现不了的东西”。你认为曹文轩刻画桑桑形象,旨在让孩子们在桑桑身上发现什么?(6分)
??????????????????????????????????? ? ??
??????????????????????????????????? ? ??
??????????????????????????????????? ? ??
12.曹文轩的作品能获得世界儿童文学最高奖——国际安徒生奖,这是他的作品与安徒生精神契合的结果。请结合你所读过的安徒生童话,然后与曹文轩的《草房子》(节选)作比较,说说他们俩创作中的相同点。(6分)
??????????????????????????????????? ? ??
??????????????????????????????????? ? ??
??????????????????????????????????? ? ??
(三)古诗文阅读(13分)
【甲】范文正公仲淹悴,依睢阳①朱氏家,常与一术者②游。术者病笃,使人呼文正而告曰:“吾善炼水银为白金,吾儿幼,不足以付,今以付子。”即以其方与所成白金一斤封志,内文正怀中,文正方辞避,而术者气已绝。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已长呼而告之曰:“而父有神术,昔之死也,以汝尚幼,故俾③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出其方并白金授之,封识宛然。
——选自北宋魏泰《东轩笔录》
【乙】《出守桐庐道中十绝》(其八)
范仲淹
素心爱云水,此日东南行。
笑解尘缨④处,沧浪⑤无限清。
【丙】范文正公,苏人也。平生好施与,择其亲而贫、疏而贤者,咸施之。方贵显时,置负郭⑥常稔之田⑦千亩,号曰“义田”,以养济群族之人。初,公之未贵显也,尝有志于是矣,而力未逮者二十年。既而为西帅,及参大政⑧,于是始有禄赐之入,而终其志。公既殁,后世子孙修其业,承其志,如公之存也。公虽位充禄厚,而贫终其身。殁之日,身无以为敛,子无以为丧。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选自北宋钱公辅《义田记》
【注释】①睢(suī)阳:古地名。②术者:指以占卜、星相等为职业的人。③俾:使。④尘缨:当时作者被贬斥,“尘缨”指沾满征尘的帽带。⑤沧浪:指澄碧的江水。⑥负郭:靠近城郭。⑦常稔(rěn)之田:良田。⑧参大政:指范仲淹任枢密副使、参知政事。
13.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三处)。(3分)
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已长呼而告之曰。
1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以汝尚幼,故俾我收之,今汝成立,当以还汝。
??????????????????????????????????? ? ??
15.根据你的理解,下面句中加点词适合什么语气朗读?请结合文章内容阐述理由。(3分)
惟以施贫活族之义,遗其子而已。
??????????????????????????????????? ? ??
??????????????????????????????????? ? ??
16.范仲淹死后,后人在祭文中称誉他的品性“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观点?请结合上述三则材料中的具体内容,阐述你的观点和理由。(4分)
??????????????????????????????????? ? ??
??????????????????????????????????? ? ??
??????????????????????????????????? ? ??
三、作文(58分)
17.缩写《孤独之旅》,200字左右。(8分)
18.阅读下列文字,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一只蚂蚁爬到海岸边,望着一个接一个的海浪涌到岸上,不禁忧愁起来:“海这么大,而我这么小,我一辈子也不可能看到大海的尽头……我还活在世上干什么呢?”
……
自拟题目,以上述文字为开头,展开想象,进行续写故事,不少于500字。
参考答案
一、1.缤纷 A 行囊 2.B 3.(1)行人莫问当年事(2)为赋新词强说愁(3)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4)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5)①绿树村边合 青山郭外斜 ②一水护田将绿绕 两山排闼送青来 ③簌簌衣巾落枣花 村南村北响缲车 4.(1)同“嘱”,叮嘱(2)如果,没有(3)到(4) 领会 (5)消失 (6)还 5.C
二、(一)6.示例一:宋江善于结交朋友,好汉们唯宋江马首是瞻,他又一心招安,结果一帮英雄好汉就被他带着归顺了朝廷,最终好汉们多不得善终。示例二:正因为对于朋友像及时雨一样,所以,英雄好汉多敬重宋江;正是他骨子里有着正统的观念,才想着归顺朝廷,而对于高球这个十恶不赦的恶人却敬如上宾。这些都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祸根。 (二)7.①桑桑瘦成了骨架,他清楚地意识到自己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②病重的桑桑设法为周边的人(甚至动物)做任何一件事;③病重的桑桑坐在河边苦苦想着自己未了的心愿;④桑桑背着柳柳爬到城墙顶上后,几乎无力再从地上站起来。(意对即可。)8.①以道义、审美、悲悯作为文字大厦的基石;②以“儿童性”“童心”“童趣”作为儿童文学创作更恒常的追求(或抓住人性中深挚的本性来创作);③作品中有着非常鲜明的价值判断,善恶美丑十分清晰。(意对即可。)9.开放性试题,不设统一答案。提示:这里有终于如愿以偿的欣喜,有由落日西下联想到生命即将走到尽头的无奈中的释然,有再也不能照顾妹妹的凄然与感伤等。(能结合语境展开合理想象,描写具体,表达得体,语句通顺即可。)10.(1)突出桑桑已清楚地意识到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必须在短时间内完成所有未了的心愿的心理,增强了悲剧色彩。(2)运用了动作描写和语言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在柳柳走不动后,桑桑对妹妹的关怀备至,以及做决定时的果断,表现了桑桑身为哥哥的责任感。(意对即可。)11.示例:①明白该如何面对死亡,能意识到人终究是要死的,在面对死亡时应坦然而不恐惧;②发现人性的美好,感恩生活与身边的人,以更多的善良与好心去传递对生的不舍与怀恋;③珍惜生命,好好地想一些事情,做想做的事情,尽全力去承担,去善待,去付出,实践有限生命的价值;④明白苦难与成长相伴相生的关系,进而能顽强乐观地面对人生中的苦难,勇敢地直面苦难,在孤独的心灵之旅中完成成长的蜕变。(答出其中3点,意对即可。直接引用“尘世的艰辛和人性的善良,成长的苦涩与收获的快乐”,可酌情给分。)12.示例:①悲剧情结。安徒生童话的主体是悲剧的,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海的女儿》;曹文轩的作品中也充斥着苦难,传递着悲剧意识,如桑桑的生死考验。②突出美好和善良。安徒生《海的女儿》中牺牲自我、成全他人,曹文轩《草房子》中桑桑在直面死亡后“对谁都比以往任何时候显得更加善良”,这些都有着让人心悸的美好与感动。③苦难与成长的相伴相生。安徒生中“丑小鸭”在历经苦难后蜕变成白天鹅,曹文轩的《草房子》更是一群孩子在苦难中成长、成熟的群体画像。④平淡而唯美的讲述方式。两人的作品都不追求跌宕、传奇的情节,夸张、绮丽的语言,但在平缓的讲述中都有着对美的坚守,对描写的精心。安徒生的《海的女儿》中,故事的讲述中,铺展开的是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曹文轩的《草房子》,用诗意如水的笔触来描写(答出其中3点,言之成理即可)。 (三)13.后十余年/文正为谏官/术者之子已长/呼而告之曰。 14.因为你年纪还小,所以就让我先保管秘方,如今你已经成人自立,应当把这个东西还给你。 15.“而已”,应该用比较舒缓且平静的语气来读。文章记述了范文正不但自己具有好施济贫的美德,而且他的子孙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这种美德,这是家庭熏陶的结果,是一种自然而然的结果,是意料之中的结果,所以读的时候语气应舒缓平静,且包含有一种赞赏的意味。16.同意此观点。①材料一,范仲淹受术士之托,替他保管财物,等术士的儿子长大后,原封不动地归还给他,这可以看出范仲淹正直诚信,不贪恋钱财的品格。②材料二,范仲淹自我告白,表明了自己虽然遭受打击、挫折,仍然要保持高洁节操的意志。③材料三,范仲淹好施济贫,子孙后代也继承了他的这一品格,正是“后可师于来哲”的体现。
三、17.略。 18.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