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6张PPT)
第五单元考点方法梳理
阅读理解
基础知识
综合运用
*
基 础 知 识
文学常识
一、考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和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包括:掌握重要作家的生活年代、朝代(外国作家的国别)、艺术风格等;掌握重要作家的作品和出处;掌握作品中的典型文学形象;浅近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著述。除此之外,还需要了解和掌握《课标》推荐的课外读物涉及的重要作家和作品。《课标》中要求初中生能背诵240篇(段)优秀诗文,与其相关的文学、文化常识,也是经常考查的内容。
*
考查形式:(1)选择题,如:下列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2)填空题,如:这段文字出自作家______的长篇小说《______》,作品主人公是______。(3)表述题,一般以表格、简答题形式出现。此类题对考生的文学、文化常识水平要求有所提高,不但要识记、理解作品及其内容,还要根据作品的人物形象、思想主题作进一步的分析。
*
二、方法指导
方法一:穿针引线法
零散的文学常识就像没有穿好的一大把针,只要有一根线将它们串起来,这些文学常识就显得非常系统了,这根线可以是时间、空间、风格、内容等等。例如记忆中国古代文学史,可以内容为线索,用这条线串起各个朝代文学现象这些“针”。
例如,韵文类:《诗经》——《楚辞》——乐府民歌——唐诗——宋词——元曲
散文类:《尚书》——先秦散文——六朝陶渊明散文——唐宋八大家——明初诗文三大家(宋濂、刘基、高启)——明中叶唐宋派(归有光)——明末公安派(“三袁”)——清代桐城派(姚鼐、方苞、刘大櫆)
*
方法二:联想法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心理过程。比如记忆屈原时,由屈原想到他的作品《离骚》,又由《离骚》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想到西方浪漫主义三大家:雪莱、雨果、拜伦。这样举一反三,触一发十,就能较系统地记住许多知识。经常这样记忆,也有利于联想能力的提高。
方法三:归纳记忆法
在分类的基础上把某些有相同点的知识按一定顺序集中在一起强化记忆。
(1)按标题归纳,如有“记”字的文章按时间先后可归纳为《桃花源记》《小石潭记》《岳阳楼记》《醉翁亭记》《游褒禅山记》《石钟山记》《登泰山记》《病梅馆记》。
*
(2)按题材归纳,如《范进中举》《孔乙己》都取材于受封建科举制度迫害愚弄的旧知识分子。
(3)按文体归纳,把同一体裁的作品,不管古今中外,全部集中在一起复习,既有利于应对考试,又有利于进一步了解各类文体的写作特点。
(4)按流派归纳,中学课本中涉及的文学流派主要有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现实主义又包含了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如契诃夫、鲁迅等)。另外,中国古代作家中也有山水田园诗派、边塞诗派、婉约派、豪放派等之分。
(5)按作家字号、别称、官职归纳,如白香山、柳河东、杜拾遗、诗仙、诗圣、太史公、异史氏等。
*
三、例题讲解
【江苏连云港中考】下列文学文化常识中,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有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种体裁,共130篇。这部书被鲁迅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B.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剧作家、诗人,欧洲人文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他创作的四大悲剧是《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李尔王》《麦克白》。
C.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现代著名作家、戏剧家,被誉为“人民艺术家”。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
D.在关于朋友关系的各种称谓中,金兰之交指的是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竹马之交指的是从小一起长大的朋友,布衣之交指的是以平民身份交往的朋友。
*
解析:A.《史记》是西汉司马迁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B.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奥赛罗》《哈姆雷特》《李尔王》《麦克白》;D.“竹马之交”指的是从小一块儿长大的异性友人。
答案:C
*
阅 读 理 解
游记散文阅读
一、考点分析
游记散文具体来说可以分为很多种:以记录行程为主的是记叙性游记,以抒发感情为主的是抒情性游记,以描绘景物、景观为主的是写景性游记,通过游记来说明一个道理的是说理性游记。但是,不论哪一种游记,都是通过对自然风光、风景名胜、城市景观、景观中的人与事进行描绘,来达到记事、抒情、说理等目的。
*
二、方法指导
1.理清作者行踪
阅读游记散文,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找出作者的行踪,揣摩作者的写作思路,并提炼出写作提纲。理清游踪是把握游记散文结构的一把钥匙,做到这一点,游记散文的结构就会一目了然。
以作者的游踪为线索组成纵式结构是游记散文最为普遍的结构形式。阅读鉴赏此类游记散文时,首先要明确哪些段落是总览全貌,哪些段落是分项描写,文章依次写了哪些景物,每处景物各有什么特点;其次要把握作者的立足点和观察点,明确作者是怎样移步换景的,即作者是怎样把景物全貌呈现于读者面前的,方法是找出表明作者游踪的词句。
以导游引路为线索组成横式结构也是游记散文的一种常见结构形式。这种结构的游记散文,作者常常以导游的口气,重点突出、分门别类地介绍游览地的特色。
*
2.把握作者情感
游记散文中,作者总会或显或隐地对特定风物作出审美评价,或流露出自己特有的情绪和感受。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时,要深入地识“情”解“意”,把握游感。具体地讲,就是要透过游记散文描写的自然景观揣摩和体会作者的感情,挖掘和概括文章的主题。
(1)缘景入情法
游记散文中,作者往往将感情浓缩于自然景物中间接地表露出来。因此,阅读鉴赏游记散文时,应透过作者所写之景和所状之物体会作者的内心感受,将作者情感的“借代物”——自然风景,还原为作者的喜怒哀乐。
*
(2)设身处地法
从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以及作者的身份、阅历、文化素养等方面全方位地解析文章,把自己摆在作者的位置上,设身处地地体会作者的思想起伏和感情变化,力求与作者共鸣。比如,要理解作者为什么说“踏进这些静幽的小巷,就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就要联系作者看到的景物、想到的历史思考。小巷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历史氛围、古色古香的建筑、儒雅灵秀的巷名,甚至是那些颓破的墙壁、斑驳的苔藓、迎风摇摆的狗尾巴草和旧式的木排门等,都无一例外地把作者和读者的思绪拉回千百年前。这就是作者所说的“仿佛跨进了历史,踏进了流淌的岁月之河”。
*
(3)因果悟理法
有些游记散文,作者往往在记游的基础上阐述事理或揭示哲理。这类游记散文中,写景是说理的基础,说理是写景的升华。阅读鉴赏这类游记散文,要紧紧抓住所写景物的特征,细心领悟作者着意揭示的道理。这样,悟出了道理,自然就把握住作者的情感了。
*
3.欣赏优美语言
欣赏游记散文的语言,应主要从审美角度入手。
(1)品味形象美
就是透过语言外壳审视和品味游记散文语言的形象美。阅读鉴赏游记散文,不但要看作者描绘了哪些美的形象,还要看作者在描绘形象的过程中运用了哪些表现手法,尤其是比喻、拟人、夸张、排比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分析如此运用的好处,突出事物的情状。比如“小巷两边的墙壁由无数的小青砖砌成,纹理整齐犹如图书馆的书列,随便抽出一块,怕也是一本泛黄的线装书吧!这书上一定写满了繁体字,是唐诗宋词还是古乐府诗”,这两句就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小青砖比喻成泛黄的线装书,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古城小巷的悠久历史及文化韵味,进而表达了作者对古城深厚文化底蕴的赞美。
*
(2)鉴赏风格美
好的游记散文,语言往往独具风格,如朱自清的隽永、冰心的婉丽等。准确把握游记散文的语言风格,需要认真研读文章,反复比较,仔细品味。
三、试题展示
1.第18课“能力达标”第6~9题:《寻凉太平湖》。
2.第19课“能力达标”第6~9题:《阿里山纪行》。
3.第20课“能力达标”第6~10题:《乌篷摇梦到春江》。
*
综 合 运 用
应用文
一、考点分析
《语文课程标准》在7~9年级阶段目标中提出“根据生活需要,写日常应用文”的要求,因此应用文的相关知识也是中考语文的主要考点之一。应用文是日常生活或工作中经常应用的文体,如书信、借条、请假条、留言条、倡议书、通知、启事、邀请函等。应用文有固定的惯用格式,内容简明扼要、真实准确,语言简洁明快,不必多加修饰。
*
二、方法指导
常见的应用文格式要求:
1.书信请柬。书信的基本要求:①内容要有重点,感情要真挚;②表达要求清楚、明白、简洁;③严格遵守格式要求。一般书信(包括请柬)包括五部分:称呼、正文、结尾、署名和日期。第一行顶格写收信人的称呼,后面加冒号。第二行起,是正文部分,每段起行都空两格。正文写完,如果正文最后一行空格比较多,可以接着写“此致”“祝”等词语,否则,另起一行空两格或四格写“此致”“祝”等词语。然后另起一行顶格写“敬礼”“进步”等祝颂语。署名写在祝颂语空一至两行的右侧。日期写在署名的下一行右侧。
*
(1)请柬:除具有书信的特点外,还要特别写明出席的具体时间、地点。用语要客气、有礼貌。
(2)祝贺信:①要清楚祝贺者和被祝贺者的关系;②要紧紧扣住一个中心写,可以写祝贺什么,为什么表示祝贺;也可以写自己的想法、态度;③要有真情实感;④语言简明扼要,通俗流畅,不刻意雕饰。
(3)表扬信:要把表扬的事实(时间、地点、事情的经过和结果)写出来,内容要具体,要实事求是。还要简略分析一下被表扬人的精神和品质,以便激励自己、教育别人。
*
(4)感谢信:要把感谢的事实叙述清楚,如对方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由于什么原因做了什么好事,对自己或单位有什么支持和帮助,事情有什么好的结果和影响等,并把自己感谢的心情、学习的态度和决心表达出来。语言要朴素,感情要真挚,切忌泛泛而谈、虚情假意。
2.启事。第一行正中写启事的名称,如“征文启事”;第二行空两格写启事内容;末尾右下方分两行写署名、日期。启事的有些内容要十分具体明确,如地址、时间、联系方式等。有些内容就不应写得具体明确,如“失物招领”中有关失物的详情,以防冒领。
*
3.通知。第一行居中写“通知”二字;第二行顶格写被通知方的名称,加冒号(如果正文已明确了通知的对象,被通知方的名称也可略去);下行空两格起写正文,如果正文内容较多,可分条写,以便读者把握内容要点;署名和日期分两行写在正文的右下方。
4.申请书。写申请书的目的是通过向上级或有关主管部门提出自己明确而具体的某种要求并申明理由,以期得到批准。申请书的一般格式是:①标题,包括事由和文件名称,如“入团申请书”;②正文,包括申请原因(含申请者有关方面的基本状况)、事项、理由和要求;③结尾,写上申请者和日期。写申请书,事项要明确,态度要积极,言辞要恳切,理由要充分。
*
5.倡议书、建议书。倡议书由标题、称呼、正文、结束语、署名、日期几部分组成。正文包括以下内容:①提出倡议的背景和目的;②倡议的内容和事项;③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建议书是个人或单位向上级或有关机关团体提出意见、有所建议时使用的一种文书。建议书没有号召群众去从事某一活动的意思,这是它与倡议书的区别点。建议书一般包括五个部分:①标题;②送交建议书的机关、单位名称或个人姓名(即向谁提建议);③正文,写明建议的原因、建议的具体事项、建议者的愿望;④落款,署上建议者的姓名或单位名称;⑤时间,写明年月日。
*
6.调查报告。调查报告的写作首先必须占有大量可靠的材料,然后对材料进行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一般由标题和正文构成。标题揭示主题或写出调查的事件、范围,标题下面是署名。正文的第一部分是前言,简要说明调查的目的、时间、地点、对象和范围,调查的方法,所要报告的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是主体,一般把主要情况、经验或问题归纳为几个方面,加上序码,或加上小标题,揭示和概括这部分的内容。
7.条据。条据按内容和性质可以分为凭证条据(如借条、收条、欠条、领条等)和说明条据(如托事条、留言条、请假条等)两类。
*
凭证条据的写法:①根据条据的性质,在第一行正中写上“借条”“欠条”“收条”“领条”等字样;②正文开头空两格写“今收到”或“今领到”“今出售”等,接着写条据交付对象的名称,以及借到、收到或领到的物名、数量或金额(借条和欠条一般还要写明准备归还的日期,物品数字与金额一律大写,数字末尾加“整”字);③在右下方写上开条据的单位名称或经手人、借款人姓名以及日期。凭证条据不能涂改;如必须改动,应在改动处盖上图章。
说明条据(便条)是一方向另一方表达意思或说明问题时使用的简单书信。便条种类较多,写法也因人而异,但总的要求是写明白事由和收阅条据者的姓名,写清楚自己的姓名和日期,请假条要注明请假时限。便条语言应十分简洁,不说一句空话。
*
三、例题讲解
【宁夏中考】请根据提示,以九(2)班王军的名义写一则寻物启事。
时间:6月15日上午10时左右
地点:学校足球场
遗失物品:一串钥匙
联系电话:138????????
解析:写清基本情况,包括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丢失的物品及其特征、自己的联系方式等,同时注意寻物启事的正确书写格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