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上学期]

文档属性

名称 话说千古风流人物[上学期]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6.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06-11-28 20:11: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活动课:综合性学习(话说千古风流人物)
一、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1)思考什么是真正的“风流”,树立正确的偶像观、英雄观;在评价历史人物时坚持唯物史观;(2)激起对风流人物的景仰、渴慕之情,培植理想主义信念和远大抱负。
2.一般知识与能力方面:(1)通过讲述和评论风流人物,开阔视野、增长见识;(2)通过对各种丰功伟业进行分类,锻炼思维能力;(3)通过搜集相关资料,练习信息的搜集、筛选和整理能力;(4)尝试运用“调查法”,培养初步的科研意识和科研能力。
3.语文能力方面:(1)通过“风流人物诗文朗诵”,不断提高朗诵水平;(2)通过讲述、评价、辩论风流人物及其业绩,练习口语表达能力;(3)练习写作。
二、教学准备
1.时间安排:应及早给学生布置准备任务,不要在活动前几天才匆忙应付。
2.知识和材料准备:教师本人应首先注意多搜集资料,涉猎相关的历史书籍,避免老生常谈。
三、活动内容和步骤
第一阶段:预备与热身
1.让学生阅读课本上关于这次活动的说明,明确本次活动的主题和主要内容。
2.研讨“风流”的含义。可以让学生查阅《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工具书,了解“风流”的多种含义,找出相应的例子,并明确本次活动中大家共同采用的义项。
3.朗诵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毛泽东的《沁园春·雪》等作品,激起学生对于“话说千古风流人物”的兴趣和热情。
4.初步讨论“风流人物谁与争锋”。先让学生分别说说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然后进行“我心中的千古风流人物”排名调查。
5.在风流人物的筛选、讲述中,注意提醒学生:一、人物的涵盖面要广,不仅有书上提到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也应该注意那些从事的事业难以产生“轰动效应”、但在人类历史上确有里程碑意义的人物,如科学家、使臣等等;不仅有伟人大家,也可以包括现实生活中在某方面堪称“风流”的平凡人物;对于学生们普遍崇拜的某些球星、歌星,不要粗暴拒斥,而要因势利导。在上述过程中,丰富学生对于“风流”和“丰功伟绩”的理解,引导他们提高对各种“风流”和“丰功伟绩”进行分类和概括的能力。二、选择和介绍人物时,牢牢扣住“风流”二字,不断强化学生对“风流”的思考,不要泛泛地谈论“偶像”、“英雄”。三、对历史人物的评价,坚持唯物史观,做到理解与批判的辩证统一。
第二阶段:开展活动
1.主要开展演讲、朗诵活动。可以人物为中心,穿插进行。
2.每个同学演讲或朗诵后,评论组适时打分和点评。
3.活动的类型和规模视时间长短而定,演讲、朗诵可以有所侧重和取舍,不必面面俱到。
4.各项活动结束后,教师提出几个关键性问题与学生讨论(应是学生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而不是教师先入为主设计好的问题),提升理性思考,树立正确的风流观和唯物史观。注意点拨、提升的分寸,不要脱离学生实际;不要占用过多时间。
第三阶段:评价总结
由评价组宣读综合评价的结果,做这次活动的综述报告。
四、活动评价
评价是整个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应该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因此建议专门设一个“评价组”(5—10人),负责评价工作有序、自主地开展。评价组的职责是:(1)拟制评价标准并向同学说明,保证评价的公开和公正;(2)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进行过程评价,随时收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作为对同学进行评价的依据,尤其是参与热情与合作态度方面的评价依据;(3)给每个演讲、朗诵的同学打分、写评语;(4)给同学们的作文打分、写评语;(5)把各项内容的评价、各个主体的评价(包括学生自评和老师的参考评价)结合起来,给同学一个综合评语或成绩。
五、教学反思
教师在评价工作中的作用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评价观: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结合;能力与态度的评价结合。
需要注意评价组成员自身也要有评价,可以在组员之间互评,也可以由全班同学给出一个评价。设立评价组的目的是为了体现活动的自主性,从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民主参与的意识、习惯和能力,而不是单纯为了减轻我的工作负担。
名著推荐与阅读——《水浒传》教案
知识能力:
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学会阅读名著。
情感、态度、价值观:
了解我国古典名著的辉煌成就,激发阅读古典名著《水浒传》的兴趣、热情。
教学设计思路:
《水浒传》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伟大的古典名著。在一节课的时间里向学生推荐阅读这部作品,关键要调动起学生的阅读热情。因此,教学时应从“激趣”入手,激发学生对这部名著的兴趣。并且,通过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中的精彩情节——三打郑屠,以了解《水浒传》的艺术魅力。最后,比较文学名著与影视作品的优劣,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过程方法:
激趣法、自主学习法、讨论法
教学重难点:
赏析精彩片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领略《水浒传》的艺术魅力。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对名著只“看”不“读”的现象。
教学活动情境设计:
运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水浒人物的图片,创设生动的情境;准备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的视频片段,学生通过观看与文学名著比较。
教学过程:
步骤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第一块
1、导入
运用多媒体展示,了解《水浒传》的概况
观看多媒体,进入课堂学习
2、
同学们最喜欢的水浒人物是谁?为什么?
展示水浒人物图片
交流自己喜欢的水浒人物,明白《水浒传》的人物塑造极为成功。
第二块
3、调动热情,激发兴趣
水浒英雄绰号知多少?
展示水浒人物的姓名或绰号,学生抢答。
抢答自己知道的水浒英雄绰号
第三块
4、精彩片段赏析
观看电视连续剧《水浒传》片段,引发学生学习这一片段的兴趣。
学生观看视频
5、展示四幅图,理清小说情节
引导学生读原著精彩情节“三打郑屠”,引导学生分析原著中的描写好在哪?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原著中精彩的细节描写,生动的比喻和准确的描写角度。
第四块
6、比较文学名著和影视作品的优劣
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
教师总结,指出影视作品的长处和短处,强调看影视不能代替读书,尤其不能代替阅读文学名著。发表各自的看法和见解,通过讨论,明白阅读文学名著的必要性。
第五块
7、推荐名著《水浒传》
设置问题:同学们最喜欢的水浒故事有哪些?
教师推荐:书中还有更多的精彩在等着你们,请同学们在课后去读一读《水浒传》这部名著。
交流自己喜欢的水浒故事
课后作业:
阅读《水浒传》,选择一位你最喜欢的水浒人物,再精读有关的章节,然后写一篇文章,发表你对这位人物的看法。
课后反思:
这堂课上完后,教学效果不错,学生对于《水浒传》这部文学名著充满兴趣,调动起了学生阅读名著的热情。从中可以看出,这堂课教学目的、教学重难点设计合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新课程理念。
但课后我也在反思,在教学欣赏精彩片段《鲁提辖三打镇关西》这个环节中,自己是否把课堂放得不够开,还未完全摆脱传统教育的观念。今后的教学中,应让学生完全自主学习,独立置疑,合作解决问题,尽力做到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