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2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6.4.2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19-12-13 07:31: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
教学课型:欣赏课
教材分析:
《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创作的二十一首《匈牙利舞曲》中的第五首。这首乐曲情绪热烈、奔放,速度时快时慢,力度时强时弱,具有鲜明的匈牙利舞曲风格,深受世人喜爱。被改编成多种乐器演奏形式成为一首不朽的世界名曲。其结构为三部曲式:A B A′。
教学目标:
能认真聆听《匈牙利舞曲第五号》,感受乐曲热情奔放的情绪。
通过对乐曲的聆听和感受,熟悉A主题的第一主题旋律,并能够配歌词演唱A主题第一旋律。
通过聆听让学生了解乐曲的三部曲式结构,并培养良好的聆听习惯。通过歌唱、舞蹈、声势等多种音乐表现方式,开发学生音乐想象力、音乐创造力,使学生感受音乐之美,感受匈牙利舞曲热情奔放的音乐风格。
教学重点:
哼唱并感受A乐段第一主题音乐。
教学难点:
B部分音乐的时强时弱。
教学用具:
多媒体音响、多媒体课件、黑板、图画、白手帕。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开门见山 直接导入(用A乐段第一主题引入)
师:好孩子们,我们开始上课,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音乐,咱们一起来听一听它的情绪是怎样的?
(播放乐曲A乐段的a主题,课件显示三个答案:A舒缓优美 B热情奔放 C悲伤凄凉 )要求学生静静聆听完毕后回答。
生:热情奔放。
〔设计意图〕:A乐段的第一主题是教学重点,用先声夺人、先入为主的常规思维,加深学生对A乐段第一主题的印象。
二、分段欣赏 化繁为简 层层深入(分段欣赏A乐段的第一第二主题)
师:说得非常正确,这段音乐的确是热情奔放。这么好听的音乐老师为它配了歌词,咱们一起来听一听?(播放A乐段的a主题 ,教师跟音乐演唱歌词:“听听美妙的声音,眨眨动人的眼神,音乐真的很迷人……”)
教师清唱带领学生演唱,课件出示谱例和歌词,一遍一遍加速成音乐原速,然后让学生跟音乐演唱。演唱过程中层层渗透歌唱技巧:“轻声高位有感觉的演唱,音量与播放的音乐音量均衡。”
〔设计意图〕:通过对乐曲的聆听、感受和演唱,熟悉A乐段的第一主题旋律,并能够配歌词演唱A乐段第一主题旋律。
师:你们的音乐感觉非常棒,唱的也到位,你们知道这段热情奔放的音乐它的根源是哪里吗?
生 :不知道。
师:这要追溯到吉普赛,(出示吉普赛人图片)吉普赛是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民族,由于遭受迫害他们就从一个国家流浪到另一个国家,不少人在匈牙利定居下来,后来他们的音乐也被纳入了匈牙利民族音乐,也正是因为它这种热情、奔放音乐风格才把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给深深的吸引了,勃拉姆斯是谁呢?勃拉姆斯是19世纪最后一位有着重大影响的古典派作曲家。自从勃拉姆斯接触到匈牙利吉普赛人的这种热情奔放的音乐后,他的脑海里就不停的闪现出那种热情奔放的旋律,勃拉姆斯的脑海里到底出现了怎样的旋律呢?闭上眼睛认真听。(出示课题,播放A之a主题。)
〔设计意图〕:教师在这里设置了一个悬念:刚才演唱的音乐就是要欣赏的音乐,这种欲擒故纵的教学方式就是教无定论的演示。
师:是不是很熟悉?
生:这就是我们刚才唱的那段旋律。
师:对,它就是德国作曲家勃拉姆斯为我们创作的《匈牙利舞曲第五号》A乐段的第一主题。
师:我们再来用心感受一下音乐,听听这段音乐它在速度力度上有什么特点?(教师跟随音乐画图形谱)
学生回答完毕教师评价。
教师带领学生画图形谱再次感受第一主题音乐,用舞动白手帕来表达音乐的情感。
〔设计意图〕:分别用聆听、演唱、再聆听、舞动白手帕的方式表现A乐段的第一主题,彻底解决教学重点。
教师评价学生表现,并请学生坐下。
师:接下来勃拉姆斯又要创作了,他的脑海中又会出现怎样的旋律呢?它跟第一主题又有什么区别呢?认真听!(播放A乐段第二主题,老师跟音乐做动作。)
生:回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评价)
师:作曲家想让我们和吉普赛人一起用舞蹈用动作用眼神来唤醒我们这里所有人沉睡的音乐灵魂。(学生跟老师一起伴着音乐跳舞。舞蹈的过程中反复聆听第二主题,然后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连起来聆听。)
〔设计意图〕:板书和舞蹈的图画分别展现了A乐段中两个不同主题的区别,用试听结合帮助学生分辨第一、第二主题。
三、 设置情境 身临其境 享受音乐 表现音乐(欣赏乐曲B乐段)
师:我们的音乐灵魂全被唤醒了,我们大家都会走入勃拉姆斯的音乐世界里。而且在他的世界里还来了一位睿智的老人与一群可爱的孩子,她们孩子用音乐进行对话,你一句我一句,你一问我一答,说的可爱心了。(闭上眼睛认真聆听,听一听哪段音乐是她们高高兴兴的来了,哪段音乐是老师老人,哪段音乐是那群可爱的孩子?速度快和速度慢的音乐哪一位是老人?哪一位是孩子?播放音乐B段音乐。(黑板上出示一幅老人和一群孩子的图画)
生:前面那段是高高兴兴的来了,中间那段慢的音乐是老人,最后那段快的音乐是孩子。
师:咱们再来听一听,她们都说了些什么呢?她们说的是有难度的,是要求有字数限制的。老人说了四个字,孩子们说了七个字。(播放B段音乐)
师:那老师岁数最大我来扮演老人,你们扮演孩子,进行合作。
(师唱:“来~吧~来~吧~” 生唱:“来啦来啦,我来啦!”)
随着音乐,教师再次编配歌词,并启发学生编歌词:
例如:“唱~吧~跳~吧,大家一起欢聚吧”!
“音~乐~好~听,好听好听真好听”!
“你~在~哪~里,我在音乐的世界”!
编创歌词的过程中,一直用B乐段的旋律歌唱。
〔设计意图〕:B乐段音乐的学习在师生的共同探讨中完成,这种探讨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究”。
四 、再现乐曲 感受不同
师:接下来勃拉姆斯又要创作了,他这次创作的旋律会是我们的老朋友还是新朋友呢?认真聆听播放A′部分音乐。
生:是我们的老朋友A部分。
师:完全一样吗?(播放A′部分音乐,黑板板书图形谱和吉普赛舞蹈图画。)
听完A′部分音乐后,老师和学生一起来分析A与A′的不同尤其是结束音的重要性。
〔设计意图〕:请学生从视听结合的方面分辨A与A′的差别。
五、完整聆听 进行合作
师:好孩子们!勃拉姆斯的这首《匈牙利舞曲第五号》全部创作完了,下面呢? 我们来完整地聆听一遍,并且我们大家来进行一次合作表演。(教师给学生分组分工进行表演。(完整聆听,用歌声和动作来感受歌曲及享受音乐。)
〔设计意图〕:先分段欣赏再完整感受,化繁为简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享受世界名曲之美。
六、课堂小结:
好,我们把这首乐曲表现的淋漓尽致,把它那种热情奔放的情绪全都表现了出来,非常棒!请坐,今天的音乐课就上到这里,下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