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导学案---因地制宜发展农业
目标导航:
1.了解我国的农业发展状况,了解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2.结合课本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掌握农业的主要部门,理解我国农业在地
区分布上的差异。
学习指导:
本课时的第一个要点是“农业与我们”,作为人口众多的国家,农业的基础性地位不容质疑,这可以通过日常生活的吃、穿、住、行等生活体验去充分感知、认识;第二个要点是“农业的地区分布”学习时结合教材中的两幅图和以往学过的地形气候知识来分析理解农业的地区差异。
自主学习——农业与我们
1.农业是利用 、 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 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 根据劳动部门的不同将农业分成______业、_______业、_______业、______业及副业等。(这五种农业合成广义农业,狭义的农业仅仅指种植业)
2.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 产业。
3.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以 业为主。
4.林业集中分布在 和 天然林区,及 人工林区。
5.我国西部地区农业以_______为主。
即时巩固
(1)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如粮食、蔬菜、植物油、棉花来自()
A、渔业 B、牧业 C、副业 D、种植业
(2)下列不属于农业生产活动的是()
A、播种 B、施肥 C、采煤 D、捕鱼
(3)与农业生产关系较小的是()
A、食品厂 B、纺织厂 C、玻璃厂 D、制糖厂
(4)下列关于农业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许多农产品的产量居世界首位,因此我国是农业强国
B农业的地位相当重要,因而我们必须将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C沙特、科威特国家很富裕但农业产值很少,因此农业并不重要
D狭义的农业指种植业,其种植的作物有粮食、糖料、油料作物和棉花
合作探究——农业的地区分布
1.读图4.11:分析农业有哪些部门?分别各产什么产品?
2.为什么说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产业?
3.读图4.13:中国农业的地区分布图,分析:
(1)图中绿色部分(西部)地区天然草场广布,以发展 为主,这里有我国四大牧区,分别是 、 、 、和 。
(2)黄色部分(东部)湿润和半湿润的平原地区以 业为主;林业集中分布在
和 的天然林区以及 的人工林区。
(3)这两部分大致以 毫米的年降水量线为分界线,这条线大致把我国农业区分成东西两部分,东西差异也是我国农业分布最明显的差异。
(4)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在 。
4.读图4.14我国南北方农业分布图,结合教材100页的阅读材料完成下表:
地区 以北 秦岭——淮河 以南
耕地类型
熟制(一年几熟)
农作物 粮食作物
糖料作物
油料作物
三大棉区
熟制:一年当中,在同一块田地上可收获农作物的次数。
组内交流:在我国西南部的山区中,农作物的种类、耕作制度随海拔高低的不同而不同。以小组为单位分析农业分布的垂直差异(完成课本101活动2)
达标检测:1.我国牧区和农耕区的分界线是( )。
A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 B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C 200毫米等降水量线 D 50毫米等降水量线
2、我国可以种三季水稻的地区是( )。
A 长江中下游平原 B 华北平原
C 洞庭湖平原 D 海南岛东部平原地区
3、下列农作物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的是( )。
A 水稻 B 甜菜 C 棉花 D 甘蔗
4.在西部地区实行退耕还林、还草是因为( )
A该地畜牧业发达,牲畜需要大量的饲料
B该地人口稀少,粮食需求量少
C该地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
D该地耕地多
5.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下列做法合适的是( )
A内蒙古高原有些地方缺粮,在水草肥美的地方发展粮食种植业
B在三江平原的沼泽区,排干水,开垦为耕地
C黄土高原夏季多暴雨,可在沟壑积水处发展养鱼
D在大城市郊区,发展蔬菜和花卉业
6.连线题
(1)地形陡峭,水土易流失 a牧业
(2)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 b林业
(3)降水少,牧草生长良好 c渔业
(4)河湖较多 d种植业
作业布置:如何因地制宜发展农业,你有哪些见解或者身边的事例(调查研究写出报告)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