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册 第18课 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课件 (共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1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9-12-13 11:57:1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第18课 江南地区的开发
第一篇:战争篇
1、“三国尽归司马氏”讲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西晋建立于哪一年?
灭亡于哪一年?



西晋的兴亡与淝水之战

统治集团腐朽
皇帝智力低下,无力治理国家,八王之乱

想一想,为什么西晋的统一只有很短的时间?
内迁各族乘乱反晋
鲜卑
匈奴
羌(qiāng)
氐(dī)
羯(jié)
鲜卑

西
图说历史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此时的人口流动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什么时期形成发展高峰?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流动趋向
北方民族迁往中原
中原汉族迁往江南
想一想,这一时期民族 迁 徙 在我国历史上有什么重要意义?
促进了北方的民族大融合和江南地区的开发。
氐族
苻坚重用汉人王猛,统一了黄河流域
317年
司马睿
建立东晋
定都建康

时间:
交战双方:
有关的成语或典故:

结果:
影响:
消除了前秦对江南地区的战争威胁,使江南的社会环境更加安定。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383年
前秦──东晋
投鞭断流、草木皆兵、风声鹤唳
东晋以少胜多大败前秦
第二篇:发展篇

江南地区的开发
前秦方面:
1、军队的民族成分复杂,军心不稳;
2、指挥不当;
3、苻坚的心理因素:骄傲自大—心虚胆怯。
东晋方面:
1、将领足智多谋,指挥得当;
2、为了保卫家园,士气高昂。
由此得到什么启示?与淝水之战有相同特点的战役还有哪些?
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并不在于兵力
的多寡,而在于人心的向背、战术
的得当等等。
巨鹿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
材料1: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 ——司马迁《史记》
材料2:江南……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nian),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想一想:
为什么《宋书》里描写的江南与司马迁描述的江南会有这些不同?
江南地区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为什么能得到开发?
为经济重心
逐渐南移奠定了基础
结合这节课所学,谈谈这段历史对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经济建设有什么借鉴意义?
江南经济发展的启示
1、自然原因——要因地制宜发展当地经济,注意保护环境,实行可持续发展的战略。
2、经济原因——要坚持科教兴国的战略,重视科技的发展,重视人才的培养。
3、社会原因——要注意保护社会安定,稳定是经济发展的前提。
4、其他原因——注意制定激励机制,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培养合作意识。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
三国鼎立
西晋统一
历史时期特点:
1、封建国家分裂,
政权交替频繁
2、北方战乱频繁,民族融合加强
3、南方相对稳定,得到初步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